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90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型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包括PLC及PLC控制的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分别设于传送机构的两侧,抓取机构设于传送机构上方;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发动机型腔;抓取机构用于从传送机构上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震荡机构内,再从震荡机构内抓取型腔移入吹风集屑机构内,最后从吹风集屑机构抓取发型腔移回到传送机构上,抓取机构能够将抓取着的型腔进行翻转;震荡机构用于震动发动机型腔,使型腔内部附着的铝屑脱落;吹风集屑机构用于向震动后的发动机型腔内吹风,使脱落的铝屑从型腔排出,并将排出的铝屑进行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优化,震动去屑效果好。

An engine cavity antidandruff shock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engine cavity machining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motor cavity antidandruff shock machine includes a chip collecting mechanism PLC and transfer mechanism, PLC control mechanism and a blowing grab mechanism, shock, vibration mechanism and blowing on both sides of a chip collect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gras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bove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he transfer of the engine cavity; grab mechanism used from the transfer mechanism to grab the engine cavity into shock mechanism, and from within the cavity into the vibration mechanism of grab hair chip se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from the last crumb grab hair blowing mechanism cavity moves back t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grasping agencies will be able to grab a flip cavity; the shock mechanism for engine vibration cavity, the cavity inside aluminum scraps off chip set; blowing mechanism for engine vibration to the cavity after blowing The wind, the aluminum desquamation discharged from the cavity, aluminum scraps and will be discharged were collecte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the vibration anti dandruff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型腔加工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型腔在制造成型后,会有细小的铝屑附着在型腔内部,由于发动机型腔内部结构曲折、复杂,使得这些铝屑很难自动脱落,从而影响到发动机的成品品质,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将其内部的铝屑去除。针对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5770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针对发动机缸体、缸盖的震动去屑装置,该装置是利用翻转驱动装置带动翻转笼转动的同时,棘轮带动整个翻转系统上下震动使得内部的碎屑杂质因重力掉落。该装置不仅震动机构结构复杂,而且由于发动机缸体、缸盖内部结构复杂,内部存在很多曲折结构,使得内部的碎屑杂质在翻转笼转动震动的情况下,并不会因重力全部掉出,反而会因为同一方向的转动力造成的惯性,使得由于震动脱离缸体或者缸盖的碎屑杂质一直卡在缸体或者缸盖内部的某一结构处,无法从缸体内部掉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吹风集屑机构和PLC,所述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分别设于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抓取机构设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发动机型腔;所述抓取机构用于从传送机构上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震荡机构内,再从震荡机构内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吹风集屑机构内,最后从吹风集屑机构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回到传送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能够将抓取着的发动机型腔进行翻转;所述震荡机构用于震动发动机型腔,使发动机型腔内部附着的铝屑脱落;所述吹风集屑机构用于向震动后的发动机型腔内吹风,使脱落的铝屑从发动机型腔全部排出,并将排出的铝屑进行收集;所述PLC用于控制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的动作。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阻挡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传送机架包括2个挡板、4个支撑柱、用于传送的辊轮组和电机,所述2个挡板相对设置,所述4个支撑柱两两一组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底部,所述2个挡板之间设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包括沿挡板长度方向顺序设置的多个辊轮,相邻辊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辊轮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所述多个辊轮有电机驱动且同步转动,所述电机由PLC控制;所述阻挡装置包括阻挡气缸、气缸支撑板和支柱,所述气缸支撑板水平设置,两侧通过支柱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的底部,所述阻挡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一侧,阻挡端向上伸出设于任意两个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阻挡气缸由PLC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包括4个顶升杆、顶升板、4个导柱和顶升气缸,所述4个顶升杆用于顶升发动机型腔,所述4个顶升杆垂直设于水平设置的顶升板上且对称分布于顶升板的四角,所述顶升板四角设有导向孔,所述4个导柱分别穿过4个导向孔,底部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所述顶升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中心处,输出轴与顶升板底面中心相连,所述顶升杆设置位置对应于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顶升气缸由PLC控制。作为改进,所述顶升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底面,所述气缸支撑板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顶升气缸输出轴穿过通孔与顶升板底面相连。作为改进,所述顶升杆顶端设有与发动机型腔接触面相匹配的凸起。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抓取组件、翻转驱动组件、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和上下移动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4个立柱和4个水平杆,所述4个水平杆顺序相接构成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下方分别固定有4个立柱,所述相邻的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横梁;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门形固定架、2个夹板和2个夹板气缸,所述门形固定架包括水平板和两个竖板,所述两个竖板对称设于水平板的两端且位于水平板下方,每个所述竖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型腔的夹板,另一侧设有夹板气缸,所述夹板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竖板与夹板连接,所述2个夹板相向设置,所述夹板气缸由PLC控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从动轮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翻转电机设于水平板顶面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轮与另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翻转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带动第四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气缸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板同步转动,所述翻转电机由PLC控制;所述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载板、第一电机、第一齿条、第一齿轮,2个第一导轨、2个第一滑块组,所述水平载板设于矩形框架上方,所述2组第一滑块组分别固定于水平载板底面两侧,所述2个第一导轨分别水平固定于矩形框架两个长边的上表面,所述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与2个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一齿条设于矩形框架任一长边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水平载板上表面,输出轴穿过水平载板的下表面,且端部与第一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沿第一齿条运动,进而带动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沿2个第一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电机由PLC控制;所述上下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第二电机、第二齿条、第二齿轮、2个第二导轨和2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垂直板底部连接于水平板的顶面中部,所述2个第二导轨纵向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一面上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垂直板底部固定于水平载板顶面,所述2个第二滑块纵向固定于第二垂直板的一面上,所述2个第二滑块分别与2个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侧边,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第二垂直板连接,输出轴与第二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沿第二齿条运动,进而带动2个第二滑块分别沿2个第二导轨竖直移动,所述第二电机由PLC控制。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和2个第二滑块均通过滑动组件与第二垂直板连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三垂直板、第三电机、第三齿条、第三齿轮,第三导轨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垂直板位于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之间,且朝向第一垂直板的一面与第二电机壳体和2个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轨水平固定于第二垂直板朝向第三垂直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滑块水平设置于第三垂直板朝向第二垂直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三齿条水平设置与第三垂直板上朝向第二垂直板的一面上且位于第三滑块下方,所述第三电机壳体固定于第二垂直板背离第三垂直板的一面上,输出轴穿过第二垂直板,端部与第三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第三齿轮沿第三齿条运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沿第三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三电机由PLC控制。作为优选,所述震荡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自上而下分为三层,第一层箱体顶部开口,内部设有夹紧机构和冲击机构,底板为镂空板且作为第二层箱体的顶板,第二层箱体底部与第三层箱体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层箱体底部封闭,外周面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吹风集屑机构和PLC,所述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分别设于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抓取机构设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发动机型腔;所述抓取机构用于从传送机构上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震荡机构内,再从震荡机构内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吹风集屑机构内,最后从吹风集屑机构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回到传送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能够将抓取着的发动机型腔进行翻转;所述震荡机构用于震动发动机型腔,使发动机型腔内部附着的铝屑脱落;所述吹风集屑机构用于向震动后的发动机型腔内吹风,使脱落的铝屑从发动机型腔全部排出,并将排出的铝屑进行收集;所述PLC用于控制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吹风集屑机构和PLC,所述震动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分别设于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抓取机构设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发动机型腔;所述抓取机构用于从传送机构上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震荡机构内,再从震荡机构内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入吹风集屑机构内,最后从吹风集屑机构抓取发动机型腔移回到传送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能够将抓取着的发动机型腔进行翻转;所述震荡机构用于震动发动机型腔,使发动机型腔内部附着的铝屑脱落;所述吹风集屑机构用于向震动后的发动机型腔内吹风,使脱落的铝屑从发动机型腔全部排出,并将排出的铝屑进行收集;所述PLC用于控制传送机构、抓取机构、震荡机构和吹风集屑机构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阻挡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传送机架包括2个挡板、4个支撑柱、用于传送的辊轮组和电机,所述2个挡板相对设置,所述4个支撑柱两两一组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底部,所述2个挡板之间设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包括沿挡板长度方向顺序设置的多个辊轮,相邻辊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辊轮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所述多个辊轮有电机驱动且同步转动,所述电机由PLC控制;所述阻挡装置包括阻挡气缸、气缸支撑板和支柱,所述气缸支撑板水平设置,两侧通过支柱分别固定于2个挡板的底部,所述阻挡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一侧,阻挡端向上伸出设于任意两个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阻挡气缸由PLC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包括4个顶升杆、顶升板、4个导柱和顶升气缸,所述4个顶升杆用于顶升发动机型腔,所述4个顶升杆垂直设于水平设置的顶升板上且对称分布于顶升板的四角,所述顶升板四角设有导向孔,所述4个导柱分别穿过4个导向孔,底部固定于气缸支撑板顶面,所述顶升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中心处,输出轴与顶升板底面中心相连,所述顶升杆设置位置对应于相邻辊轮之间的间隙,所述顶升气缸由PLC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缸体固定于气缸支撑板底面,所述气缸支撑板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顶升气缸输出轴穿过通孔与顶升板底面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顶端设有与发动机型腔接触面相匹配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型腔去屑震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抓取组件、翻转驱动组件、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和上下移动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4个立柱和4个水平杆,所述4个水平杆顺序相接构成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下方分别固定有4个立柱,所述相邻的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横梁;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门形固定架、2个夹板和2个夹板气缸,所述门形固定架包括水平板和两个竖板,所述两个竖板对称设于水平板的两端且位于水平板下方,每个所述竖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型腔的夹板,另一侧设有夹板气缸,所述夹板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竖板与夹板连接,所述2个夹板相向设置,所述夹板气缸由PLC控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从动轮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翻转电机设于水平板顶面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于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轮与另一个夹板气缸缸体连接,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翻转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带动第四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气缸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板同步转动,所述翻转电机由PLC控制;所述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载板、第一电机、第一齿条、第一齿轮,2个第一导轨、2个第一滑块组,所述水平载板设于矩形框架上方,所述2组第一滑块组分别固定于水平载板底面两侧,所述2个第一导轨分别水平固定于矩形框架两个长边的上表面,所述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与2个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一齿条设于矩形框架任一长边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水平载板上表面,输出轴穿过水平载板的下表面,且端部与第一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沿第一齿条运动,进而带动2个第一滑块组分别沿2个第一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电机由PLC控制;所述上下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第二电机、第二齿条、第二齿轮、2个第二导轨和2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垂直板底部连接于水平板的顶面中部,所述2个第二导轨纵向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一面上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垂直板底部固定于水平载板顶面,所述2个第二滑块纵向固定于第二垂直板的一面上,所述2个第二滑块分别与2个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第一垂直板的侧边,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第二垂直板连接,输出轴与第二齿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绍陆钦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安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