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23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壁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滑块连接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副窗的背面底部连接,所述挡板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设置有螺纹轨道,所述第二开口内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设置有螺纹条,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在限位孔内以及顶部设置有拧手。通过设置滑块、滑杆、限位孔、螺纹轨道和固定杆,副窗通过滑杆带动滑块在第一开口内滑动,调整开窗角度,再通过固定杆与螺纹轨道的配合以及固定杆与限位孔的配合,牢牢的将任意角度的窗户进行固定,并且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平开窗。
技术介绍
平开窗有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之分,内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内开,外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外开。内平开窗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无法根据根据需求简便的将窗户固定在理想的角度,即使并且固定效果不够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向室内漏水现象。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内平开窗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平开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主窗和副窗,所述主窗正面靠近副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框架内壁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滑块连接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副窗的背面底部连接,所述挡板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设置有螺纹轨道,所述第二开口内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设置有螺纹条,所述螺纹轨道与螺纹条相匹配,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在限位孔内以及顶部设置有拧手,所述框架背面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表面设置有引流通道。优选的,所述拧手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主窗和副窗底架的高度。优选的,所述主窗与副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优选的,所述挡板背面中部设置有若干漏水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漏水孔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滑块、滑杆、限位孔、螺纹轨道和固定杆,副窗通过滑杆带动滑块在第一开口内滑动,调整开窗角度,再通过固定杆与螺纹轨道的配合以及固定杆与限位孔的配合,牢牢的将任意角度的窗户进行固定,并且操作简便,通过设置遮雨板、引流通道和漏水孔,避免了雨水从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内进入窗内,减少了雨水对窗内的渗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背视图;图4为本技术挡板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遮雨板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主窗、3副窗、4固定把手、5挡板、6第一开口、7滑块、8滑杆、9第二开口、10螺纹轨道、11固定杆、12螺纹条、13拧手、14遮雨板、15引流通道、16漏水孔、17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主窗2和副窗3,所述主窗2正面靠近副窗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4,所述框架1内壁底部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6,所述第一开口6内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顶部设置有限位孔17,所述滑块7连接滑杆8的一端,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与副窗3的背面底部连接,所述挡板5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内壁设置有螺纹轨道10,所述第二开口9内套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表面设置有螺纹条12,所述螺纹轨道10与螺纹条12相匹配,所述固定杆11底部设置在限位孔17内以及顶部设置有拧手13,所述框架1背面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遮雨板14,所述遮雨板14表面设置有引流通道15,通过设置滑块7、滑杆8、限位孔17、螺纹轨道10和固定杆11,副窗3通过滑杆8带动滑块7在第一开口6内滑动,调整开窗角度,再通过固定杆11与螺纹轨道10的配合以及固定杆11与限位孔17的配合,牢牢的将任意角度的窗户进行固定,并且操作简便。所述拧手13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减少人工打滑,提升稳定性,挡板5的高度大于主窗2底架和副窗3底架的高度,这种设置方便固定主窗2和副窗3,所述主窗2与副窗3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述挡板5背面中部设置有若干漏水孔16,所述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9均与漏水孔16连通,通过设置漏水孔16,避免了雨水从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内进入窗内,减少了雨水对窗内的渗透。本实用工作原理:开副窗3的过程中,滑块7在第一开口6内滑动,达到理想的开窗角度后,拧紧拧手13,实现固定杆11与螺纹轨道10螺纹连接,并将固定杆11的底部置于限位孔17中,实现对副窗3的固定,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9均与漏水孔16连通,避免了雨水从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内进入窗内,减少了雨水对窗内的渗透,框架1背面的两侧和顶部的遮雨板14减少进入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的雨水,引流通道15将雨水汇流方便排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平开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主窗(2)和副窗(3),所述主窗(2)正面靠近副窗(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4),所述框架(1)内壁底部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6),所述第一开口(6)内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顶部设置有限位孔(17),所述滑块(7)连接滑杆(8)的一端,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与副窗(3)的背面底部连接,所述挡板(5)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内壁设置有螺纹轨道(10),所述第二开口(9)内套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表面设置有螺纹条(12),所述螺纹轨道(10)与螺纹条(12)相匹配,所述固定杆(11)底部设置在限位孔(17)内以及顶部设置有拧手(13),所述框架(1)背面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遮雨板(14),所述遮雨板(14)表面设置有引流通道(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置有主窗(2)和副窗(3),所述主窗(2)正面靠近副窗(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4),所述框架(1)内壁底部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6),所述第一开口(6)内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顶部设置有限位孔(17),所述滑块(7)连接滑杆(8)的一端,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与副窗(3)的背面底部连接,所述挡板(5)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内壁设置有螺纹轨道(10),所述第二开口(9)内套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表面设置有螺纹条(12),所述螺纹轨道(10)与螺纹条(12)相匹配,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