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2653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又能实现快速降温的钕铁硼的烧结系统。包括真空烧结炉和用于对真空烧结炉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气瓶、冷却水箱和冷凝罐。冷却水箱内设置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中空的圆盘,两个圆盘的内腔通过若干根毛细铜管相互连通。真空烧结炉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有阀门。气瓶通过管路与进气口连接,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气泵连接。气泵通过管路与一个圆盘连接,另一个圆盘通过管路与气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打开真空烧结炉炉门就能实现真空烧结炉的快速冷却,既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又能提高产品出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
本技术涉及钕铁硼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
技术介绍
钕铁硼磁性材料,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最新结果,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称为"磁王"。钕铁硼磁性材料是镨钕金属,硼铁等的合金。又称磁钢。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钕铁硼通常采用真空烧结炉进行生产,真空烧结炉一般由炉体、加热系统、真空系统组成。在真空烧结中,除了对设备温度均匀性和准确性、极限真空度有较高要求外,冷却速度也是评价真空烧结炉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真空烧结炉在产品烧结完成后,关闭加热系统,然后通过自然冷却。为了保证钕铁硼产品的质量安全,避免钕铁硼在冷却的过程中与空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冷却时不能打开炉门。因而无法通过常规的风冷手段进行冷却,这种情况下要将温度降低至开炉温度,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大大的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又能实现快速降温的钕铁硼的烧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包括真空烧结炉和用于对真空烧结炉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气瓶、冷却水箱和冷凝罐;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中空的圆盘,所述两个圆盘的内腔通过若干根毛细铜管相互连通;所述真空烧结炉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有阀门;所述气瓶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气泵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圆盘的内腔连接,所述另一个圆盘的内腔通过管路与气瓶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设置蒸发口,所述蒸发口通过管路与冷凝罐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罐的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冷却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水泵。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底部还设置有紊流机构。优选的,所述紊流机构为曝气盘。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上还设置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处设置浮球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无需打开真空烧结炉炉门就能实现真空烧结炉的快速冷却,既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又能提高产品出炉的效率。具体来说,本技术在真空烧结炉内进行钕铁硼的烧结,在烧结完成后打开阀门,气瓶内储存的惰性气体进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惰性气体在气泵的抽送下进入换热机构。本技术换热机构的若干毛细铜管可充分的与冷却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使惰性气体快速的降温,降温后重新进入循环对真空烧结炉进行降温,因此能够显著的提升真空烧结炉的降温速度。冷却水箱内的水在换热蒸发后带走大量的热量,并由蒸发口进入冷凝罐内快速冷凝,然后再通过回流管路重新回流至冷却水箱内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了冷却水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换热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2所示的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包括真空烧结炉1和用于对真空烧结炉1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真空烧结炉1用于对钕铁硼原料进行烧结。真空烧结炉1的构造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气瓶2、冷却水箱3和冷凝罐4。所述气瓶2用于储存惰性气体,所述冷却水箱3用于存放冷却水,所述冷凝罐4用于对蒸发的水进行冷凝。所述冷却水箱3内设置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可以是常规的换热盘管或其他起到相同作用的结构。为了保障换热机构的换热性能,更好的做法是,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中空的圆盘5,所述两个圆盘5的内腔通过若干根毛细铜管6相互连通,毛细铜管6可增大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如图2中所示,毛细铜管6可以呈直管状,当然也可以呈蛇形的弯管状,从而进一步增大与冷却水的换热面积。惰性气体进入一个圆盘5的内腔后,可被均匀的分散至毛细铜管6中并流向另一个圆盘5。所述真空烧结炉1上设置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8处均设置有阀门9,所述阀门9可以采用电磁阀门,也可以采用手动阀门。所述气瓶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口7连接,所述出气口8通过管路与气泵10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泵1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圆盘5的内腔连接,所述另一个圆盘5的内腔通过管路与气瓶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水箱3顶部设置蒸发口11,所述蒸发口11通过管路与冷凝罐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罐4的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冷却水箱3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水泵12。本技术在真空烧结炉1内进行钕铁硼的烧结,在烧结完成后打开阀门9,气瓶2内储存的惰性气体进入真空烧结炉1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惰性气体在气泵10的抽送下进入换热机构。本技术换热机构的若干毛细铜管6可充分的与冷却水箱3内的水进行换热,使惰性气体快速的降温,降温后重新进入循环对真空烧结炉1进行降温,因此能够显著的提升真空烧结炉1的降温速度。冷却水箱3内的水在换热蒸发后带走大量的热量,并由蒸发口11进入冷凝罐4内快速冷凝,然后再通过回流管路重新回流至冷却水箱3内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了冷却水的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性能,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冷却水箱3的底部还设置有紊流机构。所述紊流机构用于促进冷却水箱3内的水的流动,提高对流效率,使换热机构的换热效果更好。所述紊流机构可以是设置在冷却水箱3内的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通过搅拌桨促进水流动。更好的做法是,所述紊流机构为曝气盘13。曝气盘13鼓入的空气能够引起冷却水翻腾,一方面提高对流效果,另一方面提高蒸发的速率。另外,还可以在所述冷却水箱3上设置补水口14,补水口14通常与自来水管网连通,所述补水口14处设置浮球阀15;在冷却水箱3内水位较低时,浮球阀15自动打开,通过补水口14向冷却水箱3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包括真空烧结炉(1)和用于对真空烧结炉(1)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气瓶(2)、冷却水箱(3)和冷凝罐(4);所述冷却水箱(3)内设置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中空的圆盘(5),所述两个圆盘(5)的内腔通过若干根毛细铜管(6)相互连通;所述真空烧结炉(1)上设置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8)处均设置有阀门(9);所述气瓶(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口(7)连接,所述出气口(8)通过管路与气泵(10)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泵(1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圆盘(5)的内腔连接,所述另一个圆盘(5)的内腔通过管路与气瓶(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水箱(3)顶部设置蒸发口(11),所述蒸发口(11)通过管路与冷凝罐(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罐(4)的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冷却水箱(3)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水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铁硼的烧结系统,包括真空烧结炉(1)和用于对真空烧结炉(1)进行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气瓶(2)、冷却水箱(3)和冷凝罐(4);所述冷却水箱(3)内设置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中空的圆盘(5),所述两个圆盘(5)的内腔通过若干根毛细铜管(6)相互连通;所述真空烧结炉(1)上设置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8)处均设置有阀门(9);所述气瓶(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口(7)连接,所述出气口(8)通过管路与气泵(10)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泵(1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个圆盘(5)的内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涛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信和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