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848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振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轨,所述振子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振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三磁铁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上述线性马达运行时,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和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斥力替代了振子的往复运动中弹簧或弹簧片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

A linear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ar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vibrator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rail, the vibrator is matched with the sliding rail; one end of the vibra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gnet, the other end of the vibrato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magnet; the hous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osition of the magnet is provided with third magnets, the housing secon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agnet is provided with fourth magnet and the first magnet and the third magnet ar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ame polarity, the second magnet and the fourth magnet polarity opposite each other the same. The linear motor is running, the first magnet and the third magnet repulsion force and second magnet and the fourth magnet repulsive force instead of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vibrator in the spring or spring, and avoid the linear motor or shrapnel spring structure prone to fatigue and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linear motor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马达
本技术涉及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线性马达。
技术介绍
线性振动马达,简称线性马达,其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启动速度快、低功耗、低噪音、驱动相对简单,具有整体方案成本低,产品可靠性优异,高续航性等特点;同时,线性马达振动过程具有指向性,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振动,所以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子手表、手环等移动设备,用以实现移动设备的振动功能。一般传统的线性马达多采用弹片或者弹簧结构实现往复运动,由于弹片的形状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对原料及加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且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产生疲劳;而弹簧结构则需在垂直方向上增加一个支撑装置,且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也会产生疲劳,进而影响线性马达的性能。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马达,以解决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振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轨,所述振子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振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三磁铁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优选地,所述振子的中部设置有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电线圈,且所述通电线圈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五磁铁和所述第六磁铁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五磁铁和所述第六磁铁朝向所述通电线圈的一侧的极性相反。优选地,所述通电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盖上。优选地,所述通电线圈通过FPC软连接粘贴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优选地,所述导轨为沿所述振子运动方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通孔。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线性马达运行时,当振子向第三磁铁位置运动时,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增大,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相斥力逐渐减小,进而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同理当振子向第四磁铁方向运动时,也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通过上述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和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斥力替代了振子的往复运动中弹簧或弹簧片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上图1-2中,壳体1、振子2、导轨3、第一磁铁4、第二磁铁5、第三磁铁6、第四磁铁7、第五磁铁8、第六磁铁9、通电线圈10、上盖11、FPC软连接1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线性马达,以解决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振子2,壳体1内设置有导轨3,振子2与导轨3滑动配合;振子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4,振子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5;壳体1上对应第一磁铁4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6,壳体1上对应第二磁铁5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7,且第一磁铁4与第三磁铁6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第二磁铁5与第四磁铁7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线性马达运行时,当振子向第三磁铁位置运动时,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增大,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相斥力逐渐减小,进而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同理当振子向第四磁铁方向运动时,也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通过上述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和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斥力替代了振子的往复运动中弹簧或弹簧片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线性马达的弹片或弹簧结构容易出现疲劳而影响线性马达性能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线性马达的振子运动应该还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具体可以振子2的中部设置有第五磁铁8和第六磁铁9,壳体1上设置有通电线圈10,且通电线圈10的中心线与第五磁铁8和第六磁铁9的对称中心线重合,第五磁铁8和第六磁铁9朝向通电线圈10的一侧的极性相反。当通入交流电后,通电线圈10周围产生磁场,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受上述磁场的影响会使振子朝向振子的某一端运动。比如振子朝向第一磁铁的一侧运动,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的相斥力增大,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相斥力逐渐减小,并且随着交流电的变化,洛伦兹力也在减小,振子受到的合力方向朝向第二磁铁的一端,进而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同理当振子向第二磁铁方向运动时,也能够使振子逐渐减速至零并反向运动,如此往复运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电线圈通电后通过磁场作用于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实现驱动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驱动机构来实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通电线圈10设置在壳体1的上盖11上,并且通电线圈10通过FPC软连接12粘贴固定在上盖11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电线圈设置在壳体的上盖上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或内下壁上等,只不过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将通电线圈设置在上盖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由于通电线圈是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的,因此上述通电线圈设置在上盖上是指设置在上盖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电线圈可以通过软连接粘贴固定在上盖上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固定至上盖上,比如螺栓固定在上盖上等。另外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导轨3可以为沿振子2运动方向设置的支撑杆,振子2上设置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通孔,从而实现滑动配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该支撑杆应该是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上述支撑杆与通孔配合的方式实现滑动配合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滑动配合结构,比如壳体内沿振子的移动方向上设置有T型轨,振子上设置有与T型轨配合的槽体来实现滑动配合。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性马达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线性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轨(3),所述振子(2)与所述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振子(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4),所述振子(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5);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第一磁铁(4)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6),所述壳体(1)上对应第二磁铁(5)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7),且所述第一磁铁(4)与所述第三磁铁(6)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第四磁铁(7)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轨(3),所述振子(2)与所述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振子(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4),所述振子(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5);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第一磁铁(4)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6),所述壳体(1)上对应第二磁铁(5)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7),且所述第一磁铁(4)与所述第三磁铁(6)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第四磁铁(7)的互对面的极性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2)的中部设置有第五磁铁(8)和第六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涛王治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