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29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水剂反应釜,包括:反应桶(1),所述反应桶(1)为圆台状结构,且其下端设有出料口(6);反应盖(2),所述反应盖(2)为半球状结构,位于所述反应桶(1)的上端,以形成反应腔室,且反应盖(2)上设有进料口(5);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位于所述反应盖(2)的上端;以及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设在所述反应桶(1)内,与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被构造成可沿着其表面喷出水溶液。该装置便于清洗反应腔内壁,反应更加充分,同时也可以方便提供减水剂反应所需要的水溶液,提高了生产效率。

Water reducer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erplasticizer reaction kettle comprises a reaction barrel (1), the reaction barrel (1) is conical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6); the cover (2), the reaction of the reaction (2) to cover a hemispherical structure, located in the the reaction barrel (1) on the end, to form a reaction chamber, and the reaction cover (2)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5); power plant (3), the power device (3) in the reaction (2)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mixing device (4), the stirring device (4) in the reaction barrel (1), and the power device (3)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device (4) configured along its surface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device is easy to clea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and has more sufficient reaction. It also can provide the water solution needed for the water reducer reaction conveniently, which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水剂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减水剂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减水剂反应釜。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混凝土制备时一种外添加剂,减水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在混合时的用水量,前景广阔。目前市场上的减水剂的反应装置,反应不充分,且由于减水剂分为水剂和粉剂,粉剂在反应干燥后容易滞留在容器壁上,很难清理,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减水剂反应釜,该装置便于清洗反应腔内壁,反应更加充分,同时也可以方便提供减水剂反应所需要的水溶液,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减水剂反应釜,包括:反应桶,所述反应桶为圆台状结构,且其下端设有出料口;反应盖,所述反应盖为半球状结构,位于所述反应桶的上端,以形成反应腔室,且反应盖上设有进料口;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反应盖的上端;以及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在所述反应桶内,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被构造成可沿其表面喷出水溶液。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搅拌装置设置成可沿其表面喷出水,便于清洗,反应更加充分,同时也可以方便提供减水剂反应所需要的水溶液,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减水剂反应釜,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进液口、内腔、出液口、旋转桨和旋转体,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内腔的上端,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内腔的下端,所述进液口、内腔和出液口彼此贯通,所述旋转桨固定于所述旋转体上。优选地,所述出液口为圆形孔,且绕着搅拌装置的中轴线均匀排列。优选地,所述圆形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搅拌装置的中轴线由上至下方向呈锐角。优选地,所述旋转桨为扁平状方形叶轮。优选地,所述叶轮的个数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桶上端半径大于下端半径。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圆环状结构,且位于所述反应桶与所述反应盖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盖与所述反应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反应盖与所述反应桶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反应盖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反应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卡扣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减水剂反应釜;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图中:1.反应桶;11.上端缘固定板;111.上卡槽;2.反应盖;21.下端缘固定板;211.下卡槽;3.动力装置;31.支架;4.搅拌装置;41.进液口;42.出液口;43.内腔;44.旋转桨;45.旋转体;5.进料口;6.出料口;7.温度表;8.压力表;9.卡扣;91.卡环;92.螺栓;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减水剂反应釜,包括:反应桶1、反应盖2、动力装置3以及搅拌装置4。具体而言,反应桶1为圆台状结构,反应桶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6,减水剂形成后可以从出料口6卸出。反应盖2为半球状结构,反应盖2位于反应桶1的上方,用以将反应桶1盖上,与反应桶1形成反应腔室,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反应腔室的体积,在反应盖2的上还设有进料口5,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反应原料倒入反应桶1内,反应桶1和反应盖2均为一体成型件,例如,反应桶1和反应盖2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铸造或锻造的方式成型。需要指出的是,在反应桶1和反应盖2在生产过程中,位于反应桶1的上端缘和反应盖2的下端缘处设有朝向背离反应桶1和反应盖2外侧面的固定板,且上端缘固定板11和下端缘固定板21分别与反应桶1和反应盖2是一体成型的。由于反应残余物容易滞留在反应腔室内壁上,将反应桶1与反应盖2设计成可分离的结构,在需要清洗的时候,将反应盖2卸下,分别对反应桶1和反应盖2清洗,这样清洗更加的简单、快捷。值得说明的是,反应通上端面的尺寸与反应盖2的尺寸相同,这样可以使反应盖2与反应桶1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且更加的美观。动力装置3为电动机,设置在反应盖2的上端,为了便于安装动力装置3,在反应盖2上安装支架31,支架31上设有固定电动机的卡槽,通过支架31将电机设置在反应盖2的上端。搅拌装置4,设置在反应桶1内,与动力装置3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电机可以带动搅拌装置4进行旋转,且搅拌装置4被构造成可沿其表面喷出水溶液,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提供为减水剂反应所需的水溶液,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反应桶1内壁进行清洗,进而提高反应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反应盖2上还设有温度表7和压力表8,这样可以实时的监测反应腔室的温度和压力,保证反应快速有效地进行。如图1所示,将原料通过进料口5倒入反应腔室内,可由搅拌装置4为减水剂反应提高反应所需的水溶液,启动动力装置3,在电机的带动下,搅拌装置4随着电机一起旋转,可以对原料进行搅拌,在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温度表7和压力表8对反应腔室进行监测,反应完成以后,将出料口6打开,形成的减水剂会从出料口6卸出。反应釜使用一定时间后,内壁上会沉积粉剂,利用搅拌装置4表面的出液口42喷出的水溶液可以方便地对反应釜内壁进行清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4包括:进液口41、内腔42、出液口43、旋转桨44和旋转体45,具体而言,内腔42整体设于旋转体45的上端,进液口41设于内腔42的上端,且位于反应盖2的外端,出液口43位于内腔42的下端,进液口41、内腔42和出液口43彼此贯通,旋转桨44固定于旋转体45上,旋转桨44固定安装在旋转体45上,且沿着旋转体45的方向上设置多个旋转桨以达到对反应腔室内不同深度的反应原料进行搅拌,使反应更加充分,旋转桨4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旋转桨44旋拧在旋转体45上,在旋转桨44的上下侧设置螺母将其固定。当然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旋转桨44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旋转体45上。在反应釜工作之前,将反应原料投放至反应釜内,将进液口41与水源相连,可以方便为反应釜提供反应所需的水溶液,待水溶液充足后,将水源切断,给反应釜通电工作,在反应釜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上会沉积粉尘,此时由进液口43为反应桶1内灌水溶液,使动力装置3工作,利用旋转桨44旋转可以有效地使反应桶1内水溶液流动起来,对反应桶1内壁形成冲击,可以有效地清洗反应釜内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液口42为圆形孔,且绕着搅拌装置4的中轴线均匀排列,这样可以均的向反应桶1内各个方向喷出水溶液,清洗效果更加。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孔的中心线与搅拌装置4的中轴线由上至下方向呈锐角,这样可以使水溶液向下喷洒,即在喷洒过程中呈现伞状结构,水的冲击力更强,这样可以使出液口42可以更有效地对反应桶1内壁进行充分冲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旋转桨44为扁平状方形叶轮,且叶轮数为多个,扁平状叶轮产生的剪切力较大,可以很好的分散流体,且多个叶轮同时工作,可以使反应更加的充分,提高反应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水剂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水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桶(1),所述反应桶(1)为圆台状结构,且其下端设有出料口(6);反应盖(2),所述反应盖(2)为半球状结构,位于所述反应桶(1)的上端,以形成反应腔室,且反应盖(2)上设有进料口(5);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位于所述反应盖(2)的上端;以及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设在所述反应桶(1)内,与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被构造成可沿其表面喷出水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水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桶(1),所述反应桶(1)为圆台状结构,且其下端设有出料口(6);反应盖(2),所述反应盖(2)为半球状结构,位于所述反应桶(1)的上端,以形成反应腔室,且反应盖(2)上设有进料口(5);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位于所述反应盖(2)的上端;以及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设在所述反应桶(1)内,与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被构造成可沿其表面喷出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水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进液口(41)、内腔(42)、出液口(43)和旋转桨(44)和旋转体(45),所述进液口(41)设于所述内腔(42)的上端,所述出液口(43)位于所述内腔(42)的下端,所述进液口(41)、内腔(42)和出液口(43)彼此贯通,所述旋转桨(44)固定于所述旋转体(4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水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43)为圆形孔,且绕着搅拌装置(4)的中轴线均匀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冰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