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62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它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盘、圆周开设在所述固定盘外周面上的卡槽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槽内的两块卡板;电极固定组件,所述电极固定组件设置在两块所述卡板之间,它包括电极固定板、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底部的电极槽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底部且与所述电极槽相连通的电极固定孔,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将电极固定在电极固定组件上,在固定盘外周面开设多个卡槽,在卡槽内设置卡板,用于放置电极固定组件,电极有序地卡设在卡板上,在后续使用时,方便寻找,节省时间,而且统一放置在支撑组件上,不会造成电极的损伤。不会造成电极的损伤。不会造成电极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放电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放电加工是特种加工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在模具制造、机械加工行业。放电加工可以用来加工传统切削方法难以加工的超硬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工件,通常用于加工导电的材料,可以在诸如钛合金、工具钢、碳钢和硬质合金等难加工材料上加工复杂的型腔或者轮廓。
[0003]放电加工通常会使用到放电电极,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目前放电电极放电加工完成后,从设备上取下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以供下次使用,放置在工作台上的电极杂乱无序地摆放,后续使用时需要在众多不同种类的电极中寻找,即费事又费力,直接影响加工效率,而且放置在工作台上也容易造成电极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它包括:
[0006]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盘、圆周开设在所述固定盘外周面上的卡槽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槽内的两块卡板;
[0007]电极固定组件,所述电极固定组件设置在两块所述卡板之间,它包括电极固定板、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底部的电极槽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底部且与所述电极槽相连通的电极固定孔,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槽内。
[0008]优化地,它还包括连接所述卡板和电极固定组件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锁紧部、一体连接在所述锁紧部顶部的限位部、一体连接在所述限位部顶部的卡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位部顶部的延伸部。
[0009]优化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支撑板,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0]优化地,所述电极固定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顶部的锁紧孔、设置在所述电极固定板顶部的一级保护板、贯穿所述一级保护板的通孔、设置在所述一级保护板顶部的二级保护板、贯穿所述二级保护板的限位孔、一体连接在所述电极固定板顶部且贯穿所述二级保护板的螺柱以及旋拧在所述螺柱上的紧固螺母。
[0011]优化地,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锁紧孔的直径,所述锁紧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锁紧部的直径。
[0012]优化地,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
[0013]优化地,所述卡位部的直径大于两块所述卡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两块所述卡板之间的距离。
[0014]优化地,所述卡位部与所述二级保护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卡板的厚度。
[0015]优化地,所述锁紧孔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部外侧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将电极固定在电极固定组件上,在固定盘外周面开设多个卡槽,在卡槽内设置卡板,用于放置电极固定组件,电极有序地卡设在卡板上,在后续使用时,方便寻找,节省时间,而且统一放置在支撑组件上,不会造成电极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去掉支撑组件后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电极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4去掉二级保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5去掉一级固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支撑组件;11、底板;12、支撑板;13、固定盘;14、卡槽;15、卡板;
[0027]2、电极固定组件;20、电极固定板;21、电极槽;22、电极固定孔;23、锁紧孔;24、螺柱;25、一级保护板;26、通孔;27、二级保护板;28、限位孔;29、紧固螺母;
[0028]3、连接柱;31、锁紧部;32、限位部;33、卡位部;34、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放电电极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它通常用在放电加工工艺中,用于放置加工所需的放电电极,它包括支撑组件1、电极固定组件2和连接柱3。
[0031]其中,如图3所示,为支撑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固定盘13、卡槽14和卡板15,底板11为矩形状金属板,材质为不锈钢,通常固定在机台一侧(底板11主要起支撑作用)。支撑板12固定在底板11的顶部(支撑板12与底板11相垂直固定,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支撑板12与底板11的材质相同,确保焊接之后的连接强度)。固定盘13固定在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盘13为圆形盘,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12顶部)。卡槽14有多个,它们圆周等距开设在固定盘13的外周面上(卡槽1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放电电极的数量而定,卡槽14的形状为“[”,且“[”形状的卡槽14开口朝外;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4有四组,每一组卡槽14用于放置一个放电电极)。每一组卡槽14内间隔设置有两块卡板15(放电电极设置在两块卡板15之间,卡板15的厚度与固定盘13的厚度相同)。
[0032]如图4

6所示,为电极固定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它设置在两块卡板15之间,用于固定放电电极,它包括电极固定板20、电极槽21、电极固定孔22、锁紧孔23、螺柱24、一级保护
板25、通孔26、二级保护板27、限位孔28和紧固螺母29。电极槽21开设在电级固定板20底部(放电电极放置在电极槽21内;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槽21和电极固定板20组成“凹”字形的形状,且“凹”字形的开口朝下)。电极固定孔22开设在电极固定板20底部且与电极槽21相连通(电极固定孔22位于电极槽21的一侧,电极固定孔22内侧设有内螺纹,将放电电极放置在电极槽21内,然后在电极固定孔22内安装与之相配合的螺栓,拧紧螺栓,使螺栓头紧密压合在放电电极上,从而确保放电电极紧密地固定在电极槽21内,防止电极的掉落)。
[0033]锁紧孔23开设在电极固定板20的顶部,一级保护板25设置在电极固定板20的顶部,通孔26贯穿一级保护板25(通孔26与锁紧孔23同轴布置,且通孔26的直径等于锁紧孔23的直径,一级保护板25的形状可以为方形、长形、椭圆形等;在本实施例中,一级保护板25为方形板)。二级保护板27设置在一级保护板25的顶部,限位孔28贯穿二级保护板27(限位孔28与通孔26同轴布置,且限位孔28的直径大于通孔26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二级保护板27的厚度大于一级保护板25的厚度)。螺柱24有四根,它们一体连接在电极固定板20的顶部且贯穿二级保护板27(螺柱24位于电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盘(13)、圆周开设在所述固定盘(13)外周面上的卡槽(14)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槽(14)内的两块卡板(15);电极固定组件(2),所述电极固定组件(2)设置在两块所述卡板(15)之间,它包括电极固定板(20)、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20)底部的电极槽(21)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20)底部且与所述电极槽(21)相连通的电极固定孔(22),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槽(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所述卡板(15)和电极固定组件(2)的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包括锁紧部(31)、一体连接在所述锁紧部(31)顶部的限位部(32)、一体连接在所述限位部(32)顶部的卡位部(33)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位部(33)顶部的延伸部(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底板(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1)顶部的支撑板(12),所述固定盘(1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电电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固定组件(2)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极固定板(20)顶部的锁紧孔(23)、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广冯佳王杰娄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铭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