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904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柔性机械臂设置在机器人基座前端,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机器人基座上,每两个相邻的椎体可以构成一个球关节,每个椎体上设有中空的中央腔和位于中央腔外部均布的导孔,两对牵引绳通过导孔将各个椎体连接起来,每一对牵引绳的末端固定在同一个伺服电机上,手术器械可以通过中央腔到达机器人末端,机器人基座固定在导轨上,步进电机通过带动丝杠而使得机器人基座前后移动;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左右弯曲运动,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上下弯曲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个刚性椎体构成,可以实现弯曲运动,并能够承载一定的负载,变形量小,从而定位精度高。

A line driven flexible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 drive flexible robot, flexible mechanical arm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base of the robot, servo motor, servo motor under secon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robot, each of the two adjacent vertebral body can form a ball joint, each vertebr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hollow cavity and the guide hole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cavity the external uniform, two of the traction rope through the guide hole to connect each end of each vertebral body, the traction rope fixed on the same servo motor, surgical instruments can reach the central cavity at the end of the robot, the robot base is fixed on the guide rail, the stepping motor is driven by the screw and the mobile robot base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servo motor control; flexible manipulator about bending movement, second servo motor control of flexible manipulator under bending mo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rigid vertebrae, and can realize the bending movement, and can carry a certain load, and the deformation amount is small, thus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机器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线驱动柔性微创手术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串并联机器人例如达芬奇机器人,都是有多个刚性的连杆和关节构成,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也能够实现精准定位,但是通常它们的体积很大,自由度有限,因此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不便;而连续性机器人虽然更适用于狭小的空间,但是由于其刚性太差,所以承受负载能力差,定位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包括步进电机、丝杠、第一伺服电机、柔性机械臂、机器人基座、牵引绳、第二伺服电机、导轨,柔性机械臂设置在机器人基座前端,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机器人基座上,柔性机械臂包括基椎体、多个中间椎体、末端椎体,每两个相邻的椎体可以构成一个球关节,每个椎体上设有中空的中央腔和位于中央腔外部均布的导孔,两对牵引绳通过导孔将各个椎体连接起来,每一对牵引绳的末端固定在同一个伺服电机上,手术器械可以通过中央腔到达机器人末端,机器人基座固定在导轨上,步进电机通过带动丝杠而使得机器人基座前后移动;而两个伺服电机则是通过牵引绳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弯曲运动,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左右弯曲运动,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上下弯曲运动。优选的,柔性机械臂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中间椎体的数量进行调节。优选的,柔性机械臂独立于驱动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机器人,本技术的线驱动柔性机器人既可以实现在有限且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又可以在外部负载存在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定位。与传统的刚性工业机器人每个关节都由一个电机的驱动方式不同,该柔性机器人为欠驱动工作方式,即驱动装置少于机器人的自由度,实现其体积更小,灵活性更高。本技术的机器人由多个刚性椎体构成,可以实现弯曲运动,并能够承载一定的负载,变形量小,从而定位精度高;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为欠驱动,所用的驱动电机少,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工作在复杂有限的环境下。机器人的为线驱动方式,驱动电机位于机器人末端,因此可以实现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微创手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球关节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包括步进电机1、丝杠2、第一伺服电机3、柔性机械臂、机器人基座、牵引绳7、第二伺服电机8、导轨9,柔性机械臂设置在机器人基座前端,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8上下对称设置在机器人基座上,柔性机械臂包括基椎体4、多个中间椎体5、末端椎体6。柔性机械臂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中间椎体的数量进行调节;每两个相邻的椎体可以构成一个球关节11,每个椎体上设有中空的中央腔10和位于中央腔10外部均布的四个导孔12,两对牵引绳7通过导孔12将各个椎体连接起来,每一对牵引绳7的末端固定在同一个伺服电机上,手术器械可以通过中央腔10到达机器人末端,相邻椎体构成一个球关节11;机器人基座固定在导轨9上,步进电机1通过带动丝杠2而使得机器人基座前后移动;而两个伺服电机则是通过牵引绳7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弯曲运动,第一伺服电机3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左右弯曲运动,第二伺服电机8控制柔性机械臂的上下弯曲运动。本技术采用欠驱动方式,驱动电机少,从而体积小,灵活度高,能够工作在空间有限且复杂的环境中。柔性机械臂采用刚性的椎体,可以承载较大的负载,同时保证其定位精度,每两个椎体之间的连接采用球关节,因此通过调节两个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机械臂任意方向的弯曲运动。手术器械可以通过机械臂的中央腔到达手术部位,不需要额外的创口,因此该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微创手术,实现手术创伤小,不留疤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包括步进电机、丝杠、第一伺服电机、柔性机械臂、机器人基座、牵引绳、第二伺服电机、导轨,其特征在于,柔性机械臂设置在机器人基座前端,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机器人基座上,柔性机械臂包括基椎体、多个中间椎体、末端椎体,每两个相邻的椎体可以构成一个球关节,每个椎体上设有中空的中央腔和位于中央腔外部均布的导孔,两对牵引绳通过导孔将各个椎体连接起来,每一对牵引绳的末端固定在同一个伺服电机上,手术器械可以通过中央腔到达机器人末端,机器人基座固定在导轨上,步进电机通过带动丝杠而使得机器人基座前后移动;而两个伺服电机则是通过牵引绳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弯曲运动,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左右弯曲运动,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柔性机械臂的上下弯曲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驱动柔性机器人,包括步进电机、丝杠、第一伺服电机、柔性机械臂、机器人基座、牵引绳、第二伺服电机、导轨,其特征在于,柔性机械臂设置在机器人基座前端,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机器人基座上,柔性机械臂包括基椎体、多个中间椎体、末端椎体,每两个相邻的椎体可以构成一个球关节,每个椎体上设有中空的中央腔和位于中央腔外部均布的导孔,两对牵引绳通过导孔将各个椎体连接起来,每一对牵引绳的末端固定在同一个伺服电机上,手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霜张长春卢意孟庆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