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85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轴承依次通过的出料槽排料道,所述出料槽的两侧壁靠近下料槽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导向板,所述出料槽靠近排料槽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排料道连通的下料轨道,所述下料轨道上设置与出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下料槽上设置有与固定板平行且与弹性导向板抵触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向滑移,所述排料道入口与下料轨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轴承推送至排料道的推送件。设置的下料轨道及设置在下料轨道上的固定板及活动板能够实现下料轨道的出料开度,则轴承在到达下料轨道时滑移方向一致避免了倾倒的现象,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A grinding machine for gr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nder feeding mechanis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followed by a discharge chute discharge channel including bearings, the end of the trough near the lower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guide plate, one end of the discharging groove near the discharge chute are arranged under the track material communicated with the discharge channel, the feeding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the trough, the material with fixed plate in parallel and in conflict with elastic guide plates of the movab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groove, the movable board close to or away from the fixed plate sliding direction, the discharge channel entrance and feeding rail connection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ush piece bearing pushed to the discharge channel of the. The blanking track and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movable plate arranged on the blanking track can achieve the discharge opening of the blanking track. When the bearing reaches the unloading track, the slip direction is uniform and the phenomenon of dumping is avoided, which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o a certain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床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磨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现有的一些磨床对轴承进行磨削加工后需将轴承排列整齐收集,而这些磨床下料时没有辅助装置,让轴承直接掉入料框,容易造成碰伤,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将轴承摆放整齐,浪费大量人力。现有公告号为CN2030646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磨床下料口推排料装置。该自动磨床下料口推排料装置包括下料槽、排料槽、液压油缸、推料杆。下料槽下端与排料槽入口连通,排料槽入口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推料杆连接且驱动推料杆将下料槽落下的轴承推送至排料槽有序排列,然后推料杆恢复至原位继续推动下一个轴承到达排料槽。但是在实际的加工中,需要对不同规格的轴承进行加工,不同规格的轴承从下料槽滚入到排料槽的过程中,由于下料槽的宽度不能调节,可能会存在排料槽宽度过大时出现轴承侧翻的情况,则在推料杆推动排料的过程中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下料机构,该磨床下料机构能够减少不同规格轴承排料时出现的侧翻现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包括轴承依次通过的出料槽排料道,所述出料槽的两侧壁靠近排料槽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导向板,所述出料槽靠近排料道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排料道连通的下料轨道,所述下料轨道上设置与出料槽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下料轨道上设置有与固定板平行且与弹性导向板抵触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向滑移,所述排料道入口与下料轨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轴承推送至排料道的推送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弹性导向板能够使得轴承从出料槽滑出后经弹性导向板滑出,由于弹性导向板与活动板抵触,则活动板滑移时弹性导向板的开度就会生变化,而下料轨道上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宽度也会变化,则不同规格的轴承在经过出料槽及下料轨道时能够减少倾倒的现象,方便推送件推送排布整齐,减少了经过下料轨道时轨道宽度过大造成的倾倒现象出现的推送件推动不变的现象,从而也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料道与出料槽之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出料槽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通过连接板与出料槽实现连接固定,然后下料轨道设置在安装架上,安装架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活动板轴向方向垂直的腰型槽,所述定位板与安装架通过贯穿腰型槽的螺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腰型槽将活动板固定在安装架上,当活动板需要滑移时移动活动板,螺栓仍可贯穿弧形槽将活动板固定在安装架上,而且活动板的安装精度可调,避免了螺纹孔的安装结构造成的精度难调节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送件包括有沿排料板方向滑移的推板,所述推板背离排料道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推板能够与轴承抵触,然后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可以将轴承推离下料槽的开口处,操作自动化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料道远离出料槽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正对下料槽处设置有接近开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接近开关能够在轴承到达排料道的端部时,接近开关将信息传递给推送件,推送件将轴承推离,实现了智能化的控制,而且设置的挡板只设置在远离出料槽的一侧,如此单侧的挡板方便清楚排料道中的杂质及排列整齐的轴承的拿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贯穿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靠近接近开关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接近开关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丝杆靠近安装架的两侧均套设有与安装架抵紧的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丝杆能够在排料道的水平方向上滑移,则就能够使得接近开关的位置发生变化,当弹性导向板及活动板与固定板间的开度发生变化时,则接近开关的位置也适当调整就能够使得定位准确,然后丝杆靠近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母抵紧就能够实现丝杆的规定稳固,丝杆固定稳固从而实现了安装座的固定也就实现了接近开关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正对下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垫能够与轴承抵触,减少轴承从下料槽滑出时与刚性的挡板抵触造成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设置的下料轨道及设置在下料轨道上的固定板及活动板能够实现下料轨道的出料开度,则轴承在到达下料轨道时滑移方向一致减少了出料道过宽出现的倾倒现象;2、设置的弹性导向板能够实现出料槽出口处的开度,则能够使得轴承在出料槽出口处方向得到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第一视角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旨在表示定位板与安装架的安装关系;图3为实施例第二视角结构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旨在表示出料槽与安装架的安装关系;图5为实施例第三视角结构图;图6为图5的C部发大图,旨在表示接近开关、橡胶垫的位置关系。附图标记:1、出料槽;2、排料道;3、弹性导向板;4、下料轨道;41、固定板;42、活动板;5、推送件;51、推板;52、驱动源;61、安装架;62、连接板;63、定位板;64、腰型槽;65、螺栓;7、挡板;8、接近开关;9、安装板;91、开口;92、丝杆;93、安装座;94、螺母;10、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如图1和5所示,包括轴承依次通过的出料槽1,下料轨道4和排料槽,在排料道2入口正对处设置有推送件5,推送件5设置为有驱动源52驱动的推板51,驱动源52设置为气缸,当轴承从出料槽1落下后经下料轨道4到达排料道2处且被排料道2挡住,然后在推板51的推动作用下将轴承推动至排料道2中排列整齐。如图3和4所示,在出料槽1与排料道2之间设置有安装架61,在安装架61与出料槽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62,设置的安装架61用于对下料轨道4的固定安装,其中连接板62靠近出料槽1的一端可以设置凸出块,凸出块通过螺栓与出料槽1固定,连接板62靠近安装架61的一端也通过螺栓与安装架61固定连接,则就实现了安装架靠近出料槽1一端的固定。如图1和4所示,在出料槽1两侧壁靠近排料道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导向板3,下料轨道4上设置与出料槽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下料轨道4上设置有与固定板41平行且与弹性导向板3抵触的活动板42,活动板42可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1方向滑移。在实现对不同的规格的轴承进行加工时,可以调节活动板42与固定板41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轴承在下料轨道4上滑移的路径一致,减少由于下料轨道上活动板42与固定板41间距过大造成的轴承发生倾倒的现象,或者活动板42与固定板41间距过小造成的轴承滑移过程中发生卡顿的现象,则设备的适用性优良。如图1和2所示,在活动板4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63,定位板63上设置有与活动板42轴向方向垂直的腰型槽64,定位板63与安装架61通过贯穿腰型槽64的螺栓65连接,则在实现活动板42位置调节时,拧松螺栓65移动活动板42至合适的位置,然后移动活动板42至合适的位置在通过螺栓65将活动板42固定在安装架61上,而设置在安装架61上的螺纹孔也可以设置为腰型,如此也能够对活动板42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磨床下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包括轴承依次通过的出料槽(1)排料道(2),其特征是:所述出料槽(1)的两侧壁靠近排料道(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导向板(3),所述出料槽(1)靠近排料道(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排料道(2)连通的下料轨道(4),所述下料轨道(4)上设置与出料槽(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所述下料轨道(4)上设置有与固定板(41)平行且与弹性导向板(3)抵触的活动板(42),所述活动板(42)可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1)方向滑移,所述排料道(2)入口与下料轨道(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轴承推送至排料道(2)的推送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包括轴承依次通过的出料槽(1)排料道(2),其特征是:所述出料槽(1)的两侧壁靠近排料道(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导向板(3),所述出料槽(1)靠近排料道(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排料道(2)连通的下料轨道(4),所述下料轨道(4)上设置与出料槽(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所述下料轨道(4)上设置有与固定板(41)平行且与弹性导向板(3)抵触的活动板(42),所述活动板(42)可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1)方向滑移,所述排料道(2)入口与下料轨道(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轴承推送至排料道(2)的推送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料道(2)与出料槽(1)之间设置有安装(9)架(61),所述安装架(61)与出料槽(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板(4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63),所述定位板(63)上设置有与活动板(42)轴向方向垂直的腰型槽(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加兵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