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09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22
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属于带钢生产设备维修工具技术领域,用于对带钢工作辊轴承箱的弹性阻尼体进行泄压。其技术方案是:上锁紧套与下锁紧套分别为钢制圆筒,上锁紧套的下端与下锁紧套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上锁紧套内孔下端与下锁紧套内孔上端相对连接,支板的一侧垂直焊接在上锁紧套的外壁上,扳手的前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板上端的轴孔转动连接,扳手的中部与顶针的上端通过销轴相连接,顶针垂直向下插入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内孔中,顶针与内孔壁为滑动配合,顶针的下端穿过下锁紧套的底部与弹性阻尼体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可以有效释放弹性阻尼体内剩余压力,消除弹性阻尼体压力不合理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带钢工作辊轴承箱的弹性阻尼体进行泄压的装置,属于带钢生产设备维修工具

技术介绍
在一些钢铁生产企业中,带钢工作辊轴承箱采用弹性阻尼体作为辊缝调节装置。一部分下线后的弹性阻尼体内仍剩余一定压力,弹性阻尼体内剩余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安全有效地释放,就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一套安全可靠地对弹性阻尼体进行泄压的装置,十分有必要进行设计和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安装方便、实用性强、能够消除安全隐患的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它包括上锁紧套、下锁紧套、支板、顶针和扳手,上锁紧套与下锁紧套分别为钢制圆筒,上锁紧套的下端与下锁紧套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上锁紧套内孔下端与下锁紧套内孔上端相对连接,支板的一侧垂直焊接在上锁紧套的外壁上,支板的上端有轴孔,扳手的前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板上端的轴孔转动连接,扳手的中部与顶针的上端通过销轴相连接,顶针垂直向下插入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内孔中,顶针的下端穿过下锁紧套的底部与弹性阻尼体相对,顶针的直径与上锁紧套内孔和下锁紧套内孔的内径相匹配,顶针的圆周外壁与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内孔壁为滑动配合。上述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所述下锁紧套的上部外壁有螺纹,上锁紧套下部内壁有螺纹与下锁紧套上部外壁的螺纹相匹配,上锁紧套的下部与下锁紧套的上部螺纹连接,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手动锁紧手柄,手动锁紧手柄与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套筒轴线垂直。上述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所述下锁紧套为锥形结构锁紧内套,上锁紧套为普通圆柱形锁紧外套,弹性阻尼体穿过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中心内孔。上述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所述顶针的上端有垂直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扳手的厚度相匹配,凹槽的侧面有轴孔,扳手的中部嵌在凹槽中,扳手上有与凹槽轴孔相对的销孔,销轴穿过顶针凹槽侧面的轴孔和扳手的销孔将顶针上端与扳手中部转动连接。上述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所述上锁紧套顶部有顶盖结构,顶盖中心有圆孔,圆孔的内径与顶针的外径相匹配,顶针外壁与顶盖圆孔内壁为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扳手与上锁紧套相连接,顶针在扳手的外力作用下穿过上锁紧套和下锁紧套的中心内孔上下移动,下锁紧套与弹性阻尼体本体固定压紧,顶针在扳手的压力下把弹性阻尼体的单向阀压出限位,泄除弹性阻尼体压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可以正确有效释放弹性阻尼体内剩余压力,消除了弹性阻尼体压力不合理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上锁紧套1、下锁紧套2、支板3、顶针4、扳手5、手动锁紧手柄6、顶盖7、转动轴8、销轴9。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由上锁紧套1、下锁紧套2、支板3、顶针4、扳手5、手动锁紧手柄6、顶盖7、转动轴8、销轴9组成。图中显示,上锁紧套1与下锁紧套2分别为钢制圆筒,下锁紧套2的上部外壁有螺纹,上锁紧套1下部内壁有螺纹与下锁紧套2上部外壁的螺纹相匹配,上锁紧套1的下部与下锁紧套2的上部螺纹连接,上锁紧套内孔下端与下锁紧套内孔上端相对连接,上锁紧套内孔中心轴线与下锁紧套内孔中心轴线相重合。图中显示,支板3的一侧垂直焊接在上锁紧套1的外壁上,支板3的上端有轴孔,扳手5的前端通过转动轴8与支板3上端的轴孔转动连接,扳手5可以以转动轴8为支点进行上下转动。图中显示,扳手5的中部与顶针4的上端通过销轴9相连接,顶针4的上端有垂直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扳手5的厚度相匹配,凹槽的侧面有轴孔,扳手5的中部嵌在凹槽中,扳手5上有与凹槽轴孔相对的销孔,销轴9穿过顶针4凹槽侧面的轴孔和扳手5的销孔将顶针4上端与扳手5中部转动连接,扳手5上下转动时,就会拉动顶针4上下移动。图中显示,顶针4垂直向下插入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中,顶针4的下端穿过下锁紧套2的底部与弹性阻尼体相对,顶针4的直径与上锁紧套内孔和下锁紧套内孔的内径相匹配,顶针4的圆周外壁与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壁为滑动配合。使用时,顶针4可随扳手5一起作圆周运动,当扳手5转到一定角度,顶针4工作中心线与弹性阻尼体末端中心孔中心线重合,此时,继续压扳手5,顶针4沿弹性阻尼体中心线向下移动,压出弹性阻尼体单向阀。图中显示,下锁紧套2为锥形结构锁紧内套,上锁紧套1为普通圆柱形锁紧外套,弹性阻尼体穿过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中心内孔。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在配合锁紧过程中,锥形内套逐渐压紧弹性阻尼体,防止弹性阻尼体压力异常外泄反弹伤人;弹性阻尼体正常泄压完毕,内外锁紧套螺纹旋开解除配合,内锁紧套脱离弹性阻尼体,弹性阻尼体正常安全取出。图中显示,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手动锁紧手柄6,手动锁紧手柄6与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套筒轴线垂直。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可以在手动锁紧手柄6的外力作用下进行360度圆周运动,从而连接下锁紧套2和上锁紧套1,并压紧弹性阻尼体。图中显示,上锁紧套1顶部有顶盖7,顶盖7中心有圆孔,圆孔的内径与顶针4的外径相匹配,顶针4的圆周外壁与顶盖7圆孔内壁为滑动配合。顶盖7是安全保护挡板,一旦弹性阻尼体单向阀反向弹出,顶盖7将起防护作用,以免人员受伤,消除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锁紧套(1)、下锁紧套(2)、支板(3)、顶针(4)和扳手(5),上锁紧套(1)与下锁紧套(2)分别为钢制圆筒,上锁紧套(1)的下端与下锁紧套(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 上锁紧套内孔下端与下锁紧套内孔上端相对连接,支板(3)的一侧垂直焊接在上锁紧套(1)的外壁上,支板(3)的上端有轴孔,扳手(5)的前端通过转动轴(8)与支板(3)上端的轴孔转动连接,扳手(5)的中部与顶针(4)的上端通过销轴(9)相连接,顶针(4)垂直向下插入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中,顶针(4)的下端穿过下锁紧套(2)的底部与弹性阻尼体相对,顶针(4)的直径与上锁紧套内孔和下锁紧套内孔的内径相匹配,顶针(4)的圆周外壁与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壁为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锁紧套(1)、下锁紧套(2)、支板(3)、顶针(4)和扳手(5),上锁紧套(1)与下锁紧套(2)分别为钢制圆筒,上锁紧套(1)的下端与下锁紧套(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上锁紧套内孔下端与下锁紧套内孔上端相对连接,支板(3)的一侧垂直焊接在上锁紧套(1)的外壁上,支板(3)的上端有轴孔,扳手(5)的前端通过转动轴(8)与支板(3)上端的轴孔转动连接,扳手(5)的中部与顶针(4)的上端通过销轴(9)相连接,顶针(4)垂直向下插入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中,顶针(4)的下端穿过下锁紧套(2)的底部与弹性阻尼体相对,顶针(4)的直径与上锁紧套内孔和下锁紧套内孔的内径相匹配,顶针(4)的圆周外壁与上锁紧套(1)和下锁紧套(2)的内孔壁为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阻尼体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锁紧套(2)的上部外壁有螺纹,上锁紧套(1)下部内壁有螺纹与下锁紧套(2)上部外壁的螺纹相匹配,上锁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周海峰何英刘景祥崔瑞甲王二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