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569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二横板,且所述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方便使用者移动,而且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O型橡胶密封圈的同时,具有很好地夹紧固定效果。

An airflow flairing device for O sealing 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O type air sealing ring flash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second, wherein the first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both ends of the sliding groove has a first opening, in the opposite side walls of the sliding groove are provided the first limiting chute, between the two of the first limit sliding chut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two, the first transvers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both ends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transverse plate respectively through two first opening,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side wall is provided through the second cross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ransverse horizontal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i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move, but also has good clamping and fixing effect when it adapts to O rubber seals with different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去飞边
,尤其涉及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
技术介绍
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刺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静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等处,飞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或机台锁模力失效造成,一般来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塑件绝对不产生飞边是不可能的,由于O型橡胶密封圈为模压制品,在硫化后O型橡胶密封圈的内外圈上都会有飞边,但是飞边是使用者所不需要的、多余的物体,需要人工进行清除,传统的去飞边机具有不易移动、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O型橡胶密封圈、运转时固定方式不稳定等弊端,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不易移动、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O型橡胶密封圈、清理不充分等弊端,而提出的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其不仅方便使用者移动,而且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O型橡胶密封圈的同时,具有很好地夹紧固定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竖直设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侧壁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11),所述第一横板(11)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二横板(7),且所述第二横板(7)位于第一横板(11)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7)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横板(7)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凹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竖直设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侧壁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11),所述第一横板(11)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二横板(7),且所述第二横板(7)位于第一横板(11)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7)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横板(7)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凹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均竖直设有第一中空杆(9),两个所述第一中空杆(9)的内部均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螺纹腔,两个所述螺纹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上端均依次贯穿第二开口、第一横板(11)并固定连接有挡块(21),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0)均与第一横板(11)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套接块,两个所述套接块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齿条(14),两个所述第一环形齿条(1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杆(22),两个所述环形杆(22)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横板(11)上端固定连接的环形限位块(23),所述第一横板(11)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位于两个环形限位块(23)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2),所述第一主动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一环形齿条(14)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横板(11)远离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侧上端侧壁和第二横板(7)远离第一中空杆(9)的一侧下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位于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5)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4),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远离第二支撑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主动轮(4)相互啮合的第二环形齿条(18),所述转动远离转动杆(19)的一端侧壁设有多组高压喷气装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密封圈的气流去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横板(7)上端的第二中空杆(8),所述第二中空杆(8)的内部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的内底部竖直设有限位杆(24),所述支撑腔的内部套接有升降杆(15),所述升降杆(15)的内部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杆(24)的上端贯穿升降杆(15)的底部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吴伦保王焘徐善龙汤明明邹文冬吴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