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新专利>正文

一种染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64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槽装置,包括染槽槽体和设置在染槽槽体中的轧辊装置,轧辊装置包括由多个上轧辊构成的上轧辊组和由多个下轧辊构成的下轧辊组,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都形成挤压配合,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和/或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相对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或者,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小容积染槽内布置多个轧辊进行多次挤压浸轧,借助机械压力的辅助使染液更快、更匀渗透到棉纤维的内部。

A groove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comprising a dyeing dyeing tank, tank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body with roller device of roller device compris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rolls on a roller group and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roller roller group, upper roller and a lower roller group on layered and staggered, the roll on roll and below the two adjacent formation of extrusion with the roll on roll group and / or roll in the group under the roller drive in the lifting mechanism of th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in position with extrusion, extrusion to dyeing presses, the upper roll and a lower roll or, on a roll in the group on the roller under the action of self weight pressing down, and in the position to squeeze with dyed fabric presses between the upper roll and a lower roll.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can be in a small volume with multiple extrusion pad arrangement of a plurality of roll groove, aided by mechanical pressure makes the dye faster and more evenly penetrate into the interior of cotton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染色装置
,特别是一种染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冷轧堆工艺为:轧染液后织物是通过打卷堆置完成上染固色,该工序为间隙性方式,工艺流程:轧染液→打卷堆置→后处理→烘干。且该染色方式生产效率低。传统的湿短蒸工艺的工艺流程:轧染液→焙蒸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工艺用盐量大,降低了能耗,但前后,头尾色差不易控制。湿短蒸工艺采用不饱和蒸汽或不饱和蒸汽与热空气的混合蒸汽汽蒸,要严格控制染液的pH值,所使用的染料应具有耐碱性好、高上染率、高固色率、高提升力、高溶解度和高染色牢度。冷轧堆工艺和湿短蒸工艺属于织物或纱线的染色工艺。活性染料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包括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两步,一浴一步法:是在碱性浴中进行染色,即在染色的同时进行固色,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染色时间短,操作方便,但由于吸附和固色同时进行,固色后染料不能再进行扩散,因此匀染和透染性差。同进在碱性条件下染色,染浴的染料稳定性,水解比较多。目前棉花散纤维染色工艺多采用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浸染法,尽管棉花散纤维染色比纱线染色减少了剥色修色率高的困扰,因染深浓色较多,保温时间长,染色浮色多,浮色直接性高,染色后需加强皂煮、水洗后处理工序以去除浮色,且还需经固色剂固色处理,以改善有色纤维色牢度、手感和可纺性,按染一吨色纱计,其染深色时间从入缸染色到出缸一般需要的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染色排放残液与水洗、皂洗排放残液至少4~5次甚至更多,生产周期长,能耗水耗也较高。为实现棉纤维的活性染料连续染色,要求染槽装置采用小容积染槽,保证染液在较短周期内即可完成的更新,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染料上染,避免染料水解。但是现有的染槽装置的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棉纤维的活性染料连续染色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染槽装置,提高上染率和染色均匀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槽装置,包括染槽槽体和设置在染槽槽体中的轧辊装置,轧辊装置包括由多个上轧辊构成的上轧辊组和由多个下轧辊构成的下轧辊组,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都形成挤压配合,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和/或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相对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或者,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活性染料储槽和固色助剂储槽,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通过在线混合机构在线混合并加入染槽槽体。进一步限定,在线混合机构通过液位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保持染槽槽体内的染液的液位。更进一步限定,在线混合机构包括连接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的比例泵,连接活性染料储槽的比例泵和连接固色助剂储槽的比例泵将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在线混合为染液并加入染槽槽体。进一步限定,染槽槽体为带夹层的染槽槽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之间为夹层,在外层上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液体的进口和用于导出冷却液体的出口。进一步限定,染槽槽体采用小容积染槽槽体,染槽槽体的容积保证染液更新周期在8~15分钟。进一步限定,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相对染槽槽体固定设置,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通过安装架驱动上轧辊组下降,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更进一步限定,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小容积染槽内布置多个轧辊进行多次挤压浸轧,借助机械压力的辅助使染液更快、更匀渗透到棉纤维的内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轧辊,2.下轧辊,3.安装架,4.活性染料储槽,5.固色助剂储槽,6.比例泵,7-1.内层,7-2.外层,8.进口,9.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实现例1:一种染槽装置,包括染槽槽体和设置在染槽槽体中的轧辊装置,轧辊装置包括由多个上轧辊1构成的上轧辊组和由多个下轧辊2构成的下轧辊组,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1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2都形成挤压配合,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1和/或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2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相对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如图1所述,上轧辊组中上轧辊的数量为N,下轧辊组中下轧辊的数量为N+1,每个上轧辊1的下方具有两个相邻的下轧辊2,N=3。当然也不排除上轧辊的数量大于下轧辊的数量的结构形式,或者其他简单变形形式,本技术的轧辊装置具体结构的设计要点在于: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1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2都形成挤压配合,只要符合该设计要点的轧辊结构,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述的染槽装置中,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2相对染槽槽体固定设置,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1安装在安装架3上,安装架3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通过安装架3驱动上轧辊组下降,对通过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构,当然也可以是气压升降机构,电动升降机构等,在图1中,升降机构未画出。或者,在染槽装置中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1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上述染槽装置可以在小容积染槽内布置多个轧辊进行多次挤压浸轧,借助机械压力的辅助使染液更快、更匀渗透到纤维的内部。实施例2:为用于活性染料染色,除实施例1的结构为,本实施例2的染槽装置还包括活性染料储槽4和固色助剂储槽5,活性染料储槽4、固色助剂储槽5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通过在线混合机构在线混合并加入染槽槽体。在线混合机构通过液位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保持染槽槽体内的染液的液位。液位控制器是指通过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方法来进行高低液位的控制,如浮球开关式液位控制器。在线混合机构包括连接活性染料储槽4、固色助剂储槽5的比例泵6,连接活性染料储槽4的比例泵6和连接固色助剂储槽5的比例泵6将活性染料储槽4、固色助剂储槽5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在线混合为染液并加入染槽槽体。液位控制器如浮球开关式液位控制器,在染槽槽体内的液位低于设定的加液液位时,控制比例泵6工作,将在线混合的染液加入染槽槽体,直至染槽槽体内的液位到达设定的停止液位时,控制比例泵6停止工作。染槽槽体为带夹层的染槽槽体,包括内层7-1和外层7-2,在内层7-1和外层7-2之间为夹层,在外层7-2上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液体的进口8和用于导出冷却液体的出口9。冷却水在染槽的夹层中循环,对内层7-1中染液进行冷却,保证染槽内的染液处于设定的轧染温度。染槽槽体采用小容积染槽槽体,染槽槽体的容积保证染液更新周期在8~15分钟。以本实施例2用于一种活性染料连续冷轧蒸染色设备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一种活性染料冷轧蒸连续染色设备,包括由前至后依次排列的染槽装置、汽蒸固色装置、皂洗装置、酸洗装置、柔软固色装置和轧水烘干装置。可连续传输的缝合体包括上夹层、胎体和下夹层,散纤维整理成均匀的扁平状的胎体,上夹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染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槽装置,包括染槽槽体和设置在染槽槽体中的轧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由多个上轧辊构成的上轧辊组和由多个下轧辊构成的下轧辊组,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都形成挤压配合,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和/或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相对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或者,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槽装置,包括染槽槽体和设置在染槽槽体中的轧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由多个上轧辊构成的上轧辊组和由多个下轧辊构成的下轧辊组,上轧辊组和下轧辊组上下分层并交错设置,使上轧辊与其下方两个相邻的下轧辊都形成挤压配合,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和/或下轧辊组内的下轧辊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相对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或者,上轧辊组内的上轧辊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并在挤压配合位置对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待染色物施加挤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活性染料储槽和固色助剂储槽,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通过在线混合机构在线混合并加入染槽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线混合机构通过液位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保持染槽槽体内的染液的液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染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线混合机构包括连接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的比例泵,连接活性染料储槽的比例泵和连接固色助剂储槽的比例泵将活性染料储槽、固色助剂储槽内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助剂在线混合为染液并加入染槽槽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染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染槽槽体为带夹层的染槽槽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之间为夹层,在外层上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液体的进口和用于导出冷却液体的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