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2404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和印染的方法制造成发热膜片,采用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通过远红外光波给人体加热。当温度设定为一预定温度时,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即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又重新加热。由于人体本身也是热源,当温度设定为预定温度时,即可维持预定温度一段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定温度相变材料,作为电源停止工作时间段的热源,可有效延长电池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模组,具体为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石墨烯发热模组基本是采用电流通过石墨烯纤维,刺激石墨烯原子中活跃电子产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从而实现加热。当温度设定为设定温度后,温度达到了设定温度即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又重新加热,一般情况下设定温度高于人体温度,因此维持设定温度时间较短,会产生短时间内经常性的通断电,反复进行加热,电池工作时间长,耗电量很大,需要携带较大容量较大体积的电池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纤维,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纤维。进一步的,将所述相变纤维与所述石墨烯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线,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石墨烯膜片。进一步的,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石墨烯膜片。进一步的,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膜片或将相变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膜片,将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或将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石墨烯膜片;将相变膜片和石墨烯膜片贴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微胶囊浆料,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纱线。进一步的,将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石墨烯膜片,将相变微胶囊浆料采用印染工艺涂敷在所述石墨烯膜片上。进一步的,相变微胶囊浆料的制作步骤包括:S1:取预定比例相变微胶囊和印花染料,在搅拌状态下以5-10重量份/分钟的速度将相变微胶囊加入印花染料中,添加后以每分钟1-5℃的速度升高温度至45℃;S2:以0.1-1重量份/分钟的速度添加0.1-5重量份的粘合剂和分散剂,添加后调节温至35℃~55℃,保持搅拌,温度恒温4-6小时。S3:降温至常温后出料。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微胶囊与载体树脂混合制成的相变母粒,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粉末与载体树脂混合制成的石墨烯母粒;将相变母粒和石墨烯母粒通过无纺布制造工艺制成无纺布膜片。本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和印染的方法制造成发热膜片,采用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中的活跃电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通过远红外光波给人体加热。当温度设定为一预定温度时,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即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又重新加热。由于人体本身也是热源,当温度设定为预定温度时,即可维持预定温度一段时间,本专利采用预定温度相变材料,作为电源停止工作时间段的热源,可有效延长电池工作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纤维,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纤维。将所述相变纤维与所述石墨烯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线,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石墨烯膜片。优选的,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石墨烯纤维形变性较差,采用方梭织工艺进行编制可减小石墨烯纤维的形变,并且梭织工艺制成的膜片保形性更好。优选的,将混纺纱线表面涂覆石墨烯浆料。可以增加纱线的导电性,使得膜片上所有位置均会因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中的活跃电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从而产生热量,也使得所有的相变纤维均储能,从而达到最优的省电效果。石墨烯浆料的制备步骤为:(1)取0.1-10重量份的石墨烯粉末,在搅拌状态下以5-10重量份/分钟的速度添加纯净水90-120重量份,添加后升温至25℃~100℃,保持下旋搅拌,温度恒温10小时;(2)以0.1-1重量份/分钟的速度添加0.1-5重量份的第一分散剂,添加后升温至25℃~100℃,保持下旋搅拌,温度恒温46-50小时。本实施例石墨烯采用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中的活跃电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通过远红外光波给人体加热。当温度设定为一预定温度时,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即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又重新加热。由于人体本身也是热源,当温度设定为预定温度时,即可维持预定温度一段时间,采用预定温度相变材料,作为电源停止工作时间段的热源,可有效延长电池工作时间。实施例2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纤维,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纤维。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相变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石墨烯膜片。优选的,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石墨烯膜片。石墨烯纤维形变性较差,采用梭织工艺可减小石墨烯纤维的形变,并且梭织工艺制成的膜片保形性更好。优选的,经纱为石墨烯纱线,纬纱为相变纱线;或经纱为相变纱线,纬纱为石墨烯纱线;或经纱中有相变纱线也有石墨烯纱线。最优选的,经纱和纬纱的排布规律均为相变纱线和石墨烯纱线一隔一排布。这样排布产生的石墨烯导通效果最好,相变纱线与石墨烯纱线的接触效果最好,从而相变纱线的储能效果也最好。优选的,将相变纱线和石墨烯纱线表面均涂覆石墨烯浆料。可以增加纱线的导电性,使得膜片上所有位置均会因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从而产生热量,也使得所有的相变纤维均储能,从而达到最优的省电效果。石墨烯浆料的制备步骤为:(1)取0.1-10重量份的石墨烯粉末,在搅拌状态下以5-10重量份/分钟的速度添加纯净水90-120重量份,添加后升温至25℃~100℃,保持下旋搅拌,温度恒温10小时;(2)以0.1-1重量份/分钟的速度添加0.1-5重量份的第一分散剂,添加后升温至25℃~100℃,保持下旋搅拌,温度恒温46-50小时。本实施例石墨烯采用电源刺激石墨烯原子中活跃电子发生跳跃,产生远红外光波,通过远红外光波给人体加热。当温度设定为一预定温度时,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即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又重新加热。由于人体本身也是热源,当温度设定为预定温度时,即可维持预定温度一段时间,采用预定温度相变材料,作为电源停止工作时间段的热源,可有效延长电池工作时间。实施例3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纤维,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纤维。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膜片或将相变纱线通过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膜片,将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或将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材料和相变材料通过纺织或印染工艺制成片状结构的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纤维,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变纤维与所述石墨烯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线,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混纺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石墨烯膜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石墨烯膜片,或将所述相变纱线和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石墨烯膜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变纤维纺成相变纱线,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纺成石墨烯纱线;将所述相变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相变膜片或将相变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相变膜片,将所述石墨烯纱线通过梭织工艺制成梭织石墨烯膜片或将石墨烯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针织石墨烯膜片;将相变膜片和石墨烯膜片贴合固定制成相变石墨烯膜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发热技术的石墨烯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相变微胶囊浆料,所述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纱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