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孔板的契合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65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50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孔板的盖子,其具有开孔,各开孔具有可透气膜和契合件,所述契合件从盖子的底表面延伸而与多孔板相契合以减少来自多孔板孔内液体内容物的蒸发、保护多孔板中的内容物不溢出或免于与多孔板中相邻孔中的内容物发生混合。所述可透气膜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i)与各开孔相关联的连续或不连续薄膜、(ii)主体的局部薄化部分和(iii)一些至少部分填充各开孔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多孔板的契合盖子本申请依据35U.S.C.§119要求于2015年2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121846的优先权,本申请以其内容为基础,并通过参考将其全文纳入本文。背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多孔板的盖子,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可透气材料和与多孔板契合的契合件的契合盖子。
技术介绍
生物技术的许多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对在生物和化学系统中进行各种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试验包括例如生化反应动力学、DNA熔点测定、DNA谱偏移、DNA和蛋白质浓度测量、荧光探针的激发/发射、酶活性、酶辅助因子试验、同质试验、药物代谢物试验、药物浓度试验、调剂确认、体积确认、溶剂浓度和溶解浓度。还有许多使用完整活体细胞且可包括肉眼检查的试验。在工业和学术界中都大规模进行了生物和化学系统的试验。希望具有一种用于进行这些研究的方便的经济型装置。因为多孔板(也称为微板)相对易于操作、成本低并且是单次成型的,其经常被用于这些评价中。多孔板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且包含排列整齐的单独孔的阵列。这些孔可排列成相互垂直的行和列的阵列。各孔包含侧壁和底部,从而一小份试样可保存在各孔内。常规的多孔板包括具有8×12(96孔)、16×24(384孔)和32×48(1536孔)标准尺寸的孔阵列,尽管也可使用其它尺寸。多孔板可结合盖子(或盖板)来使用,以保持孔内无菌并将蒸发减至最少。这种通常由硬塑料制成且配置成在板上契合以排除污染的盖子一般松弛地契合于多孔板的顶部和周围。当被覆盖的多孔板被置于培养装置或甚至工作台面上时,液体内容物的蒸发,特别是孔数为1536或更多(各孔中液体的体积小)的多孔板中液体内容物的蒸发可超过15%~25%,尤其是角落孔和位于板边缘的孔。这种大量蒸发可导致pH、营养成分、盐浓度等发生不可接受的改变。而且,周界处的气体交换速率也会大于板中心处的气体交换速率。这些“边缘效应”现象不仅不利于试验试样,还会对给定微板中各孔之间的可再现性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由于板搅动过程中形成的气溶胶迁移或在盖子下侧上形成的浓缩物,可能发生孔至孔的交叉污染。一直使用密封带和其它补强膜、箔和垫子来防止蒸发和边缘效应。然而,许多这样的产品不能有效地防止蒸发,且在自动化方面对许多实验室中使用的高通量筛选(HTS)程序并不友好。鉴于这些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多孔板盖子,其在改善气体交换和限制孔至孔交叉污染风险的同时能够减少蒸发和边缘效应。还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廉价制造、易于人工和机器人操作且与HTS需求相兼容的盖子。专利技术概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孔板的盖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子具有开孔,各开孔具有可透气膜从盖子的底表面延伸且构建成与多孔板相契合的契合件,以产生用于使气体交换经由盖子进出各孔的管道,还构建成减少来自多孔板孔内液体内容物的蒸发并保护多孔板中的内容物不溢出或与多孔板中相邻孔中的内容物发生混合。所述可透气膜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i)与各开孔相关联的连续或不连续薄膜、(ii)主体的局部薄化部分和(iii)至少部分填充各开孔的一些可透气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是可重复使用的且在自动化方面友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限制孔之间的交叉污染,使得能够始终如一地进行进出多个孔中的每一个的气体交换,并且将来自孔内的孔内容物的蒸发减至最少。气体物质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氨。一种示例性的盖子包含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从主体周界向下延伸的裙边;从盖子底表面伸出的契合件的阵列,所述契合件配置成与多孔板的孔开口啮合;以及形成于主体内且与各开孔相关联的可透气膜。这些半透膜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盖子中多个孔开孔中的一个,且盖子的各开孔与微板中孔的顶部开口相关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主体是刚性的整体型结构。与柔性材料相反,刚性结构经得起机器人操作和高通量筛选。各半透膜或可透气膜可由盖体材料形成,或者可包含不同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半透膜可包含塞子、一片连续薄膜或薄膜的不连续片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开孔与契合件相关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透气膜可包含可透气的不润湿的薄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整体型刚性主体的多孔板盖子,所述主体具有顶表面、底表面和多个位于主体内的开孔,各开孔具有可透气材料和相关联的契合件,各契合件具有端面或远端面和契合壁,其中,契合件从主体的底表面延伸,各契合件构建成与多孔板的孔契合,各开孔的直径(Da)小于契合壁之间的距离(Df)。契合壁是指与多孔板的孔啮合的契合件的壁,无论所述啮合是抵靠多孔板的孔内侧发生还是抵靠多孔板的孔外侧发生。当例如孔的顶环延伸超出多孔板平面时,契合壁可抵靠孔外侧契合(参见例如美国专利号7531140)。术语“契合地啮合”是指契合件紧密地契合于孔顶部内或周围,从而在盖子契合件之间或盖子契合壁与孔开口之间形成摩擦契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可具有构建成契合多孔板的孔的周围或内侧的契合件。契合件的端面或远端面可经过成形,即,它们可以是凸面、凹面或平面或任意其它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个契合件,可存在多于一个与其相关联的开孔。即,对于每一个契合件,可存在一群与多孔板的单一孔相关联的开孔。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板的一些孔可不具有相关联的开孔。例如,一些孔可以是对照孔,其不允许穿过开孔进行气体交换。或者,例如,一些孔可不需要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盖子在相关联的多孔板中可具有对应于少于孔总数的开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透气膜可以是覆盖盖子主表面的大部分顶表面的连续薄膜、在盖子平面主表面的顶表面处覆盖各开孔的不连续薄膜、各开孔内可透气材料的塞子或它们的组合。可透气材料可位于盖子的顶表面上、该盖子主体的底表面上、或开孔内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在盖子顶表面上具有堆叠特征,以使得盖子能够与另一个多孔板堆叠。还可存在聚合物筛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由不锈钢、玻璃、陶瓷或选自下组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稀、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和聚丙烯酸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由聚合物材料制成,且可透气材料是相同聚合物材料的局部薄化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包括可透气材料)是单次成型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子和多孔板被密封在一起。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本公开内容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其中的部分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所作描述即容易理解,或者通过实施包括以下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在内的本文所述的本公开内容而被认识。应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给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用来提供理解要求保护的本公开内容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评述或框架。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公开的主题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主题的各种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对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原理和操作进行阐述。此外,附图和说明书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试图以任意方式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的简要说明当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时,能对本公开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有最好的理解,附图中相同的结构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图1A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孔板和盖子的分解透视图;图1B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依附有盖子的多孔板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多孔板的契合盖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板的盖子,其包括:整体型刚性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顶表面、底表面和多个位于所述主体内的开孔;各开孔具有可透气材料和相关联的契合件,各契合件具有契合壁和远端面;其中,契合件从所述主体的所述底表面延伸;其中,各契合件构建成与多孔板的孔相契合;且其中,各开孔的直径(Da)小于相关联的契合件的契合壁之间的距离(Df)。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7 US 62/121,8461.一种多孔板的盖子,其包括:整体型刚性主体,所述主体具有顶表面、底表面和多个位于所述主体内的开孔;各开孔具有可透气材料和相关联的契合件,各契合件具有契合壁和远端面;其中,契合件从所述主体的所述底表面延伸;其中,各契合件构建成与多孔板的孔相契合;且其中,各开孔的直径(Da)小于相关联的契合件的契合壁之间的距离(D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与至少一个契合件相关联的开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各契合件构建成与多孔板的孔的周围相契合。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各契合件构建成与多孔板的孔的内侧相契合。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件的所述远端面是凹面、凸面或平面。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气材料包括覆盖所述盖子的主表面的大部分所述顶表面的连续薄膜。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气材料包括覆盖所述盖子的平面主表面的所述顶表面处的至少一个开孔的不连续薄膜。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气材料包括在各开孔中的可透气材料塞子。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各开孔中的可透气材料的塞子。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洪E·特兰
申请(专利权)人: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