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件和为此使用的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92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件和为此使用的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所述包装件具有至少两个粘接地相互粘附的物品或容器,所述粘附元件可以用于使至少两个相互粘附的物品或容器(12)在其外侧上粘接地并且可分离地连接,以用于构造具有至少两个粘接地相互粘附的物品或容器(12)的包装件(10)。所述粘附元件(16)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以及在两侧面状地连接在其上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用于建立相对于相互接合的物品或容器(12)的相应的外侧的粘附的连接。在物品外侧和粘附元件(16)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Fa1)大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28)和承载体层(26)之间的第二附着力(Fa2)。

Packaging and adhesive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for use for this purpo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ckage and for use on both sides of the adhesion bonding element, the package has at least two adhesive adhered to each other items or containers, the adhesive component can be used to make at least two mutual adhesion of goods or container (12) is bonded on the outside and the separation of connection for structure has at least two adhesive adhered to each other goods or container (12) of the package (10). The adhesion element (16) comprises at least one bearing layer (26) and an adhesive layer or 28 adhesive layer on the two sides, and the adhesive layer or adhesive layer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adhesive connection relative to the corresponding outer side of the mutually bonded articles or containers (12). The items outside and adhesion elements (16) of the adhesion layer or adhesive layer (28)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adhesion adhesion between the (Fa1) is greater than the adhesion layer or adhesive layer (28) and bearing layer (26) between the second focus (Fa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件和为此使用的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粘附的物品的包装件。此外,本技术涉及一种在这样的包装件中使用的、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
技术介绍
针对多种使用情况所期望的是,将单个物品合并成具有多个物品的便利的并且可携带的包装件。这样的包装件特别适用于针对最终消费者的交易。如果例如将物品、比如饮料容器合并成包装件,则通常需要的是,事先将多个物品相应地分组并且接着借助于适当的外包装合并成箍束包装件或收缩包装件。除了已知的收缩包装件之外越来越多地使用箍束包装件,在所述收缩包装件中利用可收缩的薄膜包覆多个物品,在所述箍束包装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水平的箍束带合并多个物品。所有这些连接方式、可以是薄膜包覆或箍束能作为所述的外包装相应地移除或拆卸,从而单个物品出于单独使用它们的目的可以由包装件分离。在此,通常拆开包装件,因为物品不再保持在一起。带有再次移除粘合剂的可能性的物品的粘接例如由报刊杂志已知,在那里经常粘入卡片或试用品小袋。在饮料工业中使用这样的粘接连接方式例如以用于将附加物品、例如吸管或类似物紧固在包装件或容器上。由文献WO2013/079134A1已知粘接包装件,所述粘接包装件由相互粘接的饮料容器形成。施加在容器外壳面上的粘附剂或粘合剂可以是低粘度的粘合剂,该粘合剂特别是可以借助于带有紫外线辐射的照射硬化。所述粘附剂或粘合剂可以施加在容器的所有接触面或贴合面上,从而可以形成具有例如四个、六个或更多容器的相对稳定的包装件。此外,作为所述粘附剂或粘合剂公开了所谓的多层材料,例如由有涂层的、在两侧有效粘附或粘接的承载体材料制成的这样的多层材料能实现在容器之间的粘接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粘附的物品的包装件,其中一方面,能精确地限定用于可靠地机械地使物品束紧在包装件复合结构中的粘附力,并且其中另一方面,单个物品能轻易地彼此分离或由包装件复合结构分离,而包装件复合结构不会由此松散或失效。为了实现所提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具有至少两个在外侧相互粘接地粘附的物品的包装件,所述物品借助于至少一个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在至少一个粘附位置上能相互分离地固定。所述粘附元件由至少一个承载体层以及在两侧面状地连接在其上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形成,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建立相对于相互接合的物品的相应的外侧的粘附的连接。按照本技术地规定,在物品外侧和粘附元件的粘附层或粘接层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大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和处于其间的承载体层之间的第二附着力。至少一个承载体层例如可以由塑料材料、特别是塑料薄膜形成。其它材料、如织物、针织物或类似物亦或生物学上可降解的材料也适合作为承载体层。此外,泡沫材料也可以适合作为承载体层。按照本技术的包装件特别是可以通过将物品、比如瓶子或者容器分组来制造,这些物品在贴合点或者具有相互间最小间距的点处利用能再次分离的粘接连接接合在一起。在此,重要的是,所述粘接连接足够强以便在正常操作包装件时确保包装件的机械的抵抗性和稳定性,然而所述粘接连接又足够弱,以便可以将包装件再次分成瓶子或容器。为了更简单地分开,也可选地将撕扯辅助器件、比如像牵拉片或类似物引入到粘接连接中。用作撕扯辅助器件的牵拉片特别是可以由钢丝圈或塑料线形成或者与这样的钢丝圈或塑料线相连接,所述钢丝圈或塑料线嵌入到粘接连接中并且在牵拉时穿透、分割或破坏并且因此废掉粘接层,从而物品可以相互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设有抓握元件的分离辅助器件例如与嵌入到其中一个面状的层中的牵拉线或嵌入其中的环圈连接,所述牵拉线/环圈在将分离辅助器件由粘附元件分离时沿给出的牵拉方向(特别是平行于粘附元件的扁平面)至少部分地撕开和/或破坏相应的面状的层,从而容器或物品可以简单地相互分离。也可设想在容器上的限定的、优选平面的粘接位置。在具有传统的外壳面的物品或容器中(所述物品或容器相应具有直径可能在其高度上变化的圆形的横截面),可以合理的是,使用粘附元件,在所述粘附元件中至少一个承载体层至少在一侧凹状地成形和/或在其横截面中匹配于与物品或容器的至少一个外侧的凸状的接触位置。承载体层以合理的方式在两侧凹状的成形,从而所述承载体层可以以优化的方式匹配于凸状的物品外侧或容器外侧。在粘附层或粘接层充分薄时,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匹配于凹状的承载体层。然而,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以规定,所述粘附元件的所述至少两个与承载体层连接的粘附层或粘接层中的至少一个粘附层或粘接层凹状地成形和/或在其横截面中匹配于物品的至少一个外侧的凸状的接触位置。粘附元件的两个侧面在这里也以合理的方式以相应的方式凹状的成形,从而给出对于凸状的物品外侧和容器外侧的优化的匹配。承载体材料的这样在一侧或两侧凹状的横截面轮廓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泡沫材料实现。特别有利于按照本技术的包装件的是简单的可制造性,其中,针对所述制造仅需要相当低的能量耗费。此外,提供具有非常低的包装耗费的包装件。此外,高度的变型多样性是可能的,因为能实现很大数量的包装件状况。根据使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可以有针对性地影响或限定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的粘附特性,从而例如也可以确保粘接连接的显著的耐温度变化性。可以确保粘接连接在操作包装件时的耐久性,同样在所有已知的最终用户条件下、亦即与所充斥的温度情况无关地确保连接的简单的可分离性。虽然包装件的可实现的稳定性原则上由容器形状一起影响,然而这可以通过粘附元件的不同的轮廓、强度或变化的横截面补偿。可能需要预处理(例如烘干)在容器上的粘接位置,然而这通常可以省去,因为在使用时,根据所配备的应用设备在仍潮湿的容器上也可以确保充分牢固的粘接连接。出于所述目的,所述应用设备例如可以配备有用于热的烘干空气的吹嘴或类似物,从而可以尽可能去除剩余湿度,然后施加粘附元件。按照本技术的另一个变型方案可以规定,粘附元件包括至少五个相互粘附的面状的层,其中,在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两侧连接有承载体层,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相应地处于所述承载体层的外侧上,所述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建立相对于物品的外侧的粘接的接触。在此,优选规定,在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之间的第三附着力小于在物品外侧和粘附元件的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因此,作为粘附元件特别是可以使用多层胶带以用于粘接包装件。在使用这样的胶带时作为承载体可以在三层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一种材料,该材料与典型地用于容器外壳的PET相比与粘合剂建立更弱的连接。在五层的实施方式中这可以通过第二粘合剂实现。朝向瓶子的粘合剂优选可以产生非常强的连接,因为为了分离,在两个承载体材料之间使用粘接连接。因此,优选规定,在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之间的第三附着力小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之间的第二附着力。在粘附元件的区域中可以可选地构造有作为分离辅助器件的面状的层并且设有抓握元件,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作为用于将分离辅助器件由粘附元件分离的牵拉抓握部沿牵拉方向横向于层结构并且平行于面状的层设置。特别是在使用五层的粘接材料时,可以加入这样的撕扯辅助器件。分离辅助器件也可以可选的构造为附加的第四或第六层。此外,可设想一些变型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包装件和为此使用的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

【技术保护点】
包装件(10),所述包装件具有至少两个在外侧上粘接地相互粘附的物品或容器(12),所述物品或容器借助于至少一个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16)在至少一个粘附位置上能相互分离地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元件(16)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以及在两侧面状地连接在其上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相应地建立相对于相互接合的物品或容器(12)的相应的外侧的粘附的连接,并且其中,在物品外侧和粘附元件(16)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Fa1)大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28)和承载体层(26)之间的第二附着力(Fa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10 DE 102014218117.81.包装件(10),所述包装件具有至少两个在外侧上粘接地相互粘附的物品或容器(12),所述物品或容器借助于至少一个在两侧粘接的粘附元件(16)在至少一个粘附位置上能相互分离地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元件(16)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以及在两侧面状地连接在其上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所述粘附层或粘接层相应地建立相对于相互接合的物品或容器(12)的相应的外侧的粘附的连接,并且其中,在物品外侧和粘附元件(16)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Fa1)大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28)和承载体层(26)之间的第二附着力(Fa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由塑料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由塑料薄膜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承载体层(26)至少在一侧凹状地成形和/或在其横截面中匹配于与物品或容器(12)的至少一个外侧的凸状的接触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元件(16)的所述至少两个与承载体层(26)连接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中的至少一个粘附层或粘接层凹状地成形和/或在其横截面中匹配于与物品或容器(12)的至少一个外侧的凸状的接触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元件(16)包括至少五个相互粘附的面状的层(26、28、32),其中,承载体层(26)在两侧与一个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32)连接,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相应地处于所述承载体层的外侧上,所述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建立相对于物品或容器(12)的外侧的粘接的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32)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26)之间的第三附着力(Fa3)小于在物品或容器外侧和粘附元件(16)的外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28)之间的在相应的粘附位置上的第一附着力(Fa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的粘附层或粘接层(32)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26)之间的第三附着力(Fa3)小于在粘附层或粘接层(28)和相应地与其连接的承载体层(2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纳普瑞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克朗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