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光威专利>正文

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21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0:05
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通过于添加物内添加不同比例氧化物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氧化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烧结而成:二氧化硅45‑69份,氧化铝19‑41份,氧化铁0.5‑4.9份,氧化镁0.4‑2.9份,氧化钠0.2‑4.7份,氧化钾0.3‑4.5份,二氧化钛0.3‑2.5份,一氧化碳0.1‑2.8份,氧化钙0.1‑0.9份;于该添加物内添加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通过该氧化物的加入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降低及反射或折射日照、红外线、热传导及辐射热的功效,进而达到有效隔热绝冷的目的。

Thermal insulation and coating of vacuum cavity

A vacuum heat insulation cold insulating additives and coating, made by adding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additives in oxid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xide composition by sintering following quality copies and 69 copies: 45 silica alumina, 19 41 copies, 4.9 copies of 0.5 iron, Magnesium Oxide 0.4 2.9, 0.2 sodium 4.7 copies, 4.5 copies of 0.3 potassium oxide, titanium dioxide 0.3 2.5 carbon monoxide, 0.1 2.8 copies, 0.9 copies of 0.1 calcium oxide; in the additive adding oxides, the oxides including silica, alumina and ferric oxide, sodium oxide, potassium oxide, Magnesium Oxide, titanium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nd calcium oxide, by adding the oxide and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reducing and reflecting or refracting sunlight, infrared, thermal conduction and heat radiation, and thu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insulating the vast c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尤指一种于该添加物内添加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通过该氧化物的加入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降低及反射或折射日照、红外线、热传导及辐射热的功效,进而达到有效隔热绝冷的目的的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产生而使得全球气温逐渐攀升,建筑物直接经过太阳曝晒而吸收的热能而使得建筑物内部产生闷热的环境,则必须通过空调才能平衡,然而,若开启空调,往往又造成废热、废气的再排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使周遭的环境温度进一步提高;因此,阻绝建筑物吸收热能的隔热涂料已受到广泛的注意与研究。并且,在阳光曝晒下,户外的物体会持续累积能量,导致其表面和内部温度很快升高,例如:油罐车、工业储罐、建筑物、汽车等在夏季经太阳曝晒后,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为了抑制物体表面温度的升高,目前多采用水喷洒物体、设置冷却循环系统或是加装空调等措施来进行降温,这不仅需从外部提供动力,并且,存在浪费水或是电能等宝贵资源的缺点,而且还很难获得最佳冷却效率。然而目前市场上虽有隔热的相关材料,如中国台湾证书号I381026(申请专利技术号097151201)所公开的一种隔热防火涂料,其包括一胶结液及分散于该胶结液中的隔热胶结粉末,该胶结液是选自于碱金属硅酸盐、碱金属铝酸盐,或此等物质的一组合,而该隔热胶结粉末是选自于硅、铝,或此等物质的一组合。但是,此专利技术强调使用金属盐类的无机材料,而此等材料虽然具有隔热效果,但是原料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将上述缺点加以摒除,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欲解决技术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于添加物内添加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通过该氧化物的加入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降低及反射或折射日照、红外线、热传导及辐射热的功效,进而达到有效隔热绝冷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于涂层内添加不同比例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烧结而成:二氧化硅45-69份,氧化铝19-41份,氧化铁0.5-4.9份,氧化镁0.4-2.9份,氧化钠0.2-4.7份,氧化钾0.3-4.5份,二氧化钛0.3-2.5份,一氧化碳0.1-2.8份,氧化钙0.1-0.9份。其中该涂料的基材为下列物质的任一种或者其组合:树脂、水、助剂、扩孔剂;其中,该涂层包括至少一隔热涂层,该隔热涂层内具有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于该添加物内添加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通过该氧化物的加入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实现降低及反射或折射日照、红外线、热传导及辐射热的功效,进而达到有效隔热绝冷的目的。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说明使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测试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试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差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表面测试温差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室内测试温差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A涂层B涂层C涂层D混合隔热组成物的表面E混合隔热组成物的室内I室内X无涂层Xin无混合水泥板的室内Xo无混合水泥板的表面Δt1温差Δt2温差Δt3温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由本说明书所述内容,轻易的了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于添加物内添加不同比例氧化物,该氧化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烧结而成:二氧化硅45-69份,氧化铝19-41份,氧化铁0.5-4.9份,氧化镁0.4-2.9份,氧化钠0.2-4.7份,氧化钾0.3-4.5份,二氧化钛0.3-2.5份,一氧化碳0.1-2.8份,氧化钙0.1-0.9份。其中,该涂料的基材为下列物质的任一种或者其组合:水泥、塑料、树酯混合物、漆料;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于其添加物内添加此氧化物以形成隔热/绝冷真空腔体添加涂料,并以油漆刷涂于测试物(如铁板)上,而可进一步形成隔热涂层,并将该测试物与刷涂有不同厚度油漆的测试物进行测试,其测试条件为:一、175W红外线加热灯。二、175W红外线加热灯设置于距离测试物顶端17cm处进行照射,并照射测试物表面(即无涂层X)。三、再分别于各测试物表面上的隔热涂层刷涂涂层A、涂层B、及涂层C,其涂层A厚度为0.2mm、涂层B厚度为0.4mm、涂层C厚度为0.6mm。四、以温度测试器(如电偶式温度计)测量底面(即室内)的温度。通过上述测试条件,分别与无涂层X、涂层A、涂层B、及涂层C的测试物进行实验测试后,可得以下表一数据:表一:通过以上数据可明显得知,各测试物分别刷涂不同厚度并进行热照加温时,该刷涂有涂层A的测试物可稳定温差约27℃,该刷涂有涂层B的测试物可稳定温差约28℃,该刷涂有涂层C的测试物可稳定温差约30℃,进而得知,若将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厚度油漆刷涂于测试物或被刷物品上时,即可达到室内有效隔热的目的。请参阅图2所示,将本专利技术以油漆刷涂于测试物(如铁板)上形成隔热涂层进行测试,其测试条件为:一、175W红外线加热灯。二、175W红外线加热灯设置于距离测试物顶端中心处17cm进行照射。三、将一温度测试器(如电偶式温度计)的量测点贴设于测试物受光表面中心处。四、将另一温度测试器(如电偶式温度计)的量测点设置于测试物室内I中心处,并距离受光面8cm。五、测试物表面上的隔热涂层刷涂有涂层C,并刷涂于测试物受光面,其涂层C厚度为0.6mm。通过上述测试条件进行实验测试后,可得以下表二数据:表二:通过上述数据可明显得知,当测试物刷涂本专利技术进行热照加温时,可达到有效隔热并保持室内I温度的目的。请再参阅图3所示,将本专利技术以油漆刷涂于测试物(如铁板)的内表面形成隔热涂层进行测试,其测试条件为:一、175W红外线加热灯。二、175W红外线加热灯设置于距离测试物顶端中心处17cm,并照射测试物表面(即无涂层X)。三、将一温度测试器(如电偶式温度计)的量测点贴设于测试物内表面(即涂层A)。四、测试物表面上的隔热涂层刷涂有涂层A,其涂层A厚度为0.2mm。通过上述测试条件进行实验测试后,可得以下表三数据:表三:请再配合图4所示,并配合上述数据可明显得知,当测试物内表面刷涂本专利技术(即涂层A),并通过30分钟的加热测试后,当测试物表面(即无涂层X)温度达60.6℃时,其测试物内表面(即涂层A)温度可降为54.3℃,因而得知,其刷涂有本专利技术的隔热涂层可达到降温约6℃的目的,其平均降温可达6.35℃的温差Δt1(其采样自稳定加热10分种后开始计算),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刷涂于室内时可有效达到隔热并保持室内温度的目的。借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绝冷真空添加涂层,其包括:一基材;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及涂层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通过于添加物内添加不同比例氧化物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氧化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烧结而成:二氧化硅45‑69份,氧化铝19‑41份,氧化铁0.5‑4.9份,氧化镁0.4‑2.9份,氧化钠0.2‑4.7份,氧化钾0.3‑4.5份,二氧化钛0.3‑2.5份,一氧化碳0.1‑2.8份,氧化钙0.1‑0.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添加物,通过于添加物内添加不同比例氧化物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氧化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烧结而成:二氧化硅45-69份,氧化铝19-41份,氧化铁0.5-4.9份,氧化镁0.4-2.9份,氧化钠0.2-4.7份,氧化钾0.3-4.5份,二氧化钛0.3-2.5份,一氧化碳0.1-2.8份,氧化钙0.1-0.9份。2.一种真空腔体隔热绝冷涂层,其包括:一基材;至少一隔热涂层,该隔热涂层内具有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一氧化碳及氧化钙。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威
申请(专利权)人:陈光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