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15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车体的顶板在水平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用于与所述车体的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架的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车体的侧围内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有效调节行李架在车体顶板的安装位置,使得车体顶板、安装结构及车顶行李架三者之间实现良好配合,避免车体顶板发生变形,保证车体表面质量。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the roof rack, including the rack assembly and the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f rack moun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luggage rack assembly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the roof rack: adjusting frame, the adjusting frame comprises a movable connecting the first adjustment plate and for the roof and the bod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econd mobile connection adjustment plate and vehicle roof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second supporting frame,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adjusting frame of the adjusting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vehicle body side wall inn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for a roof rack moun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luggage rack assembly and vehicle, the effective regulation of the luggage rack in the vehicle roof installation position, to achieve a good fit between the vehicle body and roof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roof rack three, avoid vehicle roof deform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ody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行李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进一步增加汽车的使用空间,在车身顶部加装车顶行李架越来越常见,车顶行李架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其对车身安装点的刚度要求较高,通常在车身增加加强板或支架,来满足刚度要求。图1是传统的车顶行李架在车体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是与图1所示的车顶行李架配合使用的车身顶板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车身顶板2上设置有车身过孔6和加强板3,行李架本体1通过螺栓4穿过车身过孔6搭载到车身顶板2上,螺栓4与车身过孔6之间的间隙由密封胶5进行密封。当物品放置到行李架上,压力通过车身顶板2传递到加强板3上。图3是加强板在车身顶板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加强板3可直接与车身顶板2焊接,焊点7直接设置在车身顶板2上,会导致焊点7暴露在环境中。在拆卸行李架本体1后,焊点7会影响用户感观。同时,一旦车身顶板2或加强板3有偏差,两者配合不良时,在车身顶板2焊接加强板3及安装螺栓4后,容易将车身顶板2拉扯变形,造成表面缺陷。如果将加强板3集成在天窗加强框上,可以避免焊点外露,但首先要求车体具有天窗,其次,一旦车身顶板2或加强板3有偏差,两者配合不良时,容易将车身顶板2拉扯变形,造成表面缺陷。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有效调节行李架在车体顶板的安装位置,使得车体顶板、安装结构及车顶行李架三者之间实现良好配合,避免车体顶板发生变形,保证车体表面质量。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车体的顶板在水平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用于与所述车体的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架的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车体的侧围内板固定。优选地,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板和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垂直延伸出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竖直位置的第二调节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采用长圆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沿竖直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加强肋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和从所述连接板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与所述侧围内板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从所述连接板上沿相反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另外,优选地,所述调节架和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多条间隔分布的加强筋。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行李架总成,所述行李架总成包括上述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安装结构的调节范围可以覆盖安装位置存在的偏差,使得支撑架与顶板之间、顶板与支撑架之间均可以实现良好配合,保证车体表面质量。同时,安装结构的固定点位于侧围内板上而不是顶板上,避免了固定点外露,增强美感。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传统的车顶行李架在车体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是与图1所示的车顶行李架配合使用的车身顶板的示意图。图3是加强板在车身顶板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A-A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1:行李架本体;2:车身顶板;3:加强板;4:螺栓;5:密封胶;6:车身过孔;7:焊点;11:第一调节板;12:第二调节板;13:第一调节孔;14:第二调节孔;21:第一支撑板;22:连接板;23:第二支撑板;24:减重孔;25:螺孔;30:固定螺栓;40:顶板;50:侧围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的A-A剖面图。如图4至图6所示,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调节架和支撑架。调节架包括用于与车体的顶板30在水平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板11以及用于与车体的顶板30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板12。支撑架的顶部与调节架的第二调节板12可拆卸连接,支撑架的底部与车体的侧围内板50固定。将支撑架固定在侧围内板50后,将调节架安装到支撑架上,调节架的调节范围可以覆盖顶板40以及支撑架之间安装位置的偏差,使得支撑架与顶板40实现良好配合,还方便调整车顶行李架在顶板40上的安装位置。同时,安装结构的固定点隐藏在支撑架和侧围内板50之间,增强美感。为进一步优化安装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板11和从第一调节板11上垂直延伸出的第二调节板12,第一调节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第一调节孔13,第二调节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竖直位置的第二调节孔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13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第一调节板11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位置是指在与车体的顶板40平行的平面上的位置;第二调节孔14的数量为两个,关于第二调节板12的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二调节板12上。竖直位置是指在与车体的顶板40垂直的平面上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架由钢板制作而成,调节架为一体结构,调节架的横截面呈L型,调节架为冲压折弯件,对钢板进行裁切、折弯和冲孔,来简化调节架的制作过程,降低生产成本。为进一步优化安装结构,简化调节过程,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3和第二调节孔14均采用长圆孔,第一调节孔13在第一调节板11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调节孔14在第二调节板12上沿竖直方向延伸。长圆孔的尺寸可以根据车体的尺寸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13的长度为5mm,第二调节孔14的长度为5mm。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方向是指第一调节孔13的开孔方向为相对于顶板40的前后方向,竖直方向是指第二调节孔14的开孔方向为相对于顶板40的上下方向。采用长圆孔可简化定位难度,例如,采用螺栓对调节架和支撑架进行预定位,然后调整螺栓在长圆孔内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其的行李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车体的顶板在水平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用于与所述车体的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架的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车体的侧围内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车体的顶板在水平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以及用于与所述车体的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可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架的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车体的侧围内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板和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垂直延伸出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竖直位置的第二调节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采用长圆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沿竖直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顶行李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张驰冯绍耕吴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