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咏涛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09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包括软质鞋底本体,软质鞋底本体由前掌部、中腰部、后掌部构成,软质鞋底本体上设有外延部;前掌部顶部开设有前凹腔,前凹腔内设有若干第一横向凸条,各第一横向凸条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弯曲部;前掌部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部、第一内凸部,第一内凸部顶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半圆形凸部;后掌部顶部开设有后凹腔,后凹腔内设有若干第二横向凸条,后凹腔内还设有若干纵向凸条,各第二横向凸条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弯曲部;后掌部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外凸部、第二内凸部,第二内凸部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二半圆形凸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防滑减震效果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A sole structure with anti-skid and damp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le structure with anti-skid shock-absorbing function, including soft sole body, soft sole body is composed of a front sole, waist, back part, soft s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xtension part; a front palm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avity,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transverse convex strips. The first transverse rib on the top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urved portion; a front palm part on the bottom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truding part, first convex portion, the first inner convex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micircular convex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part; back cavity, cavity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horizontal convex where, after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ribs, second transverse convex strip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as the bottom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onvex part of the second, the inner convex parts second, secon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inner convex parts evenly The seco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lar convex.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good anti sliding and damping effect, stable performance, long service life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特别是一种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当其穿戴在脚上时,能够对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鞋子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保护脚底,还对鞋子穿戴的舒适性、以及鞋子的防滑减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为了提高鞋子的减震能力,大多是将整块的软体橡胶作为鞋底,以通过软体橡胶的弹性作用达到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直接受到橡胶材质的影响,为了达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不得不选用更加柔软耐磨的橡胶,由于此类橡胶的制造成本一般较高,会使得鞋子的制造成本升高。大多数的制鞋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不得不选用柔软度较低的橡胶,从而会使得鞋子的减震效果降低,以及会造成鞋子穿戴的舒适性降低。而且,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脚后跟、前掌部与足弓部作用在鞋底上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在鞋子使用时间稍长后,鞋底会出现变形的情况,既会使得鞋子的减震能力降低,影响穿戴的舒适性,还会带来行走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使鞋子达到防滑的能力,一般是在鞋子底面上设置凸柱结构、沟槽结构,但上述结构抓地效果较低,防滑效果降低,无法保证人们的行走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鞋底提出新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具有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防滑减震效果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软质鞋底本体,其中软质鞋底本体由一体制成的前掌部、中腰部、后掌部构成,所述软质鞋底本体的顶面四周边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延部,该外延部与软质鞋底本体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顶面上开设有前凹腔,该前凹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进腔,所述前凹腔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凸条,各第一横向凸条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前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横向凸条、第一弯曲部与软质鞋底本体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部、第一内凸部,所述第一外凸部环绕设置在第一内凸部外侧,所述第一内凸部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半圆形凸部,各个第一半圆形凸部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后侧向软质鞋底本体前侧逐渐降低,所述前掌部底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条横向贯穿第一外凸部与第一内凸部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外凸部、第一内凸部、第一半圆形凸部与软质鞋底本体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中腰部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后掌部顶面上开设有后凹腔,该后凹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进腔,所述后凹腔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二横向凸条,所述后凹腔内还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纵向凸条,所述第二横向凸条与纵向凸条呈交错设置,各第二横向凸条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后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横向凸条、第二弯曲部与软质鞋底本体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后掌部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外凸部、第二内凸部,所述第二外凸部环绕设置在第二内凸部外侧,所述第二内凸部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二半圆形凸部,各第二半圆形凸部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前侧向软质鞋底本体后侧逐渐降低,所述后掌部底面上还开设有横向贯穿第二外凸部与第二内凸部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外凸部、第二内凸部、第二半圆形凸部与软质鞋底本体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鞋底包括软质鞋底本体,该软质鞋底本体由一体制成的前掌部、中腰部、后掌部构成,软质鞋底本体顶面上设有外延部,外延部的设置可便于鞋底与鞋面进行连接,以及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该结构设计十分科学合理。(2)本技术的鞋底在前掌部与后掌部上顶面上分别开设有前凹腔、后凹腔,其中,前凹腔腔壁上开设出有第一凹进腔,以及在前凹腔内设有第一横向凸条与第一弯曲部;后凹腔腔壁上开设出有第二凹进腔,以及在后凹腔内设有第二横向凸条、纵向凸条、第二弯曲部。其中,第一凹进腔与第二凹进腔上方的部分为鞋底与鞋面连接连接部位,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连接部位的弹性形变量,从而保证鞋底与鞋面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而第一横向凸条不仅能为第一弯曲部提供支撑作用,还能增大第一弯曲部的弹性形变量。由于第一弯曲部向鞋底前侧弯曲,脚行走过程中落在前掌部上的力也是向前的,这样第一弯曲部就能给脚的前掌部位供一个柔性的支撑力,从而实现对脚前掌部位的减震作用。同理,第二横向凸条不仅能为第二弯曲部提供支撑作用,还能增大第二弯曲部的弹性形变量。由于第二弯曲部向鞋底后侧弯曲,脚行走过程中落在后掌部上的力也是向后的,这样第二弯曲部就能给脚的后跟部位供一个柔性的支撑力,从而实现对脚后跟部位的减震作用。由上述可知,前凹腔内的结构为脚的前掌部位提高缓冲减震作用,后凹腔内的结构为脚的后跟部位提高缓冲减震作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十分合理,能够达到更为精确的减震效果。其中,由于脚后跟部位作用在鞋子上的作用力较大,通过使纵向凸条与第二横向凸条呈交错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强鞋底后掌部的结构强度,防止其鞋底发生变形,提高鞋底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还对鞋底的前掌部与后掌部进行了上述结构设计,在行走过程中,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而第一半圆形凸部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后侧向软质鞋底本体前侧逐渐降低,这样第一半圆形凸部就能有效地形成较大的摩擦助力,以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同理,在鞋底相前侧滑动过程中,后掌部下方的第二半圆形凸部就能够向后的摩擦阻力。因此,不论是鞋底相前滑动或是向后滑动都能够产生摩擦阻力,其防滑性能十分优越。在设计结构中,可通过第一外凸部为前掌部提供支撑作用,由于第一外凸部环绕设置在第一内凸部外侧,这样就可避免第一内凸部上的第一半圆形凸部出现受压过大的情况,从而降低第一半圆形凸部磨损量,保证鞋底的防滑性能。同理,通过第二外凸部可降低第二内凸部上第二半圆形凸部的磨损量,保证鞋底的防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内凸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包括软质鞋底本体1,其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软质鞋底本体1由一体制成的前掌部11、中腰部12、后掌部13构成,所述软质鞋底本体1的顶面四周边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延部14,该外延部14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掌部11顶面上开设有前凹腔10,该前凹腔10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进腔101,所述前凹腔10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凸条102,各第一横向凸条102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03,所述第一横向凸条102、第一弯曲部103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如图2、图3与图5所示,所述前掌部11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部111、第一内凸部112,所述第一外凸部111环绕设置在第一内凸部112外侧,所述第一内凸部112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半圆形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鞋底本体(1),其中软质鞋底本体(1)由一体制成的前掌部(11)、中腰部(12)、后掌部(13)构成,所述软质鞋底本体(1)的顶面四周边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延部(14),该外延部(14)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11)顶面上开设有前凹腔(10),该前凹腔(10)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进腔(101),所述前凹腔(10)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凸条(102),各第一横向凸条(102)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03),所述第一横向凸条(102)、第一弯曲部(103)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11)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部(111)、第一内凸部(112),所述第一外凸部(111)环绕设置在第一内凸部(112)外侧,所述第一内凸部(112)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半圆形凸部(113),各个第一半圆形凸部(113)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1)后侧向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逐渐降低,所述前掌部(11)底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条横向贯穿第一外凸部(111)与第一内凸部(112)的第一弧形凹槽(114),所述第一外凸部(111)、第一内凸部(112)、第一半圆形凸部(113)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中腰部(12)上开设有若干凹槽(121);所述后掌部(13)顶面上开设有后凹腔(20),该后凹腔(20)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进腔(201),所述后凹腔(20)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二横向凸条(202),所述后凹腔(20)内还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纵向凸条(203),所述第二横向凸条(202)与纵向凸条(203)呈交错设置,各第二横向凸条(202)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1)后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部(204),所述第二横向凸条(202)、第二弯曲部(204)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后掌部(13)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外凸部(131)、第二内凸部(132),所述第二外凸部(131)环绕设置在第二内凸部(132)外侧,所述第二内凸部(132)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二半圆形凸部(133),各第二半圆形凸部(133)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向软质鞋底本体(1)后侧逐渐降低,所述后掌部(13)底面上还开设有横向贯穿第二外凸部(131)与第二内凸部(132)的第二弧形凹槽(134),所述第二外凸部(131)、第二内凸部(132)、第二半圆形凸部(133)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滑减震功能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鞋底本体(1),其中软质鞋底本体(1)由一体制成的前掌部(11)、中腰部(12)、后掌部(13)构成,所述软质鞋底本体(1)的顶面四周边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延部(14),该外延部(14)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11)顶面上开设有前凹腔(10),该前凹腔(10)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进腔(101),所述前凹腔(10)内设有若干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凸条(102),各第一横向凸条(102)顶面上分别设有向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03),所述第一横向凸条(102)、第一弯曲部(103)与软质鞋底本体(1)由同种软质耐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所述前掌部(11)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部(111)、第一内凸部(112),所述第一外凸部(111)环绕设置在第一内凸部(112)外侧,所述第一内凸部(112)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半圆形凸部(113),各个第一半圆形凸部(113)的高度从软质鞋底本体(1)后侧向软质鞋底本体(1)前侧逐渐降低,所述前掌部(11)底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条横向贯穿第一外凸部(111)与第一内凸部(112)的第一弧形凹槽(114),所述第一外凸部(111)、第一内凸部(112)、第一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咏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咏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