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0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本组件包括定位片,在定位片的同一长边侧处凹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弧槽,各定位弧槽与钢筋骨架的相应端部钢筋间构成卡接定位配合;定位片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平面的一侧板面上布置翼片且翼片的两端反向延伸出定位片所在板体,翼片延伸方向平行定位片宽度方向;定位片的外侧板面处布置有定位环,以使得位于内叶墙边模外侧板面处的定位杆穿过该定位环,从而依靠定位杆与翼片的双向夹持作用来固定定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拆模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并可实现钢筋骨架的预制及整体入模操作,预制墙体的成型品质及制作效率能得到极大提升。

A positioning module for PC wall panel di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for a PC wall panel die. The assembly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piece, the positioning groove arc more than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long side concave positioning piece, the corresponding ends of each positioning arc groove and the reinforced steel framework is formed between the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fit; the inner walls of die cavity surface positioning piece with one side of a plane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wing and both ends of the reverse wing extends the positioning piece where the plate body, wing extending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piece width direction; a positioning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ositioning piece, so that the location is located inside the leaf mold wall surface of the outer plat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ring, which rely on the positioning rod and two-way wing clip the fixed positioning piec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demoulding, making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can realize the steel skeleton of the prefabricated and overall molding operation, the prefabricated wall molding quality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建筑行业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建筑领域中传统的钢筋砼结构的建筑建造,往往采用现场湿作业为主,这种建造方式不但要耗用大量木材做底模板和支撑材料,而且能耗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时间长、产生噪音和尘土,同时对周围环境有较大污染。因此,近年来,建筑领域开始引入模块化房屋的概念。模块化房屋不同于传统的房屋建筑,通常模块化房屋的很多结构如房屋建造所使用的预制梁、预制墙体、预制楼梯等,会提前在工厂生产线加工完成。使用时,直接将上述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现浇,最终连接成建筑物。模块化房屋具备环保、减少现场施工的污染、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较短工期内完成房屋的建造,是现代化的房屋建造的优选方式之一。在前述的各项预制构件中,预制墙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传统在进行预制墙体制作时,都采用先直接在内叶墙模具内捆扎钢筋骨架再后期水泥浇筑的方式。由于每次进行预制墙体制造时,都需要在内叶墙模具内现场制作钢筋骨架,这显然使得预制墙体的制作效率较低。是否能够寻求一种可以预制钢筋骨架再后期整体入模的方式,从而在确保预制墙体成型品质的同时,还能够提升预制墙体的制造效率,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其具备拆模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并可实现钢筋骨架的预制及整体入模操作,预制墙体的成型品质及制作效率能得到极大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外形呈长方片状的定位片,在定位片的同一长边侧处凹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弧槽,各定位弧槽的槽长垂直定位片板面,且各定位弧槽与钢筋骨架的相应端部钢筋间构成卡接定位配合;内叶墙边模的模腔面处凹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定位槽,定位片的宽度等于U型定位槽的槽宽,且定位片固定于U型定位槽内后,定位片的一侧板面与内叶墙模腔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定位片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平面的一侧板面上布置翼片且翼片的两端反向延伸出定位片所在板体,翼片延伸方向平行定位片宽度方向;以定位片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面的一侧板面为内侧板面,定位片的外侧板面处布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轴线平行定位片宽度方向,以使得位于内叶墙边模外侧板面处且平行内叶墙边模长度方向的定位杆穿过该定位环,从而依靠定位杆与翼片的双向夹持作用来固定定位片。所述翼片外形呈长方板状且其长度方向垂直定位片长度方向,翼片为两块且沿定位片长度方向依序分布。贯穿定位片板体而设置有长方孔状的插接孔,插接孔位于两块翼片之间处且插接孔的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定位片长度方向;定位环外形呈长方板状结构且其上布置供定位杆穿行的通孔,定位环的一板端插接于插接孔内且两者间形成焊接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考虑到传统的制约目前传统操作,从而使得必须进行钢筋骨架在线捆扎的原因,是在于传统的内叶墙模腔面处均仅留有供钢筋骨架的端部钢筋穿行的贯通孔。因此,本技术另辟蹊径的直接对内叶墙边模的模腔面进行切割,从而使得内叶墙边模的模腔面的一部分被剥离出来从而形成本技术的定位片。同时,为实现钢筋骨架的后期入模目的,还在定位片上布置翼片及定位环,从而依靠定位杆与翼片的双向定位构造,从而实现对定位片的位置固定效果。实际操作时,先依靠U型定位槽来避让开钢筋骨架的端部钢筋的落入路径,再以定位片与U型定位槽间的嵌合固接性来确保对上述端部钢筋的逐一的端部定位固接效果,进而实现整个钢筋骨架的预加工及后期整体起吊入模的功能。由于钢筋骨架无需再在模具型腔内现场加工,因此可以预先制作更多的钢筋骨架,需要时再进行后期整体入模操作即可,预制墙体的制作效率显然可得到极大提升。2)、实际上,在进行本技术的固定操作时,应当遵循:预制匹配内叶墙模具型腔的钢筋骨架;将钢筋骨架移入内叶墙模具的型腔内;将各本技术的定位弧槽逐一的卡入对应的钢筋骨架的端部钢筋上;当本技术卡入完毕后,将本技术沿端部钢筋延伸方向而向U型定位槽方向滑动,直至本技术进入U型定位槽槽腔。当本技术进入U型定位槽内时,可通过诸多方式进行两者的紧固:如通过预留的螺栓等直接紧固两者,甚至通过粘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两者固接等,只需确保在进行水泥浇筑、振动及硬化时,本技术不能相对U型定位槽产生滑移动作即可,从而确保浇筑后预制腔体的高品质性。本技术优选采用翼片与定位杆的配合结构,一方面以翼片来实现由内而外的止口配合效果;另一方面则以定位杆与定位环的配合来在外部拉紧本技术,从而与翼片一同实现对本技术的双向夹持紧固目的。而之所以采用定位杆与定位环作为本技术的外部固接结构,是因为本技术不可能是单个采用,而往往在同个内叶墙边模上布置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由于采用了定位环设计,一根定位杆就能同时穿过若干个甚至全部的定位环,使用上显然极为快捷方便,定位效率极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相对U型定位槽的装配状态立体图;图3为墙体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窗洞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图6为窗洞模组的正视图;图7为图6的结构爆炸图;图8为去除调平螺钉及压紧螺钉后的内叶墙边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内叶墙边模的端面视图;图10为内叶墙边模的产生自翻转动作时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管套、压板及定位圆板相对基面的装配状态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铅垂截断面b-直边截断面c-返水坡模d-滴水槽模10-内叶墙边模10a-U型定位槽11-铅垂板12-水平板12a-调平螺纹孔12b-调平螺钉12c-压紧螺钉12d-光孔13-三角筋板20-外叶墙边模30-定位片31-定位弧槽32-翼片33-定位环40-窗洞模组41-角端子模42-直边子模42a-预留孔43-安装螺栓44-拔模螺钉45-槽板45a-拔模螺纹孔51-管套52-定位圆板53-紧固螺钉54-压板55-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本技术的应用环境以及附图1-11,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应用的墙体模具参照图3所示,其包括内叶墙模具、用于布置在内叶墙模具的模腔内的窗洞模组40以及位于内叶墙模具顶端面处的外叶墙模具。窗洞模组40在使用时与内叶墙模具一样,均水平向的平放于某一模面上,此处将该模面以“基面”来指代。而之后所描述的“铅垂方向”,也即垂直该基面的方向。当窗洞模组40与内叶墙模具整体如图3所示的放入基面上时,窗洞模组40与内叶墙模具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供水泥浇筑的“回”形槽状的内叶墙浇筑区域。由于外叶墙模具叠置在内叶墙模具之上,因此当上述内叶墙浇筑区域浇筑满后,再继续浇筑时,即为外叶墙部分的浇筑操作。当上述浇筑区域内水泥硬化完成后,拆除外叶墙模具、窗洞模组40及内叶墙模具,即可获得带有窗洞的预制墙体。为便于描述,此处采用常见的方形预制墙体及长方形窗洞为例,本技术实际操作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整体入模结构该整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外形呈长方片状的定位片(30),在定位片(30)的同一长边侧处凹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弧槽(31),各定位弧槽(31)的槽长垂直定位片(30)板面,且各定位弧槽(31)与钢筋骨架的相应端部钢筋间构成卡接定位配合;内叶墙边模的模腔面处凹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定位槽,定位片(30)的宽度等于U型定位槽的槽宽,且定位片(30)固定于U型定位槽内后,定位片(30)的一侧板面与内叶墙模腔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定位片(30)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平面的一侧板面上布置翼片(32)且翼片(32)的两端反向延伸出定位片(30)所在板体,翼片(32)延伸方向平行定位片(30)宽度方向;以定位片(30)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面的一侧板面为内侧板面,定位片(30)的外侧板面处布置有定位环(33);所述定位环(33)的轴线平行定位片(30)宽度方向,以使得位于内叶墙边模(10)外侧板面处且平行内叶墙边模(10)长度方向的定位杆穿过该定位环(33),从而依靠定位杆与翼片(32)的双向夹持作用来固定定位片(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C墙板模具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外形呈长方片状的定位片(30),在定位片(30)的同一长边侧处凹设有两组以上的定位弧槽(31),各定位弧槽(31)的槽长垂直定位片(30)板面,且各定位弧槽(31)与钢筋骨架的相应端部钢筋间构成卡接定位配合;内叶墙边模的模腔面处凹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定位槽,定位片(30)的宽度等于U型定位槽的槽宽,且定位片(30)固定于U型定位槽内后,定位片(30)的一侧板面与内叶墙模腔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定位片(30)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平面的一侧板面上布置翼片(32)且翼片(32)的两端反向延伸出定位片(30)所在板体,翼片(32)延伸方向平行定位片(30)宽度方向;以定位片(30)的与内叶墙模腔面同面的一侧板面为内侧板面,定位片(30)的外侧板面处布置有定位环(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峻峰邵徽斌高则炎左文生孙效明邵猷虹吴宇王白龙胡欣万伯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宝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