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以及用于制造这种集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764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束(1),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外周面(5)的容器(4),其中,在相邻容器(4)的相应外周面(5)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在该接触区域各个容器(4)通过至少一个施加的胶粘剂涂覆部(2、3)可松脱地连接,并且其中,提供带状承载元件(8)以形成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该承载元件在其自由端(9.1、9.2)的区域中分别经由一个连接区段(11.1、11.2)与容器(4)的外周面(5)直接连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至少在带状承载元件(8)的一个自由端(9.1、9.2)处形成拉脱片(12.1、12.2),该拉脱片与相应的连接区段(11.1、11.2)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束以及用于制造这种集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集束、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制造这种集束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将多个容器分别汇聚成或者组成容器组或物品组,并且由这些容器组在使用收缩薄膜(例如US7726464A1)的情况下制成固定的或可输送的贮存或输送单元或者集束。在此不利之处在于:所使用的薄膜以及尤其是由于施加热或者能量所引起的薄膜的缩紧(Aufschrumpfen)会导致不相干的花费。已经提出的是,由此制造可输送的集束,也即,将分别待组成容器组的容器通过将这些容器组环形地包围作用的捆扎件(DE102009025824A1、DE102009044271A1、DE4126212A1)而打包,也即相互连接成集束,这使得制造集束或输送和贮存单元能够是特别经济且简单。这种捆扎件(Umreifung)也可胶粘至容器。然而,这种捆扎件的不利之处在于:在首次将物品从这种集束移除之后,集束中的剩余物品不再通过捆扎件而保持在一起。这种情形不仅在捆扎件被断开或切断时出现,而且在捆扎件没有被断开的情况下要将物品从集束取出时出现。具体而言,例如以这样的方式实现集束的制造,即,将容器在输送器的输送平面上直立地并且以其容器轴线在竖直方向或者基本上竖直的方向上取向地在批量输送或宽的容器流中进行供给,在所述批量输送或宽的容器流中,容器关于具有显著特性的容器和/或产品特征方面具有随意地取向。于是,通过通道划分装置(Gasseneinteilung)将该宽的容器流转变成多个单线容器流。在随后的方法步骤中,形成后续集束或其容器组的容器从单线容器流中分出,将所需数量的容器分别组合成一紧密的容器组,其中,这些容器以多个壳面或周面相互接触,也即,借助接触或碰触面相互靠置,并且将每个容器组的容器连接成紧凑的且牢固的或稳定的集束。已知的是,例如将尤其由塑料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呈瓶子形式的多个容器形成集束能够由此实现:也即,通过点式或部分式胶粘连接结构或者胶粘施加部例如通过附着胶粘部的胶粘施加,将形成各集束的容器相互连接,其中,这些容器布置成至少两列每列至少两个容器。由此取消了通常用来将集束的容器保持在一起的附加器件的必要性,所述附加器件例如是收缩膜形式的捆扎件、载体、或托盘、二次打包件等。在此也已知的是(DE102011107265A1、DE102011107264A1):这种集束可分别设有由条状扁平材料制成的、在两端上通过胶合固定在两个容器上的提环,或者设有形成提手并且通过胶粘而保持在相应集束上的提膜。这种已知集束的特定缺陷在于:通常很难将提手再次从容器取下(即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由至少两个容器组成的集束(Gebinde),其中,提手(Traggriff)能容易地再次从容器取下(即松脱)。为了解决该任务,一种集束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构成。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集束的方法是权利要求10的主题。在此,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到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重要方面在于:至少一个环状提手至少在带状承载元件的一自由端上构成拉脱片(Abziehlasche),所述拉脱片与相应连接区段衔接。通过设有拉脱片,能够特别容易且迅速地再次去除与容器壁直接粘接的环状提手。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在相应连接区段和与其衔接的拉脱片之间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处形成折叠边。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自由端处,相应拉脱片以0到180度之间、优选5到90度之间的角度α在相应折叠边处从外周面突出地构造。有利地,由此大大简化了对拉脱片的抓握作用(Ergreifen)。同样有利地,带状承载元件具有下侧,在该下侧上,至少在连接区段的区域中设有胶粘剂涂覆部(Klebemittelauftrag),借助于该胶粘剂涂覆部使相应连接区段直接连接至外周面。有利地,拉脱片通过将带状承载元件的各自由端在其纵向方向上折叠而制成。在有利的实施变型中,胶粘剂涂覆部以这样的方式在带状承载元件的自由端上全面地延伸,以使得在将一自由端在带状承载元件的纵向方向上折叠之后,既形成拉脱片又形成衔接于该拉脱片的、还具有胶粘剂涂覆部的连接区段。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各连接区段分别借助布置在相应容器的外周面处的胶粘剂涂覆部与相应外周面直接连接。在优选的实施变型中,拉脱片与承载元件一件式或一体式构成。在另一优选实施变型中,带状承载元件至少在一自由端处在拉脱片的区域中具有胶粘剂涂覆部,在所述胶粘剂涂覆部上施加有附加材料块。同样,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集束的方法,所述集束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容器,所述容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外周面,其中,在相邻容器的相应外周面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接触或碰触面,在所述接触或碰触面处,各容器通过至少一个胶粘剂涂覆部可松脱地连接,并且其中,设有带状承载元件,用以形成至少一个环状提手,所述带状承载元件在其自由端的区域中经由各一连接区段与一容器的外周面直接连接。特别有利地,带状承载元件至少在一自由端处与容器的外周面直接连接,在带状承载元件的该自由端处形成拉脱片,所述拉脱片与相应连接区段衔接。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容器”尤其是分别由金属、玻璃和/或塑料制成的瓶、罐、管、袋,然而也是例如由纸板和/或塑料膜和/或金属膜制成的软包装。优选地,这种容器构造成旋转对称的。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附着或胶粘剂”尤其是所有这样的材料或物质:借助这些材料或物质能够实现容器之间的胶粘连接,尤其是连接结构、材料、或者物质,这些连接结构、材料、或者物质以在流动或黏性状态下被施加的方式构成自粘式涂覆部,和/或在采用压力的情况下和/或通过提供能量和/或在硬化或交联(也通过施加热)之后引起胶粘连接。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附着或胶粘剂”也是由至少一个载体材料组成的多层材料,该载体材料涂层具有能够实现容器之间的胶粘连接的材料,即,至少在两侧上附着和/或胶粘地起作用。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基本上”或“大约”或“近似”表示以+/-10%、优选+/-5%偏离于各自精确值,和/或表示呈对功能没有重大影响的变化形式的偏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优势以及可能的应用也可以从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中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记载和/或图示的特征原则上单独地或者组合地成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而无论其在权利要求中的表述或对其的引用。权利要求中的内容也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基于附图并借助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地描述。附图示出了:图1a-c:分别以沿着两个不同截面的示意侧视图和示意截面图示出了通过部分胶粘连接部或者胶粘剂涂覆部相互连接的容器的集束,所述集束具有提手;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手的实施变型的俯视示意图;图3:以简化的功能图示出用于形成集束以及用于施加提手的设备;图4:集束的可替代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集束的另一可替代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为了更容易的概述,在各个附图中仅表示需要用来描述每个附图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a至c中,1大体上表示集束,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包括瓶子形式的六个容器4,这些容器4分别通过仅示意性表示出的胶粘剂涂覆部2和3直接地、可松脱地相互连接。在此,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集束以及用于制造这种集束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束(1),所述集束包括至少两个容器(4),所述容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外周面(5),其中,在相邻容器(4)的相应外周面(5)之间构成至少一个接触或碰触面,在所述接触或碰触面上,各个容器(4)通过至少一个胶粘剂涂覆部(2、3)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连接,并且其中,设有带状承载元件(8),用以形成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所述带状承载元件在其自由端(9.1、9.2)的区域中经由各一连接区段(11.1、11.2)与一容器(4)的外周面(5)直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至少在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的一自由端(9.1、9.2)上构成拉脱片(12.1、12.2),相应的连接区段(11.1、11.2)衔接到所述拉脱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29 DE 102015106665.31.一种集束(1),所述集束包括至少两个容器(4),所述容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外周面(5),其中,在相邻容器(4)的相应外周面(5)之间构成至少一个接触或碰触面,在所述接触或碰触面上,各个容器(4)通过至少一个胶粘剂涂覆部(2、3)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连接,并且其中,设有带状承载元件(8),用以形成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所述带状承载元件在其自由端(9.1、9.2)的区域中经由各一连接区段(11.1、11.2)与一容器(4)的外周面(5)直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状提手(6)至少在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的一自由端(9.1、9.2)上构成拉脱片(12.1、12.2),相应的连接区段(11.1、11.2)衔接到所述拉脱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脱片(12.1、12.2)与沿着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的纵向方向衔接到该拉脱片上的连接区段(11.1、11.2)之间构成折叠边(13.1、13.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拉脱片(12.1、12.2)从所述外周面(5)以0至180度之间的角度α、优选5至90度之间的角度α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具有下侧(8.2),在所述下侧上,至少在所述连接区段(11.1、11.2)的区域中设有胶粘剂涂覆部(10),借助于所述胶粘剂涂覆部将相应的连接区段(11.1、11.2)与所述外周面(5)直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片(12.1、12.2)是通过将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的相应的自由端(9.1、9.2)在该带状承载元件的纵向方向上折叠而制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涂覆部(10)在所述带状承载元件(8)的自由端(9.1、9.2)上全面地延伸,以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霍夫曼M·菲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KHS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