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864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包括电池容器、电池芯、电路板、导线和连接端子,电池芯封装在电池容器内部,电路板安装在电池容器上方,电路板包括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保护管理电路,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一端向下伸入电池芯内分别电连接电池芯正极、电池芯负极;另一端连接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分别通过3根导线同向引出电性连接连接端子,外部设备通过连接端子、导线传输电流电压信号到保护管理电路,避免过度充放电对电池损害,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可靠性。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 lead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with a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lt management protection circuit polarity to lead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container, battery core, circuit boards, wire and connector, battery core package inside the battery container, the circuit board is installed in the battery container above the circuit board comprises a cathode, anode pin, pin the management of protection circui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d pin pin extends downwards into the battery core are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core, battery cathode anod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circuit protection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output management circuit is divided into the discharge end of cathode, anode, charging terminal charge / discharge end of common anode, cathode, charge discharge end positive end, charge / discharge end of common anode respectively through 3 wires with lea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an external device by connecting terminals, wire electric transmission Flow voltage signal to protection management circuit, avoid excessive charge and discharge to battery damage, increase the battery lif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放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充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由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长寿命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所以被广泛使用,但是现行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是相反方向引出,正极为突出的头部,负极为外壳的底部平面,使用时多采用直接串联的方式给用电器提供电源,如果需要并联使用时,需配备专门的电池盒才可使用,非常不方便,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再者,不同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有所差别,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输出电压、电流为固定值,若需增加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只能通过并联或串联多根电池,使用不便,另外,电池过度充放电会对正负极造成永久性损坏,过度放电导致负极碳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而塌陷会造成充电过程中锂离子无法插入;过度充电使过多的锂离子嵌入负极碳结构,而造成其中部分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若放电电流过大时,过大的电流导致电池内部发热,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使用不便、过度充放电易损坏、不便管理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容器、电池芯、电路板、导线和连接端子,电池芯封装在电池容器内部,电路板安装在电池容器上方,电路板包括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保护管理电路,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一端向下伸入电池芯内分别电连接电池芯正极、电池芯负极;另一端连接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分别通过3根导线同向引出电性连接连接端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芯包括正极箔片、负极箔片、隔膜,正极箔片、负极箔片卷绕一体且之间通过隔膜相隔开,正极引脚铆合连接正极箔片,负极引脚铆合连接负极箔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管理电路包括保护模块和管理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容器为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容器底部设有防爆痕。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容器上部外周侧设有内缩的束腰带,电池芯被束腰带夹紧定位。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组,由多个上述的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并联或串联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路板上集成了保护管理电路,外部设备通过连接端子、导线传输电流电压信号到保护管理电路,保护管理电路根据此信号有效管理保护锂离子电池,避免过度充放电对电池损害,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可靠性,而同向引出的导线方便串联、并联时使用,适用范围广,另外,电池芯由正极箔片、负极箔片、隔膜卷绕构成,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电性连接正极导针、负极导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保护管理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极箔片、负极箔片、隔膜卷绕一体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爆痕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容器、电池芯1、电路板2、导线3和连接端子4,电池芯1封装在电池容器内部,电路板2安装在电池容器上方,电路板2包括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保护管理电路,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一端向下伸入电池芯2内分别电连接电池芯正极、电池芯负极;另一端连接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分别通过3根导线5同向引出电性连接连接端子4,连接端子4电性连接外部用电设备。具体的,所述电池芯1包括正极箔片11、负极箔片12、隔膜13,正极箔片11、负极箔片12卷绕一体且之间通过隔膜13相隔开,正极箔片11、负极箔片12卷绕一体后放入电池容器中,电池容器1上方开口安装端盖防止正极箔片11、负极箔片12掉出,电路板2铆接在端盖上方,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下方穿过端盖后,正极引脚铆合连接正极箔片11,负极引脚32铆合连接负极箔片12。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管理电路包括保护模块和管理模块,保护模块和管理模块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中央处理器U1、光电二极管组成,充电端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连接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连接中央处理器U1,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连接中央处理器U1,第一电阻R1与第四电阻R4并联,第四电阻R4连接电池正极,电池负连接极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连接中央处理器U1,放电端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接地。具体的,所述电池容器为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容器底部设有防爆痕8,防爆痕8可为各种形状优选为Y形或X形,当电池不稳定内部气压增大时,气体膨胀冲开破裂防爆痕8(防爆痕8相对电池壳其余部位厚度更薄),气体从电池容器底部的防爆痕处排出,达到泄气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防止电池急剧爆炸,所述电池容器上部外周侧设有内缩的束腰带7,电池芯1被束腰带7夹紧定位,束腰带7夹紧正极箔片11、隔膜13、负极箔片12,防止卷绕一体的正极箔片11、隔膜13、负极箔片12松散开。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组,由多个上述所提的带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并联或串联而成。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容器、电池芯、电路板、导线和连接端子,电池芯封装在电池容器内部,电路板安装在电池容器上方,电路板包括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保护管理电路,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一端向下伸入电池芯内分别电连接电池芯正极、电池芯负极;另一端连接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分别通过3根导线同向引出电性连接连接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容器、电池芯、电路板、导线和连接端子,电池芯封装在电池容器内部,电路板安装在电池容器上方,电路板包括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保护管理电路,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一端向下伸入电池芯内分别电连接电池芯正极、电池芯负极;另一端连接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保护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放电端正极、充电端正极、充/放电端共用负极分别通过3根导线同向引出电性连接连接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管理保护电路的正负极同向引出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包括正极箔片、负极箔片、隔膜,正极箔片、负极箔片卷绕一体且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