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502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是一种平面立面隔离小蠹虫物理预防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a)猕猴桃树干立面隔离小蠹虫;(b)猕猴桃树干挂驱虫袋驱赶小蠹虫;(c)猕猴桃树地面平面隔离小蠹虫。本方法抓住引发猕猴桃溃疡病的小蠹虫危害猕猴桃的主要的部位,而进行的对关键部位实施物理隔离保护,是一种精准防护方法。本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并能大大降低成本,而且不影响其他各种猕猴桃病虫害防、控、治方法的运用。

A small beetles cause physical isolation methods to prevent ulcer disease of kiwifruit tre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bristletail cause physical isolation method of disease were kiwi fruit trees, is a method of isolating bristletail physical plane elevation prevention of kiwifruit Tree Canker outbreak. Include at least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 kiwifruit trunk bark beetle isolated elevation; (b) the trunk hanging bag to drive small Kiwi insect beetle; (c) ground plane isolation of kiwifruit tree bark beetle. This method captures the main parts of bark beetle caused harm of kiwifruit of kiwifruit cank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key parts of physical isolation protection, is a kind of accurate protection method. This method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use of other kinds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猕猴桃种植领域,针对猕猴桃健康树,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对猕猴桃溃疡病的认识都是基于细菌性病害的认识。国内外有关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这样描述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危害巨大,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轻者枝条干枯减产,重者死树、甚者毁园。溃疡病防控技术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认为溃疡病难于防治:此前,绝大多数猕猴桃研究者、培训教材编写者以及猕猴桃栽培者,是这样描述猕猴桃溃疡病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一旦感染,就象人发生了癌症一样,无法挽救。我们在想:如果一个大面积发生的溃疡病无法挽救,那么我们20~3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就将面临大幅度萎缩的风险。2.防治方法笼统、不确定、效果不显著:由于认为导致猕猴桃溃疡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对应的防治方法就有很多个。就需要我们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的去对应、去实施、去避免,实际上,基本上做不到。其中目前主流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在发病树上分离出了细菌,先是主张以杀菌防菌的方法进行防治,实际应用效果很差,继而又提出综合防治的方法,防治措施笼统,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重了种植者的生产成本,而溃疡病仍然逐年加重。综合防治中有一条认为中华系列猕猴桃比较容易发生溃疡病,应对方法就是更换品种,但在操作上仍然有很大问题。溃疡病的致病发病机制尚存在众多疑问:现有的“关于猕猴桃溃疡病是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所致”的结论,是大家普遍公认的。但经过我们对发病园区几年的观察,发现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有下列不同寻常的、与一般人描述的细菌性病害发病规律不同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解释:1.在一个猕猴桃园区,经常发现一株发病,相邻的一株健康。2.溃疡病发生与猕猴桃树势强弱没有关系,大部分是3~5年的强壮植株出现溃疡病反而更为严重。3.溃疡病在园区扩散规律,呈单株、多株、群体这样独立发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与细菌的随风、水传播方式不大一致。三十多年来,国际、国内专家学者都是按照细菌性、毁灭性病害的视觉来进行研究和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其预防、治、控的研究进展缓慢,没有大突破,结果是溃疡病的发生规模越来越大,各种防与治的措施基本无效。专利技术人通过在四川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发生区的深入调查,发现了导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是——“小蠹虫”危害导致溃疡病,因此,如何对防止猕猴桃溃疡病的技术方向进行革命性的调整,以防虫治虫为主导,来防止猕猴桃溃疡病危害健康树,保护健康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于一种健康树,如何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a)猕猴桃树干立面隔离小蠹虫;(b)猕猴桃树干挂驱虫袋驱赶小蠹虫;(c)猕猴桃树地面平面隔离小蠹虫。进一步地,措施(a)的方法为:采用防虫网对猕猴桃树干进行包覆。进一步地,防虫网采用厚度为0.05~1mm,孔径为0.8~1mm,空密度为180000~220000孔/平方米的无纺布或转光膜,包覆猕猴桃主干,高度为1.5~1.8m。进一步地,采用防虫网对猕猴桃树干进行包覆前还包括对猕猴桃树进行化学杀虫防菌及对猕猴桃树干涂覆防护剂的措施。进一步地,采用氯氟氰菊酯对猕猴桃树进行杀虫防菌,采用石灰+石硫合剂对猕猴桃树干进行涂覆。进一步地,措施(b)中,驱虫袋为对二氯苯含量为99%的防蛀防霉片剂,或者樟脑驱虫袋。进一步地,措施(c)的方法为:采用无纺布或农用薄膜对猕猴桃树基部1m以上范围的土壤进行平面覆盖。进一步地,在覆盖土壤前,采用氯氟氰菊酯、敌百虫和洗衣粉对猕猴桃树周围的土壤进行杀虫、防菌。小蠹虫95%以上攻击树干,通过树干和根茎隔离保护避免小蠹虫危害诱发溃疡病是关键点,小蠹虫有地下越冬的习性,地下其他害虫如蜗牛、蠹蛾等也喜欢爬上猕猴桃干取食,通过铺设无纺布或农用薄膜可有效隔离地下虫源上树。本专利技术的防治原理如下:原理1:主干特殊保护原理,关键部位保护健康树:根据多年的对小蠹虫攻击猕猴桃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蠹虫在园区内危害主要攻击主干,很少攻击次级枝条,基本不攻击叶片和根系,主干为猕猴桃受害部位的脆弱点,也是保护的重点,因此我们对树干进行特殊保护,就保护了整个健康树。这种保护方法抓住了保护要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原理2:敏感危害期特殊保护原理,关键时期保护健康树:小蠹虫危害猕猴桃在各个时期是不一样的,在伤流期危害造成的伤害是最严重的伤害,伤流期以小蠹虫打孔虫伤为渠道,以伤流期体液渗透压上流(有伤口时外流)为动力,以受害猕猴桃的树体体液(尤其在伤流期)不断流失为特征,虫刺伤、虫带道(孔道)、虫带菌、孔流水等共同作用,加速了猕猴桃在特殊时期(伤流期)较短时间内致伤、致病、衰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抓住防治溃疡病的关键时期——伤流期保护健康树免受小蠹虫攻击危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时期要害,关键时期保护了健康树。原理3:根据断路保护原理,地下地上平面、立体保护健康树:小蠹虫入侵活动危害与细菌的风雨传播感染危害之间有很大差别,小蠹虫具有在一定时期入土和出土越冬和上树补食、繁殖的规律,这些活动都有一定的活动路线,只要从平面(土表)和立面(树干垂直表面0.01-1.8米的范围)切断这些路线,就可切断小蠹虫的危害,达到保护健康树的目的。原理4:根据经济生态原理,用最小成本法保护健康树:根据小蠹虫的个体特征(小蠹虫长2.4mm左右,宽1.2mm左右,具有一定的可见尺寸,可以采用防虫网(耐久型无纺布或农用薄膜)来物理隔离);根据小蠹虫危害猕猴桃可以在短期内致死猕猴桃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规律的研究,总结出最经济的立面保护办法。同时,越冬期结合土、气界面的平面保护(耐久型无纺布隔离或农用薄膜),不仅防止地面或表土中的小蠹虫,同时防止了其他害虫(蚂蚁、蜗牛、蠹蛾)通过土、气界面向猕猴桃主干攀缘,将土壤、有机肥料和空气中的有害虫源、菌源扩散到猕猴桃主干伤口部位,诱发新的细菌、真菌性病害。与现有技术(是通过化学喷药保护、大棚保护、防护林保护等措施)保护健康树比较,这种保护本质上是主要是一种物理保护方法,效果好、成本最小,达到经济保护的。而且它大大减少了化学药物防治的负面作用,是一种生态性保护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精准防护:本方法抓住引发猕猴桃溃疡病的小蠹虫危害猕猴桃的主要部位,而进行的对关键部位的物理隔离保护,是一种精准防护方法。2.长效性:小蠹虫多代繁殖规律,频繁攻击危害猕猴桃,其他化学生物方法难以达到无间隔防治,效果持续稳定。3.可靠性高:各种防治小蠹虫技术中,物理隔离法比化学、生物的方法,可靠性高,且不受环境条件如雨水、高低温、大风等的干扰。4.安全生态:符合现代病虫害防治的方向,即安全、生态、环保,保障猕猴桃果品质量、消费者健康,有利于提高园区产品的档次。生态环境友好。5.成本低、简单可操作:本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并能大大降低成本,而且不影响其他各种猕猴桃病虫害防、控、治方法的运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a)猕猴桃树干立面隔离小蠹虫;(b)猕猴桃树干挂驱虫袋驱赶小蠹虫;(c)猕猴桃树地面平面隔离小蠹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a)猕猴桃树干立面隔离小蠹虫;(b)猕猴桃树干挂驱虫袋驱赶小蠹虫;(c)猕猴桃树地面平面隔离小蠹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a)的方法为:采用防虫网对猕猴桃树干进行包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虫网采用厚度为0.05~1mm,孔径为0.8~1mm,空密度为180000~220000孔/平方米的无纺布或转光膜,包覆猕猴桃主干,高度为1.5~1.8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止小蠹虫导致猕猴桃树溃疡病发生的物理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防虫网对猕猴桃树干进行包覆前还包括对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昭贤周良强李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