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9617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含聚碳酸酯(PC)25‑85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15‑75重量份,有机微球0.1‑20重量份,添加剂0‑3重量份。制备时将PC、ABS、有机微球、其他添加剂加入高混机中混匀,之后一起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并通过切粒机造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加入有机微球,在保证基体强度的前提下,提高PC/ABS合金材料的流动性,降低材料内应力,提高电镀合格率及冷热循环合格率,并且有机微球可以与橡胶相一起被粗化刻蚀,拥有更多的刻蚀点,获得较好的电镀性能。

An electroplated PC/ABS alloy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低内应力电镀PC/ABS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具有冲击强度高、透光率高、力学性能优良、耐热性好、阻燃、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等行业,但其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如熔体粘度高,残留内应力较大,导致易发生应力开裂及缺口敏感性大等。ABS主要由接枝共聚物(聚丁二烯为主链,苯乙烯丙烯腈未支链的共聚物)、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未接枝的聚丁二烯组成,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抗冲击性能,ABS与PC共混,一方面可以保持PC的耐热性、高强度、高模量等优点,另一方面降低了PC的熔体黏度,提高流动性,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制品内应力,提高了PC的低温和缺口冲击强度,并且降低了成本。随着汽车工业的塑料化和全塑化汽车的出现,电镀塑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ABS电镀应用最广,电镀效果最好,其能被电镀的原因是通过铬酸/浓硫酸刻蚀ABS中橡胶相,增加镀层与塑料基体的接触面积,提供锚效应,使敏化、活化及化学镀能顺利进行。广泛应用于汽车、无线电、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25‑85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15‑75重量份,有机微球0.1‑20重量份,其中,有机微球为粒径在0.01‑200μm范围内的聚合物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25-85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15-75重量份,有机微球0.1-20重量份,其中,有机微球为粒径在0.01-200μm范围内的聚合物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PC/ABS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30-80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20-70重量份,有机微球0.1-10重量份;优选地,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45-60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35-50重量份,有机微球2-8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微球选自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脲醛树脂微球、有机硅树脂微球、聚苯乙烯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有机微球的颗粒形态选自球形、类球形、半球形、两面凸起的透镜状、凹形、中空粒子、多孔隙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双酚A型聚碳酸酯;优选地,在ISO1133标准下,在测试条件为300℃,1.2kg时,聚碳酸酯的熔体流动指数在3-65g/10min之间,优选在5-50g/10min之间,更优选在7-35g/10min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潘勇军黄岐善翟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