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4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包括板体、贯通槽、进水口、出水口、螺栓、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冷却液管道E、管道B固定座、管道C固定座、管道D固定座、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所述板体呈矩形结构,板体分为上下两层且四周通过螺栓固定,板体中间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外围的板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孔、下连接孔,板体四边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冷却液管道,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和冷却液管道D上分别设置有管道B固定座、管道C固定座和管道D固定座,进水口与冷却液管道A相连,出水口与冷却液管道E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稳定、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A cooling plate for a hot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ermal compressor cooling plate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nd a through groove,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bolt, coolant pipeline A, coolant pipeline B, coolant pipeline C, coolant pipeline D, coolant pipeline E, B pipe fixed seat, a fixed seat, pipeline C pipeline D fixed sea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holes; the plate body is a rectangular structure, the plate body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and the circumference is fixed through bolt plat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enetrating groove, the plate body through groove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inside the hole, four points don't set the coolant pipes connected, coolant pipeline B, coolant pipe C and coolant pipe 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seat, pipeline B pipeline C pipeline D fixed seat and a fixed seat, a water inlet and a cooling liquid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A, the water outlet and the cooling liquid pipelines E Ev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st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机冷却板
本技术属于热压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压机冷却板。
技术介绍
热压成型时,热压机应保持合适的温度,热压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满足成型要求。因此热压机常常需要长时间冷却。无论是采用冷水还是常温水对热压机进行冷却,其作用结果都是为了对热压机热压板面冷却,以获得良好的制品质量。在注射过程中,冷却时间占成型周期的70%~80%,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设计冷却系统。但现有冷却系统效率和稳定性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且往往不能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适用于绝大多数热压机的热压机冷却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包括板体、贯通槽、进水口、出水口、螺栓、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冷却液管道E、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矩形结构,板体分为上下两层且四周通过螺栓固定,板体中间开有长方形贯通槽,贯通槽外围的板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孔、下连接孔,板体四边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和冷却液管道E,板体内部左下角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A相连的进水口,进水口右侧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E相连的出水口。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和冷却液管道D上分别设置有管道B固定座、管道C固定座和管道D固定座。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孔周向设置在贯通槽外围的上表面,共有6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连接孔周向设置在贯通槽外围的下表面,共有10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设置于板体四边上,共有10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道B固定座设置于冷却液管道B左侧,管道C固定座设置于冷却液管道C下侧,管道D固定座设置于冷却液管道D右侧。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冷却液管道A设置于板体左侧内部,冷却液管道B设置于板体上侧内部,冷却液管道C设置于板体右侧内部,冷却液管道D设置于板体下侧内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高效、稳定、适用于绝大多数热压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板体,2-贯通槽,3-进水口,4-出水口,5-螺栓,6-冷却液管道A,7-冷却液管道B,8-冷却液管道C,9-冷却液管道D,10-冷却液管道E,11-管道B固定座,12-管道C固定座,13-管道D固定座,14-上连接孔,15-下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包括板体1、贯通槽2、进水口3、出水口4、螺栓5、冷却液管道A6、冷却液管道B7、冷却液管道C8、冷却液管道D9、冷却液管道E10、管道B固定座11、管道C固定座12、管道D固定座13、上连接孔14和下连接孔15,所述板体1呈矩形结构,板体1分为上下两层且四周通过螺栓5固定,板体1中间开有长方形贯通槽2,贯通槽2外围的板体1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孔14、下连接孔15,板体1四边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冷却液管道A6、冷却液管道B7、冷却液管道C8、冷却液管道D9和冷却液管道E10,冷却液管道B7、冷却液管道C8和冷却液管道D9上分别设置有管道B固定座11、管道C固定座12和管道D固定座13,板体1内部左下角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A6相连的进水口3,进水口3右侧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E10相连的出水口4。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孔14周向设置在贯通槽2外围的上表面,共有6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连接孔15周向设置在贯通槽2外围的下表面,共有10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5设置于板体1四边上,共有10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道B固定座11设置于冷却液管道B7左侧,管道C固定座12设置于冷却液管道C下侧,管道D固定座13设置于冷却液管道D9右侧;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冷却液管道A6设置于板体1左侧内部,冷却液管道B7设置于板体1上侧内部,冷却液管道C8设置于板体1右侧内部,冷却液管道D9设置于板体1下侧内部。本装置通过设置在板体1上的上连接孔14、下连接孔15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冷却液管道A6前端直接插入到进水口3,后端直接插入到冷却液管道B7中,冷却液管道B7、冷却液管道C8和冷却液管道D9分别在板体1内部插入管道B固定座11、管道C固定座12和管道D固定座13,同时,冷却液管道D9末端插入出水口4中,当设备开始运转时,冷却液由外部通过进水口3进入,依次分别通过冷却液管道A6、冷却液管道B7、冷却液管道C8、冷却液管道D9和冷却液管道E10,接受板体1的热量传递后通过出水口4排出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压机冷却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包括板体、贯通槽、进水口、出水口、螺栓、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冷却液管道E、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矩形结构,板体分为上下两层且四周通过螺栓固定,板体中间开有长方形贯通槽,贯通槽外围的板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孔、下连接孔,板体四边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和冷却液管道E,板体内部左下角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A相连的进水口,进水口右侧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E相连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机冷却板,包括板体、贯通槽、进水口、出水口、螺栓、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冷却液管道E、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矩形结构,板体分为上下两层且四周通过螺栓固定,板体中间开有长方形贯通槽,贯通槽外围的板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孔、下连接孔,板体四边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冷却液管道A、冷却液管道B、冷却液管道C、冷却液管道D和冷却液管道E,板体内部左下角设置有与冷却液管道A相连的进水口,进水口右侧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智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