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73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与第二通孔、收容槽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的第四通孔,且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精巧,通过真空吸脱附及抓取一体,可以实在小型精密注塑件的取出,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Automatic grab vacuum ad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apture vacuum ad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wherein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matching product slot, the contain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on a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s second desorption device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vacuum, and the vacuum suction between desorption device with second holes, grooves and products can form a sealed holding spac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ird, wherein the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with the through hole coaxial with the fourth through hole, and the substr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rip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ngenious, through the vacuum suction, de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small precision injection part can be taken out, not only ensuring the product's good product rate, but also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抓取装置,具体而言,尤其涉及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注塑成型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精密小型薄壁塑件在注塑完成后,由于产品的温度较高,塑件又较小,难以将其取出,现通常采用人工通过镊子将其取出,但是在取出过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然容易出现损伤,极大的费神费力,而且效率底下。因此,根据现有的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与第二通孔、收容槽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的第四通孔,且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优选的,所述收容槽为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基板上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两个间距较小的收容槽中的第一通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包括门型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导通的气流通道,其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通气接口,以及抽气装置。优选的,所述通气接口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基板之间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相连通,且同心设置,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抽气装置的一端贯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抓取装置至少包括支撑板块及夹取抓片,所述支撑板块内设有燕尾槽,所述夹取抓片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楔,且所述燕尾楔可在所述燕尾槽中滑动,所述夹取抓片与用于驱动其在所述燕尾槽上滑动的气动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精巧,通过真空吸脱附及抓取一体,可以实在小型精密注塑件的取出,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第一方向立体图;图2:本技术的第二方向立体图,此时,去除壳体及进气软管;图3:本技术的第三方向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2,所述收容槽2为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收容槽2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3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基板3,所述基板3上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分别与两个间距较小的收容槽2中的第一通孔32相连通。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3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31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4,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与第二通孔31、收容槽2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包括门型通气件39,所述通气件39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31导通的气流通道,其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两个通气接口38,以及抽气装置36。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5,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5共轴的第四通孔9,且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6。所述抓取装置6至少包括支撑板块61及夹取抓片62,所述支撑板块61内设有燕尾槽63,所述夹取抓片62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63相匹配的燕尾楔64,且所述燕尾楔64可在所述燕尾槽63中滑动,所述夹取抓片62与用于驱动其在所述燕尾槽63上滑动的气动装置69连接。所述底板1与基板3之间还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还设有一支撑板71,所述抽气装置36的一端贯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71上。所述固定板7上还设有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5及第四通孔9相连通,且同心设置,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31及第一通孔32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精巧,通过真空吸脱附及抓取一体,可以实在小型精密注塑件的取出,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技术保护点】
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2),所述收容槽(2)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3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基板(3),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3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31)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4),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与第二通孔(31)、收容槽(2)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5),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5)共轴的第四通孔(9),且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2),所述收容槽(2)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3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基板(3),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3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31)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4),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与第二通孔(31)、收容槽(2)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5),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5)共轴的第四通孔(9),且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2)为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基板(3)上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分别与两个间距较小的收容槽(2)中的第一通孔(3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包括门型通气件(39),所述通气件(39)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31)导通的气流通道,其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铭刘松涛张志刚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铭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