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
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
技术介绍
作物种苗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从品种的培育到推广周期可能达到十年,而各种种苗之间通常外观区别很小,不太容易识别,传统的方法采用吊牌进行识别,使用吊牌能够比较容易地对品种进行区分。但是吊牌必须人工识别容易出错,切容易脱落和老化,不利于种苗的信息化管理。RFID标签的有效期长,一般可以达到15年以上不失效,便于信息化的管理,是进行种苗的识别和追溯的一种新型的有效手段。但是传统的RFID标签体积较大,很难在种苗识别上进行应用。为了能在种苗识别和追溯上应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必须能够采用小型化的RFID标签,将标签体积缩小到能够植入植物茎秆内的程度;植物茎秆硬度较高,植入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冲击,需要能对冲击力有一定的缓冲;随着植物的生长,会对植入其中的标签产生一定的挤压力,需要标签的封装具有一定的硬度来抵抗植物生长产生的挤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对种苗的识别和追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芯片、铁氧体、天线绕组、二缓冲层和包覆层,其中:铁氧体垂直于RFID芯片放置;二缓冲层分别设于RFID标签芯片外侧与铁氧体远离RFID标签芯片的一端的外侧;天线绕组缠绕于铁氧体的外周,与RFID标签芯片信号连接,将RFID读写器的信号输入到RFID标签;包覆层将RFID标签芯片、铁氧体、天线绕组和二缓冲层封装成一体,同时提供足够的强度保护芯片及天线绕组避免受到植物的挤压而失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苗识别追溯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芯片、铁氧体、天线绕组、二缓冲层和包覆层,其中:铁氧体垂直于RFID芯片放置;二缓冲层分别设于RFID标签芯片外侧与铁氧体远离RFID标签芯片的一端的外侧;天线绕组缠绕于铁氧体的外周,与RFID标签芯片信号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杰,易胤,陈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世企云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