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27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59
一种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具有: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单玻璃;配置于所述单玻璃的所述第1表面的色调补偿膜;配置于所述色调补偿膜之上且以铟锡氧化物(ITO)作为主体的透明导电层;以及配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上且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下的上部层;所述色调补偿膜至少具有第1层和第2层,所述第1层比所述第2层更靠近所述单玻璃,且对于波长630nm的光、所述第1层具有高于所述第2层的折射率的折射率。

Heat insulated glass unit for vehicle

Insulating glass unit for a vehic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sulating glass unit for the vehicle has a single glass with first and second surface; color compensation film of the first surface configuration on the single glass; configuration on the color compensation film with indium tin oxide (ITO)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rranged in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nd the refraction of light having a wavelength of 630nm was less than 1.7 of the upper layer; the color compensation film has at least first layer and second layer, the first layer is the second layer closer to the single glass. With the refractive index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layer rate for 630nm wavelength of light, the first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隔热玻璃单元,其为用于汽车等车辆的玻璃,其能在冬季避免将车内的热放跑至车外(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铟锡氧化物(ITO)层和二氧化硅(SiO2)层的多层膜而制造的隔热玻璃单元。在此,专利文献1的隔热玻璃单元具有可见光透射率高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的特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94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该隔热玻璃单元具有视觉辨认时的颜色表现出角度依赖性的问题。即,该隔热玻璃单元具有反射光的颜色(反射色)根据视觉辨认方向而发生变化的倾向。例如,有时在从第1方向观察隔热玻璃单元时,看起来发蓝,与此相对,在从第2方向观察隔热玻璃单元时,看起来发黄。这样的隔热玻璃单元的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会给视觉辨认者带来不协调感,因此优选尽可能对其进行抑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的隔热玻璃单元。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具有:玻璃板、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色调补偿膜、配置于所述色调补偿膜之上且以铟锡氧化物(ITO)作为主体的透明导电层、以及配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上且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下的上部层,所述色调补偿膜至少具有第1层和第2层,所述第1层配置于比所述第2层更靠近所述玻璃板的位置,且第1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高于所述第2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改善了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的隔热玻璃单元。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一例的图。图3为将样品1~3和样品7中以各入射角度照射光时产生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图4为将样品4~6中以各入射角度照射光时产生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图5为将样品7的上部层的研磨处理前后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图6为将样品8的上部层的研磨处理前后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图7为将样品9的上部层的研磨处理前后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图8为将样品10和样品11中以各入射角度照射光时产生的反射色在色空间的色坐标中作图而得到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的截面。如图1所示,该隔热玻璃单元100具有玻璃板110、色调补偿膜120、透明导电层130、粘附改善层140和上部层150。玻璃板110具有第1表面112和第2表面114,以下所说明的各构件(层)配置于第1表面112侧。玻璃板110为由单一的玻璃构成的所谓的单玻璃(单板玻璃或玻璃块(ガラスペイン))。色调补偿膜120配置于玻璃板110的第1表面112。色调补偿膜120通过控制该色调补偿膜120中所包含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层的折射率而具有调节隔热玻璃单元100的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的作用。图1的例子中,色调补偿膜120从靠近玻璃板110的一侧起由第1层122和第2层126这两层构成。在该构成中,对于波长630nm的光,第1层122具有高于第2层126的折射率。不过,这只是一个例子,色调补偿膜120也可以由三层以上构成。透明导电层130配置于色调补偿膜120的上部。透明导电层130由以铟锡氧化物(ITO)作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在此,本申请中,“A层以材料B作为主体”是指在A层中含有50质量%以上的材料B。透明导电层130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例如为1.7~1.8的范围。粘附改善层140配置于透明导电层130与上部层150之间,具有抑制两者的界面处的剥离的作用。粘附改善层140例如由氧化锡、氧化锌和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粘附改善层140的配置是可选的,也可以省略粘附改善层140。上部层150配置于透明导电层130的上部(进一步地,在存在粘附改善层140的情况下为粘附改善层140的上部)。在此,本申请中,“上部层”的“上部”是指相对于玻璃板110、配置在比透明导电层130更远的一侧。因此,“上部层”这样的表述并不意味着上部层150一定为最上层。上部层150具有在保护透明导电层130的同时提高隔热玻璃单元100的耐久性的作用。不过,上部层150需要以不对隔热玻璃单元100的颜色及其角度依赖性造成不良影响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上部层150以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下的方式构成。上部层150例如也可以由以SiO2作为主体的材料构成。具有这样的构成的隔热玻璃单元100发挥良好的隔热性。例如,隔热玻璃单元100的辐射率为0.45以下。因此,在将隔热玻璃单元100应用于例如汽车的侧窗玻璃、后窗玻璃和/或车顶玻璃(以下,将它们统称为“玻璃构件”)等的情况下,能够在冬季抑制车内的热释放到车外。另外可以利用低辐射膜减小向室内侧的再辐射,因此也能够在夏季抑制车内的温度上升。另外,对于隔热玻璃单元100而言,通过色调补偿膜120、进一步而言通过色调补偿膜120、透明导电层130、粘附改善层140、上部层150(粘附改善层140的配置是可选的)的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因此,在将隔热玻璃单元100应用于例如汽车的玻璃构件等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地抑制根据视觉辨认方向而产生的颜色的变化。此外,隔热玻璃单元100具有作为保护层而起作用的上部层150,因此能够提高隔热玻璃单元100的耐久性。例如,在将隔热玻璃单元100用作汽车的侧窗玻璃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地抑制由侧窗玻璃开闭时的升降而引起的划痕的产生。特别是在隔热玻璃单元100中、上部层150以二氧化硅(SiO2)作为主体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上部层150产生变薄(磨损),也能够依然维持抑制因视觉辨认方向而产生的反射色的变化的效果。(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的各构件)接着,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的各构件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在表示各构件时,为了清楚起见,使用在图1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玻璃板110)隔热玻璃单元100的玻璃板110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钠钙玻璃、石英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无碱玻璃等。玻璃板110的可见光透射率、太阳辐射透射率和波长1500nm的光的透射率优选分别为70%~90%、40%~65%、35%~60%。另外,玻璃板110可以为能够屏蔽紫外线的紫外线阻隔玻璃板(紫外線カットガラス板)。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值均为通过JIS所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时的值。玻璃板110的形状不一定为平面,玻璃板110也可以为曲面。另外,玻璃板110可以为无色的,也可以为着色的。另外,玻璃板11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mm~6mm的范围。(色调补偿膜120)色调补偿膜120具有调节隔热玻璃单元100的反射色的角度依赖性的作用。如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具有:玻璃板、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色调补偿膜、配置于所述色调补偿膜之上且以铟锡氧化物(ITO)作为主体的透明导电层、以及配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上且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下的上部层,所述色调补偿膜至少具有第1层和第2层,所述第1层配置于比所述第2层更靠近所述玻璃板的位置,且第1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高于所述第2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11 JP 2015-0962451.一种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具有:玻璃板、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色调补偿膜、配置于所述色调补偿膜之上且以铟锡氧化物(ITO)作为主体的透明导电层、以及配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上且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下的上部层,所述色调补偿膜至少具有第1层和第2层,所述第1层配置于比所述第2层更靠近所述玻璃板的位置,且第1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高于所述第2层对波长630nm的光的折射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具有100nm~200nm的范围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中,所述上部层具有60nm以下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中,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上部层之间还具有粘附改善层。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的隔热玻璃单元,其中,所述上部层以SiO2作为主体。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原弘朋中村遼太铃木贤一青峰信孝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