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7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撑座、下支撑座以及三组驱动装置,三组驱动装置沿上支撑座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其中,三维打印机还包括打印平台和第一打印头,第一打印头固定安装在上支撑座上,每一组驱动装置包括导轨、连接块、支撑臂和驱动组件,导轨连接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连接块沿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打印平台、连接块铰接,驱动组件驱动连接块沿导轨往复移动。该三维打印机能够防止打印时与打印头连接的电源线、信号线和打印出的三维实体发生触碰、干扰。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3D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frame comprises oppositely arranged on a supporting seat, a lower supporting seat and three drives, three drives along the upper supporting seat circumference uniformly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under the 3D printer also includes the print platform and the first printing head, a first printing head is fixed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 seat, each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guide rail, a connecting block, a support arm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rai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a connecting block along the guide rail and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guide rail slidably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arm respectivel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hinged printing platform, drive assembly driven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the guide rail connecting block. The 3D printer can prevent the contact and interference of the power line, the signal line and the printed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connected to the prin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机。
技术介绍
三维打印机是一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打印三维物体的设备,其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利用塑料或粉末金属等材料,逐层地打印出三维物体。三维打印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动画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再根据分析截面信息得到加工路径,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其所利用的快速成型技术有熔融挤压成型、激光选择性烧结成型、光固化成型等。虽然目前市场上三维打印机的种类繁多,但最为常见的是由FDM三维成型的打印机,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成型)是一种通过熔融材料叠加堆积而形成三维实体模型的工艺,一般采用逐层固化成型方法,使打印后的树脂一层一层地变成固体,从而产生固体成像产品。而FDM打印机又可根据坐标方式分为平行式三维打印机和并联式三维打印机,但是,现有的FDM打印机无论是平行式三维打印机还是并联式三维打印机,均是根据预设的三维打印数据来控制打印头进行移动,并使打印头对成型材料进行加热后,向打印平台逐层喷射熔融状态的成型材料,成型材料固化后形成所要打印的三维实体。然而,由于现有的FDM三维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均是通过移动的打印头在固定的打印平台上进行成型材料的喷射、固化并形成所要打印的三维实体。但是,这样的三维打印机结构和打印方法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由于成型材料需要与打印头连接,而打印头在打印时需要根据三维打印数据进行移动,使得成型材料靠近打印头的一端容易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并且移动的打印头会影响成型材料的输送质量,进而影响打印头喷出的熔融状态的成型材料的质量;第二,打印头需要与电源线、信号线进行固定连接,而打印头在打印过程中进行移动时,连接在打印头上的电源线、信号线均会进行相应的移动。此外,为了保证打印头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形成,使得电源线、信号线必需预留足够的长度,然而,预留的长度在打印时容易出现与打印出来的三维实体发生干涉的情况,尤其是大型的三维打印机,使得三维打印机在进行打印作业时,连接在打印头上的电源线、信号线容易与打印头上的其他部件或打印中的三维实体发生触碰或相互干扰,影响三维实体的打印,对打印出来的三维实体造成“破坏”,或者导致打印不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打印时与打印头连接的电源线、信号线和打印出的三维实体发生触碰、干扰,且能够有效提高打印质量的三维打印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和三组驱动装置,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相对地设置,三组驱动装置沿上支撑座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其中,三维打印机还包括打印平台和第一打印头,第一打印头固定安装在上支撑座上,每一组驱动装置包括导轨、连接块、支撑臂和驱动组件,导轨连接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连接块沿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打印平台、连接块铰接,驱动组件驱动连接块沿导轨往复移动。由上可见,通过将第一打印头固定在机架的上支撑座上,使得三维打印机在进行打印作业时,第一打印头能够固定不动,进而避免与第一打印头连接的电源线、信号线在打印过程中与打印出的三维实体发生触碰,防止打印出的三维实体发生破损。此外,通过三组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进行移动,使得打印平台能够根据预设的三维打印数据相对第一打印头进行移动,如竖直移动、水平移动、倾斜运动等。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组驱动装置的连接块在靠近打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球铰接头,第一球铰接头与支撑臂的第一端铰接,打印平台具有用于承载三维实体的载物端面和与载物端面相对一侧的连接端面,连接端面上设置有三组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球铰接头,一组第二球铰接头与一组驱动装置的支撑臂的第二端铰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端面上具有铰接座,三组第二球铰接头均位于铰接座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铰接座位于连接端面的中部。由上可见,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的第一球铰接头、打印平台的第二球铰接头铰接,使得打印平台在进行水平移动、竖直移动以及倾斜运动时,能够进行更加灵活的移动,而将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打印平台中部的铰接座铰接的第二球铰接头铰接,能够提高驱动装置对打印平台的驱动精度,进而提高三维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和打印质量。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同步带,驱动电机与下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带轮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二带轮与上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连线与延伸方向平行,同步带连接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同步带驱动连接块沿延伸方向移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块与导轨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由上可见,在连接块和导轨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使得连接块在沿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直线运动时,能够具有摩擦阻力小、移动精度高和运动快捷等优点。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臂为伸缩杆。由上可见,将使用伸缩杆作为伸缩臂,能够使得打印平台在进行倾斜运动时,各伸缩臂之间能够进行灵活的调节,使得打印平台能够进行较好的倾斜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平台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平台与支撑臂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打印头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打印头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打印头和第二打印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图10是本技术三维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三维打印机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三维打印机10包括机架1、第一打印头2和打印平台3,第一打印头2用于对成型材料进行加热使成型材料呈熔融状态后向打印平台3喷射熔融状态的成型材料形成三维实体。参照图2至图4,并结合图1,机架1包括上支撑座11、下支撑座12和三组驱动装置13。三组驱动装置13沿上支撑座11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上支撑座11和下支撑座12之间,打印平台3位于上支撑座11、下支撑座12和三组驱动装置13围成的空间内。具体地,每一组驱动装置13包括导轨131、连接块132、支撑臂133和驱动组件134,导轨131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座11和下支撑座12之间,连接块132沿导轨131的延伸方向与导轨131可滑动地连接,并且,连接块132和导轨131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130,直线轴承130的外圈固定安装在连接块131上,直线轴承130的内圈与导轨131连接,直线轴承130具有摩擦阻力小、移动精度高和运动快捷的有优点,使得当连接块132沿导轨131的延伸方向滑动时,能够减小连接块132和导轨13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连接块131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进而提高三维打印机10的打印精度和打印质量。连接块132在靠近打印平台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三维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三维打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和三组驱动装置,所述下支撑座和所述上支撑座相对地设置,三组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上支撑座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打印机还包括:打印平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上;每一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打印平台、所述连接块铰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维打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和三组驱动装置,所述下支撑座和所述上支撑座相对地设置,三组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上支撑座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打印机还包括:打印平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上;每一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在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打印平台、所述连接块铰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连接块在靠近所述打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球铰接头,所述第一球铰接头与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打印平台具有用于承载三维实体的载物端面和与所述载物端面相对一侧的连接端面,所述连接端面上设置有三组沿所述周向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健强李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