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17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连接且用于对横梁提供支撑的两个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为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端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柱为螺纹连接,立柱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螺纹连接且为可拆卸的底座、下支撑杆、中支撑杆和上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各个部件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方便,装配后节省空间,不需要墙体支撑,达到不需要墙体支撑的目的,而且适合人群广,可以调节成多种高度,供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Indoor pull-up trai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oor pull-up train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beam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beam and is used for providing the two column support on the beam, the beam includes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beam and second beam, end of the first beam and second beam respectively. With one of the columns for the threaded connection, including column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readed connection for detachable base, lower support rods,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indoor pull-up training device, all the components are in detachable connectio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ssembly space saving, do not need to do not need to support the wall, wall support,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wider population, can be adjusted to various height for different people with different heigh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材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并有多数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作为体育考试的引体向上项目,也成为他们锻炼腹部、躯干等部位健身爱好者的良好选择。但是他们需要去有公共设施的场所,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这不但浪费时间,还容易受天气影响。所以,一款良好的室内引体向上架对健身爱好者来说是必需的。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室内引体向上架大都存在如下的诸多缺点:1、所占空间大,利用率较低;2、安装时需要墙体打孔或者需要墙体支撑,损坏墙体,拆装较麻烦;3、高度不能调节,不利于身高较矮的锻炼者;4、结构单一,功能不丰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目的是方便拆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连接且用于对横梁提供支撑的两个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为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端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柱为螺纹连接,立柱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螺纹连接且为可拆卸的底座、下支撑杆、中支撑杆和上支撑杆。所述立柱还包括与所述下支撑杆为螺纹连接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下支撑杆具有螺纹孔,所述配重块具有插入该螺纹孔中的螺杆。所述底座为三棱锥形,底座的上端具有螺纹孔,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下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中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中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上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梁体或所述第二梁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配重块具有与所述上支撑杆、中支撑杆、下支撑杆和第一梁体为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配重块具有与所述上支撑杆、中支撑杆、下支撑杆和第二梁体为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通过由螺栓和螺母构成的紧固件相连接,第一梁体的端部具有让第二梁体插入的安装孔,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各个部件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方便,装配后节省空间,不需要墙体支撑,达到不需要墙体支撑的目的,而且适合人群广,可以调节成多种高度,供不同身高的人使用。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非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多功能杠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上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防松垫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防松垫圈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座;2、下支撑杆;3、配重块;4、中支撑杆;5、上支撑杆;6、第一梁体;7、第二梁体;8、紧固件;9、防松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连接且用于对横梁提供支撑的两个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为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的端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柱为螺纹连接,立柱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螺纹连接且为可拆卸的底座1、下支撑杆2、中支撑杆4和上支撑杆5。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底座1优选为三棱锥形,底座1的尖端朝上,下端面积较上端面积大,三棱锥形的底座1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底座1的上端具有一个螺纹孔,下支撑杆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下支撑杆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插入底座1上端所设的螺纹孔中,以实现与底座1的螺纹连接。下支撑杆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螺纹孔,中支撑杆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中支撑杆4具有外螺纹的一端插入下支撑杆2上端所设的螺纹孔中,以实现与下支撑杆2的螺纹连接。中支撑杆4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上支撑杆5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上支撑杆5具有外螺纹的一端插入中支撑杆4上端所设的螺纹孔中,以实现与中支撑杆4的螺纹连接。上支撑杆5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连接的螺纹孔,第一梁体6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梁体7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上支撑杆5上所设的与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连接的螺纹孔设置多个且多个螺纹孔为在上支撑杆5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也即提供多个处于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螺纹孔与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进行连接,通过将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安装至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螺纹孔中,可以调节横梁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另外,在中支撑杆4的侧壁上也设有与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连接的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为在中支撑杆4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这样同样也提供了多个处于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螺纹孔与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进行连接,最终可以实现横梁高度的调节。如图1所示,立柱还包括与下支撑杆2为螺纹连接的配重块3,配重块3与下支撑杆2可拆卸,配重块3优选为圆盘状结构。下支撑杆2具有一个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位于下支撑杆2两端之间的位置处,配重块3的中心处具有插入该螺纹孔中的螺杆,配重块3的轴线与下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配重块3在下支撑杆2装配后,配重块3的圆盘主体部分是位于下支撑杆2的外侧,配重块3的设置可以增加训练装置整体的质量,提高训练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安全性。配重块3的螺杆是与圆盘主体部分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圆盘主体部分另一侧中心处设有一个在拆卸后与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为螺纹连接的螺纹孔。配重块3的圆盘主体部分上具有与上支撑杆5、中支撑杆4、下支撑杆2和第一梁体6或第二梁体7为螺纹连接的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两两对称布置在中部螺杆的两侧。如图2所示,在训练装置不使用时,将各个部件拆卸分离后重新组装,将两个配重块3分别安装至一个底座1上,将配重块3的螺杆拧入底座1上端所设的螺纹孔中,然后将一个下支撑杆2、一个中支撑杆4、一个上支撑杆5和第一梁体6安装至一个配重块3上,将另一个下支撑杆2、另一个中支撑杆4、另一个上支撑杆5和第二梁体7安装至另一个配重块3上,这样就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装置即节约了空间,还可以作为板凳使用。本技术的训练装置在拆卸时,在将立柱与横梁的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拆卸分离后,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保持连接状态,将两个配重块3分别安装至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上设有外螺纹的一端,形成如图3所示的杠铃,供健身爱好者使用。如图1、图7和图8所示,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通过由螺栓和螺母构成的紧固件8相连接,第一梁体6的端部具有让第二梁体7的端部插入的安装孔,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具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在组装横梁时,将第二梁体7直径小的端部插入第一梁体6的安装孔中,然后将螺栓沿径向穿过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上所设的通孔,最后拧紧螺母,实现第一梁体6和第二梁体7的连接,形成笔直的横梁。作为优选的,在紧固件8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连接且用于对横梁提供支撑的两个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为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端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柱为螺纹连接,立柱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螺纹连接且为可拆卸的底座、下支撑杆、中支撑杆和上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连接且用于对横梁提供支撑的两个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为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端部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柱为螺纹连接,立柱包括从下至上依次为螺纹连接且为可拆卸的底座、下支撑杆、中支撑杆和上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与所述下支撑杆为螺纹连接的配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圆盘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具有螺纹孔,所述配重块具有插入该螺纹孔中的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三棱锥形,底座的上端具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旭叶兰王晓虎孙盼盼张宇航刘书琴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