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693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滚船以及动力源;滚船包括壳体以及齿轮组,齿轮组与动力源连接;壳体为由底板和多块侧板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齿轮组包括多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齿轮,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上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上,且齿轮与所述开口相对应设置;齿轮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的距离的1.02‑1.5倍。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壳体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壳体的上端开口,便于齿轮组和动力源连接;壳体上设有开口,且齿轮的位置设置,便于齿轮组和轨道接触,从而有利于为挂篮的行走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
技术介绍
挂篮是桥梁悬臂施工的重要临时设备,适用于多种桥梁类型(如梁式桥、刚架桥、拱桥、斜拉桥等)。挂篮在悬臂浇筑施工中主要有两种模式(混凝土悬臂浇筑静态工作模式和行走移动模式)。因挂蓝悬臂施工为分段施工,某一节段施工完成后,轨道需要向下一待施工节段延伸铺设或翻转前移,然后使挂篮沿着轨道行走至已浇筑梁段前端,开始下一节段的悬浇施工。传统挂篮行走体系中,主梁桁架采用滑架的滑面与轨道的滑面接触,在主梁桁架无偏转力作用时,其滑动面摩擦阻力就很大,当主梁桁架在偏转力作用下发生水平位移时,其滑面由面接触转化为线接触,使滑动摩擦力陡增,如主梁桁架若需移位行走,必须通过人工纠正,存在费时费工。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牢固可靠、操作方便且便于挂篮行走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牢固可靠、操作方便且便于挂篮行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滚船以及用于给所述滚船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滚船包括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壳体为由底板和多块侧板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上,且所述齿轮与所述开口相对应设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的距离的1.02-1.5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滚船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滚船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串联设置。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由四方形的底板和四块侧板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齿轮,所述壳体的腔体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且分别能容纳一个所述齿轮的腔体;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设置的开口。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锯齿板,所述锯齿板上表面的锯齿能和所述齿轮上的齿部相啮合。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和所述齿轮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止退部件,所述止退部件包括撑杆、将所述撑杆的上端与挂篮的挂钩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锯齿板上的锯齿相匹配实现滚动装置止退的卡合组件。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耳板组和销轴,所述耳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耳板,所述销轴贯穿所述撑杆的上端端部且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耳板上;所述销轴的中心轴线位于水平面内且与挂篮的行走方向相互垂直设置。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V形部位和T形部位,所述V形部位与所述锯齿板上的下凹部位相匹配,所述T形部位与所述锯齿板上相邻两个下凹部位之间的部位相匹配。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撑杆的下端还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三角形块、梯形块以及菱形块中的至少一种。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滚船以及用于给所述滚船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滚船包括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壳体为由底板和多块侧板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上,且所述齿轮与所述开口相对应设置。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壳体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壳体的上端开口,便于齿轮组和动力源连接;壳体上设有开口,且齿轮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的距离的1.02-1.5倍,便于齿轮组和轨道接触,从而利于带动挂篮进行移动。(2)本技术中所述滚船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滚船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串联设置。满足不同的需求,实用性强。(3)本技术中所述壳体为由四方形的底板和四块侧板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壳体的结构精简,便于制作;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采用圆弧形倒角结构,进一步减小摩擦,便于挂篮行走。(4)本技术中所述齿轮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齿轮,所述壳体的腔体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且分别能容纳一个所述齿轮的腔体;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设置的开口。两组齿轮并列设置,能满足普通挂篮行走的需求。(5)本技术中还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锯齿板,所述锯齿板上表面的锯齿能和所述齿轮上的齿部相啮合。锯齿板的设计,充分利于齿轮和锯齿板的卡合效力,进一步为挂篮的行走提供动力。动力源和所述齿轮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动力源和齿轮之间的传动方式有多种,满足基本传动需求即可。(6)本技术中还包括止退部件,所述止退部件包括撑杆、将所述撑杆的上端与挂篮的挂钩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锯齿板上的锯齿相匹配实现滚动装置止退的卡合组件。止退部件的设计,能很好地阻止滚动装置在行走过程中因坡度过大、动力不足等原因发生的后退,确保挂篮平稳行走。止退部件的结构精简,充分利于各部件之间的协同效力(如:连接组件的具体选择,确保止退部件中的撑杆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摆动,便于止退部件跟随滚动部件进行移动;卡合组件和锯齿板间的相匹配,能够确保实现止退功能),实现很好地止退效果。(7)本技术中撑杆的下端还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三角形块、梯形块以及菱形块中的至少一种。配重组件的设计,既可以提高整个止退部件的强度,又能一定程度上加强止退效果。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中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与挂篮的挂钩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滚船拆掉两块相邻侧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止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滚船,1.1、壳体,1.11、底板,A、开口,1.12、侧板,1.13、隔板,1.2、齿轮组,1.21、齿轮,1.3、轴承,2、锯齿板,3、止退部件,3.1、撑杆,3.2、连接组件,3.21、耳板组,3.22、销轴,3.3、卡合组件,3.4、配重组件,4、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详见图1-图3,具体包括一个滚船1以及用于给所述滚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未图示)。所述滚船1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1.1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的齿轮组1.2,所述齿轮组1.2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齿轮1.21之间可通过皮带轮连接),具体是:所述壳体1.1为由四方形的底板1.11和四块侧板1.12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滚船(1)以及用于给所述滚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滚船(1)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1.1)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的齿轮组(1.2),所述齿轮组(1.2)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壳体(1.1)为由底板(1.11)和多块侧板(1.12)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1.11)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A);所述齿轮组(1.2)包括多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齿轮(1.21),所述齿轮(1.21)通过轴承(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相对设置的两侧板(1.12)上,且所述齿轮(1.21)与所述开口(A)相对应设置;所述齿轮(1.21)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齿轮(1.21)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底板(1.11)的下表面的距离的1.02‑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滚船(1)以及用于给所述滚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滚船(1)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1.1)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的齿轮组(1.2),所述齿轮组(1.2)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壳体(1.1)为由底板(1.11)和多块侧板(1.12)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1.11)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A);所述齿轮组(1.2)包括多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齿轮(1.21),所述齿轮(1.21)通过轴承(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相对设置的两侧板(1.12)上,且所述齿轮(1.21)与所述开口(A)相对应设置;所述齿轮(1.21)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齿轮(1.21)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底板(1.11)的下表面的距离的1.02-1.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船(1)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滚船(1)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为由四方形的底板(1.11)和四块侧板(1.12)形成的上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1.12)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滚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1.2)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齿轮(1.21),所述壳体(1.1)的腔体由隔板(1.13)分隔成两个独立且分别能容纳一个所述齿轮(1.21)的腔体;所述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宋刚韩洪举张基进张玉宇修新然陈媛媛莫大鹏郭坤歌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