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戬专利>正文

一种开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158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日常生活领域,提供一种开窗机构,包括电路驱动部分和机械推动部分,所述电路驱动部分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雨水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驱动桥,所述驱动桥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械推动部分包括一条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间一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用于铰接固定在窗户框体上沿或下沿的中间一位置,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室外雨水检测以及室内CO检测,并自动控制开关窗,无需人工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窗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窗户都是手动推开和关闭,操作比较麻烦。如果用户外出,室外下起大雨,雨水很可能落入室内,损坏地板等。如若晚上用户睡觉时,出现煤气泄漏,若不立即开启窗户,情况十分危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开窗机构,能够感应到雨水和一氧化碳,并自动开启或关闭窗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窗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开窗机构包括电路驱动部分和机械推动部分,所述电路驱动部分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雨水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驱动桥,所述驱动桥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械推动部分包括一条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间一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用于铰接固定在窗户框体上沿或下沿的中间一位置,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雨水传感器可以感应到室外的雨水情况,所述CO传感器可以感应到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当感应到雨水大小超过预设值时,主控模块控制电动推杆工作关闭窗户,当感应到室内一氧化
碳浓度较大时,主控模块控制电动推杆工作打开窗户,无需人工操作,保证室内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窗机构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窗机构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开窗机构包括电路驱动部分和机械推动部分,所述电路驱动部分包括主控模块1、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的雨水传感器2、CO传感器3,所述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驱动桥4,所述驱动桥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机械推动部分包括一条滑道61、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第一滑块62和第二滑块63,所述第一滑块62铰接有第一连杆64,所述第二滑块63铰接有第二连杆65,所述第一连杆64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5中间一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5的末端用于铰接固定在窗户框体上沿或下沿的中间一位置,图示中标记66可以窗户框体的上沿或者下沿,第二连杆65直接与窗户连接,标记66也可以是独立的摇杆,所述摇杆直接固定到窗户框体的上沿或下沿。所述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62固定。具体实现时,所述主控模块采用普通的单片机实现,驱动桥上有3个引脚ENA、IN1、IN2,分别与单片机的P1.1、P1.2、P1.3口相连,用于控制电动推杆活动端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的开始或停止。具体地,当ENA=0时,
电动推杆停止运动;当ENA=1时,若IN1=1同时IN2=0,则电动推杆活动端向右运动,推动第一滑块向右运动,此时摇杆逆时针方向转动,对应地窗户的开度增大;当ENA=1时,若IN1=0同时IN2=1,则电动推杆活动段向左运动,带动第一滑块向左运动,此时摇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对应地窗户的开度减小。单片机保存有预设的雨水阈值和CO阈值,当室外下雨时,雨水传感器输出雨水数据至单片机,当雨水数据大于所述雨水阈值时,单片机通过所述驱动桥控制电动推杆动作,控制关闭窗户防止雨水进入室内;CO传感器输出CO数据至单片机,当CO数据大于所述CO阈值时,单片机通过驱动桥控制所述电动推杆动作,控制打开窗户保证通风。所述雨水传感器2包括雨滴感应板21和控制板22,当雨滴感应板上有水滴时,控制板输出低电平,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活动端向左运动,使窗户完全关闭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控模块1还连接有报警器7、指示灯8、蓝牙模块9、调节电路10。所述报警器7为蜂鸣器,当检测到室内有CO时,主控模块控制蜂鸣器报警。当本机构接通电源后,所述指示灯8常亮,作为一种供电方式,所述驱动桥4连接有直流电源11,同时所述驱动桥4为所述主控模块1供电,所述主控模块1为所述雨水传感器2、CO传感器3供电。另外,通过所述蓝牙模块9,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主控模块连接,这样通过手机端,用户即可操作开关窗,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开窗机构对外界响应的优先级为:蓝牙模块>CO传感器>雨水传感器。所述调节电路10用于设置雨水阈值和CO阈值,以调整动作灵敏度。当然所述主控模块1也可通过独立比较器和处理电路实现,比较器用于比较雨水阈值和CO阈值和实际雨水数据、CO浓度数据的关系,然后输出对应控制命令,以实现窗户的开关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机构包括电路驱动部分和机械推动部分,所述电路驱动部分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雨水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驱动桥,所述驱动桥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械推动部分包括一条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间一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用于铰接固定在窗户框体上沿或下沿的中间一位置,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机构包括电路驱动部分和机械推动部分,所述电路驱动部分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雨水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驱动桥,所述驱动桥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械推动部分包括一条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间一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用于铰接固定在窗户框体上沿或下沿的中间一位置,所述电动推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戬唐余恒
申请(专利权)人:付戬唐余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