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010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和可刺入PIP头枕面套内的吸气针头,所述真空发生器设有一个进气口、排气消声器和一个真空吸气口,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在压缩空气输入管上设有调压阀和电磁阀,所述吸气针头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吸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PIP头枕面套内的多余气体抽出,使泡沫在发泡填充过程中的后期阻力减小,使泡沫能充分填充在头枕面套内,避免憋气空洞及胀泡,减少报废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聚氨酯发泡的灌注量及泡沫在面套车缝线处的溢料,较好的实现了低成本的减压发泡。

A vacuum pumping unit for PIP head pillow decompression and foa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
本技术涉及抽真空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头枕主要采用包覆式设计,即先发泡成型,再包面套,相对而言效率低,同时因为头靠面套和头靠泡沫体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件,包覆后面套会挤压泡沫体,导致泡沫体一些地方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影响头枕A面造型风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长时间使用后,头靠面套易在头靠泡沫体外发生松动、脱落等现象,进而再一次的影响坐椅头枕的美观、舒适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传统汽车头枕出现的问题,出现一种新的汽车头枕发泡技术,即PIP(pour-in-place)灌泡技术,该技术具体是向缝制好的面套内,直接灌注发泡材料一次性完成成型。采用PIP灌泡技术成型的PIP头枕的装配效率相对较高,无需额外整理,而且外形饱满、美观能完成相对独特地造型风格,但该工艺因发泡材料易从缝线处溢出,从而导致制品合格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该工艺在国内的推广使用。目前国内的处理方式为通过面套覆膜来解决,具体为面套由外层表皮、中层PU海绵层以及内层PU薄膜复合而成,但在解决溢料的同时因为其密封太好而导致发泡后面套内气体无法排出,容易憋气空洞及胀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头枕发泡过程中将PIP头枕面套内的多余气体抽出,使泡沫填充处的末端阻力减小,使泡沫能充分填充在头枕面套内,避免憋气空洞及胀泡,减少报废的同时也减少了聚氨酯填充量及泡沫溢料,实现减压发泡。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器和可刺入PIP头枕面套内的吸气针头,所述真空发生器设有一个进气口、排气消声器和一个真空吸气口,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在压缩空气输入管上设有调压阀和电磁阀,所述吸气针头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吸气口连通。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气针头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气针,每个吸气针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吸气口连通;每个吸气针孔的直径为0.2-1mm,便于控制各个针头插入部位的吸气量。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调压阀设置在靠近压缩空气输入端。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电磁阀上设有用于控制开始吸气或停止吸气时间的时序控制器。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吸气针头与真空吸气口之间设有发泡材料过滤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针头大小采用与头枕面套缝制针孔相匹配的针头,可以通过缝纫针孔刺入头枕面套,将PIP头枕面套内的多余气体抽出,使泡沫填充处的末端阻力减小,使泡沫能充分填充在头枕面套内,避免憋气空洞及胀泡,减少报废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聚氨酯发泡的灌注量及泡沫在面套车缝线处的溢料,较好的实现了低成本的减压发泡;而且该针头上的抽气孔孔径小于填充材料的粒径,不会将填充料吸入抽气孔,导致抽气孔或真空发生器出现堵塞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器1和可刺入PIP头枕面套内的吸气针头2,所述真空发生器1设有一个进气口3、排气消声器4和一个真空吸气口5,排气消声器4设置在真空发生器1的排气口,在真空发生器1的进气口3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6,在压缩空气输入管6上设有调压阀7和电磁阀8,所述调压阀7设置在靠近压缩空气输入端,便于控制单位时间内总体的真空吸气量。所述吸气针头2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气针,每个吸气针通过气管9与真空发生器1的真空吸气口5连通。所述吸气针可以直接采用带有通孔的针管,比如注射针头,当吸气针有多个时,每个吸气针尾端固定连接一个气管,然后将多根气管通过多通接头将真空气管9连通,能够同时穿刺到PIP头枕面套的多个部位进行抽真空。本技术中吸气针头2上的每个吸气针孔的直径最佳为0.2-1mm,便于控制各个针头插入部位的吸气量,既可以通过PIP头枕面套的缝纫缝隙中穿入,不会在PIP头枕面套上留下新的针孔,而且也不会将发泡材料吸入针孔中,导致吸气针头2和真空发生器出现堵塞。所述吸气针头2上的吸气针也可以选用针孔直径较大的吸气针,如果针孔直径大于发泡材料粒径的话,需要在在吸气针头2的与真空吸气口5之间设有发泡材料过滤膜,可以防止将发泡材料吸入真空发生器内,导致无法抽真空。为了方便控制发泡灌注完后何时开始执行/终止抽真空步骤,在电磁阀8上设有时序控制器10。本技术在PIP头枕发泡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将吸气针头2从发泡面套有憋气空洞或胀泡的位置刺入,刺入点最好选择缝纫针缝纫时的缝隙中刺入,抽真空的开始时间控制在发泡临近结束前二十秒左右,通过时序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8的开关来开始及稍后结束抽真空过程,并通过调压阀7控制气源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器(1)和可刺入PIP头枕面套内的吸气针头(2),所述真空发生器(1)设有一个进气口(3)、排气消声器(4)和一个真空吸气口(5),在真空发生器(1)的进气口(3)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6),在压缩空气输入管(6)上设有调压阀(7)和电磁阀(8),所述吸气针头(2)通过气管(9)与真空发生器(1)的真空吸气口(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器(1)和可刺入PIP头枕面套内的吸气针头(2),所述真空发生器(1)设有一个进气口(3)、排气消声器(4)和一个真空吸气口(5),在真空发生器(1)的进气口(3)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6),在压缩空气输入管(6)上设有调压阀(7)和电磁阀(8),所述吸气针头(2)通过气管(9)与真空发生器(1)的真空吸气口(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IP头枕减压发泡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针头(2)包括一个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泰盛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