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月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07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含有植物提取物A和B,其中植物组织提取物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植物组织提取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1。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混用对防治棉铃虫幼虫具有协同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易得、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安全、兼有杀虫和抑菌作用、并可与其它农药混配等优点,是一种适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植物源农药。

An insecticide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tton bollwo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tton bollworm insecticide containing plant extracts A and B, the plant tissue extracts A extracted from Alocasia rhizome, curcuma root,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whole plant leaf extract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mixture, plant tissue B extracted from infected white rot of grape Cabernet Sauvignon, wherein the infection of grape white rot of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 grape fruit surface covered with gray mold shaped grapes, the quality proportion of plant tissue extracts A and B ranged from 1:0.1 to 1. The mixed use of plant tissue extract A and B has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control of the larvae of cotton bollwor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dily available raw materials, simple processing, low cost, environmental safety, insecticidal and bacteriostatic action and mixing with other pesticides, and is a plant source pesticide suitable for producing nuisance 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源农药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
技术介绍
棉铃虫为,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经常遇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传统农药多数为化学制剂,如何需用植物源作为农药成分,来降低污染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出现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以植物源材料为主料制备污染程度小的一种植物源农药。目前以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及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农药尚未报道。海芋,拉丁学名为Alocasiamacrorrhiza,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高可达3m,叶聚生茎顶,叶片卵状戟形,肉穗花序稍短于佛焰苞,雌花在下部,雄花在上部,产中国华南、西南及台湾,东南亚也有分布,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0~25℃,越冬温度10~15℃。夏季盆栽需遮半阴。用一般园土加泥炭土、砂或草皮土和腐叶土栽培,用分株、扦插和播种法繁殖,根茎富含淀粉,可作工业上代用品,但不能食用。海芋有毒,全株有剧毒,地下茎尤甚,不可生食,必须用大米共炒至焦黄,久煎(2小时以上)去毒,方可内服。姜黄,拉丁学名为CurcumalongaL.,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等;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茎很发达,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叶顶端短渐尖,苞片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顶端钝,花冠淡黄色;花期8月;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主根长纺锤状,茎高30-120cm,无毛,叶3-4枚轮生、对生或互生,无柄或极短柄,卵形至披针形,花1-多数,单生茎顶或集合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蒴果倒卵圆形,种子多数,褐色,生于山地草坡,林边,药用根,含有多种皂甙。虎杖,拉丁学名为Reynoutriajaponica,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丛生,基部木质化,分枝无毛,中空,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单叶互生,瘦果椭圆形,三棱,花期7-9月,果期9-11月,药用根、根茎或叶,含有蒽醌类衍生物,杀菜蚜。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是一种用于酿造葡萄酒的红葡萄品种,原产自法国波尔多(Bordeaux)地区,生长容易,适合多种不同气候,已于各地普遍种植,中国种的赤霞珠主要分布在新疆、山西太谷产区、河北沙城、宁夏、甘肃、河北昌黎以及山东烟台等地。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葡萄园地发生较普遍,果实损失率在10-15%,在严重的年份里可损失60%以上,甚至失收,高温高湿季节,该病危害相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化学农药毒性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植物源杀虫剂。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其中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1,更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所述的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其中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的质量份数比例为9:4:6:1。所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的提取方法如下:海芋地下茎90份,姜黄块根40份,桔梗全草60份,虎杖叶片10份,分别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混合在一起,加入松香酸聚氧乙烯醚10份、环氧葵花油10份、280份的去离子水,搅拌机搅拌5分钟后,混合液体置于每分钟3000转的离心机离心2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即制得所述植物组织提取物A。所述的的植物组织提取物B,其提取方法如下:将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的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120份、去离子水60份混合,加入松香酸聚氧乙烯醚10份、环氧葵花油10份搅匀后置于每分钟5000转的离心机离心3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即制得所述的的植物组织提取物B;其中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所述的基于植物组织提取物的杀虫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植物组织提取物A若干份,植物组织提取物B若干份,A与B混合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6000转的剪切机剪切20分钟,即制得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组织提取物的杀虫剂。所述的基于植物组织提取物的杀虫剂在防治棉铃虫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植物提取物A和B混用对防治棉铃虫具有协同作用。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组织提取物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其中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其中A和B的主要原料均源于植物,尤其是B,来源于赤霞珠葡萄园弃用的葡萄白腐病病果,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其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其持效性长,能够减缓抗性的广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专利技术植物源农药溶剂与目前常用的农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进步:1、植物性药剂,环保可降解,无污染;2、安全性能好,生产储运使用安全可靠;所述的植物提取物A和B制得杀虫剂部分成分可促进植物生长,既是植物杀虫杀菌剂也是植物营养剂,可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比例均为质量份。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其中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1,更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所述的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其中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的质量份数比例为9:4:6:1。实施例一植物组织提取物A提取方法。植物组织提取物A的提取方法如下:海芋地下茎90份,姜黄块根40份,桔梗全草60份,虎杖叶片10份,分别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混合在一起,加入松香酸聚氧乙烯醚10份、环氧葵花油10份、280份的去离子水,搅拌机搅拌5分钟后,混合液体置于每分钟3000转的离心机离心20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即制得所述植物组织提取物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其中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其中A提取自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混合物,B提取自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其中所述感染葡萄白腐病的赤霞珠葡萄为葡萄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的葡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芋地下茎、姜黄块根、桔梗全草、虎杖叶片的质量份数比例为9:4:6: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5.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植物组织提取物A提取:海芋地下茎90份,姜黄块根40份,桔梗全草6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月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