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92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属于机械装配领域,它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方设有承受套,承受套中心插入丝杆,丝杆上设有轴承件,轴承件分布在承受套上下两侧,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伺服电机连接,承受套下方的丝杆上设有螺母套和套于螺母套外的压杆,压杆下方设有工作头,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限制螺母套转动的限位件,轴承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推力轴承,推力轴承设于承受套两侧,轴承件的外侧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并将轴承件向承受套挤压,工作头上设有传感器,工作头与压杆可拆卸连接。该装置平衡了丝杆在拉和压两个轴向方向的受力,保证了丝杆向下载荷时丝杆轴向的稳定。

A stable pull pressure dual purpos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ble tension and pressure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 shell body above the bear, bear set center insert screw, wir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bearing parts distribution under set on both sides, the top of the wir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rvo motor, screw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bearing nut sleeve and is sheathed on the nut sleeve outside the bar, bar is arranged under the working head,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nut sleeve rotation stopper, bearing parts include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 and thrust bearings, thrust bearing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ring outer sleeve bearing. The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nut, nut and screw thread connection and the bearing parts to withstand extrusion, work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sensor, the working head and the pressing ro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device balances the force of the rod in the two axial direction of pulling and pressing, so as to ensure the axial stability of the silk rod when the wire is downloa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配领域,特别是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
技术介绍
伺服压力在压装配件时,可以得知产品在设定压力下是否装配到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丝杆带动螺母轴套在丝杆上移动,然后在螺母轴套外设有压杆,因此压杆能向下移动,在压杆的底部设有传感器用来获取压力数值。现有伺服压力机只要向下压的功能,过于单一,于是在专利号CN201310470925.8中拉压两用伺服压机,该压机的内部结构复杂,并且由于丝杆在压力和拉力测试时上、下受力方向不同,该设置难以保证两向的轴向载荷方向稳定,而且该装置在内部设置传感器,不易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包括竖直设置,并为中空的外壳体,外壳体上方设有承受套,承受套中心插入丝杆,丝杆上设有轴承件,轴承件分布在承受套上下两侧,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伺服电机连接,承受套下方的丝杆上设有螺母套和套于螺母套外的压杆,压杆下方设有工作头,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限制螺母套转动的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推力轴承设于承受套两侧,轴承件的外侧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并将轴承件向承受套挤压,所述的深沟球轴承数量为1~2个,当深沟球轴承数量为两个时同样设在承受套两侧,所述的工作头上设有传感器,工作头与压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限位件包括多根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竖直固定,导向杆穿过螺母,螺母能在导向杆上上下滑动。所述工作头分为压力头和拉力头,压力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拉力头上设有拉力传感器,两个工作头之间能拆卸更换。所述丝杆的顶部设有联轴器,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与伺服电机处于同一个竖直方向。所述丝杆的顶部设有同步轮,伺服电机上设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或是链条连接。所述压杆套在丝杆外侧,压杆的内侧设有油槽和储油块,所述的储油块与丝杆表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平衡了丝杆在拉和压两个轴向方向的受力,保证了丝杆向下载荷时丝杆轴向的稳定。同时,采用外置的传感器便于更换以及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另一种形式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图。图3为拉力头结构图。图中:1、伺服电机;2、丝杆;3、螺母;4、承受套;5、联轴器;6、推力轴承;7、深沟球轴承;8、螺母套;9、压杆;10、导向杆;11、储油块;12、压力头;122、拉力头;13、同步轮;14、同步带;15、外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中空的外壳体15,外壳体15竖直设置,外壳体15上方设有承受套4,承受套4中心插入丝杆2。承受套4上下两侧均设有推力轴承6,在一侧设有深沟球轴承7,推力轴承6和深沟球轴承7与丝杆2套接,推力轴承6和深沟球轴通过螺母3挤压固定,所述的螺母3与丝杆2螺纹连接。至此保证了丝杆2轴向和径向的荷载方向的稳定。所述的丝杆2顶端与伺服电机1连接,其连接方式有2种,1、图1所示丝杆2的顶部设有联轴器5,通过联轴器5与伺服电机1连接,外壳体15与伺服电机1处于同一个竖直方向。2、图2所示丝杆2的顶部设有同步轮13,伺服电机1上设有同步轮13,两个同步轮13之间通过同步带14或连接。承受套4下方的丝杆2上设有螺母套8和套于螺母套8外的压杆9,承受套4上连接多根导向杆10,所述的导向杆10竖直固定,导向杆10穿过螺母3,螺母3能在导向杆10上上下滑动。丝杆2转动时带动压杆9向下或向上移动。压杆9套在丝杆2外侧,压杆9的内侧设有油槽和储油块11,所述的储油块11与丝杆2表面接触,用于润滑丝杆2。压杆9下方设有工作头,工作头上设有传感器,工作头与压杆9可拆卸连接。工作头分为压力头12和拉力头122,压力头1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拉力头122上设有拉力传感器,两个工作头之间能拆卸更换。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与数据模块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包括竖直设置,并为中空的外壳体,外壳体上方设有承受套,承受套中心插入丝杆,丝杆上设有轴承件,轴承件分布在承受套上下两侧,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伺服电机连接,承受套下方的丝杆上设有螺母套和套于螺母套外的压杆,压杆下方设有工作头,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限制螺母套转动的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推力轴承设于承受套两侧,轴承件的外侧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并将轴承件向承受套挤压,所述的深沟球轴承数量为1~2个,当深沟球轴承数量为两个时同样设在承受套两侧,所述的工作头上设有传感器,工作头与压杆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包括竖直设置,并为中空的外壳体,外壳体上方设有承受套,承受套中心插入丝杆,丝杆上设有轴承件,轴承件分布在承受套上下两侧,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伺服电机连接,承受套下方的丝杆上设有螺母套和套于螺母套外的压杆,压杆下方设有工作头,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限制螺母套转动的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推力轴承设于承受套两侧,轴承件的外侧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并将轴承件向承受套挤压,所述的深沟球轴承数量为1~2个,当深沟球轴承数量为两个时同样设在承受套两侧,所述的工作头上设有传感器,工作头与压杆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拉压力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包括多根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乾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