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76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块、侧整形刀、正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上模座上,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下模座上;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驱动块相连;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斜楔滑块相连。在传统的正压料板一侧增加了上侧压料板,上侧压料板进行压料时面的法向受力,压料力会更大,压料效果更好;并且不再采用水平分割,不会出现模具薄弱的情况;侧整形刀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侧压料板进行压料,避免了零件整形起皱和外面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侧围是汽车车身上最大的外覆盖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冲压零件。此零件产品质量的好坏及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汽车上的一些零件在拉延的冲压角度是负角,无法拉延到位。只能通过后工序侧整形模具来实现。侧整形复动机构在汽车模具中比较常见,结构方式也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零件形状、不同的模具空间要求、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定。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侧围上部与顶盖的搭接面以及侧整形复动机构的活动模仁一般都是采用水平回退的方式。具体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身侧围模仁整形设备包括:侧斜楔上的整形刀块11、活动模仁12、固定模仁13和正压料板14。可见,固定模仁13和活动模仁12的分界面采用水平切割,分割后模仁十分薄弱强度较差。由于固定模仁13与活动模仁12拼接面很薄弱,在模具制作和生产时容易磕碰产生缺口。一旦产生缺口便会导致板件生产时出现零件面品问题,且采用的是正压料板14在压料效果上没有面的法向理想,并且模具加工、装配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车身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块、侧整形刀、正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所述驱动块相连;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所述斜楔滑块相连;所述侧整形刀介于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车身侧围模仁强度的复动式侧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侧压料板、下侧压料板、斜楔滑块、侧整形刀、正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其中,所述上侧压料板和正压料板均位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下侧压料板、下水平活动模仁、垂直运动模仁及驱动块均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水平活动模仁和垂直运动模仁与所述驱动块相连;所述上侧压料板和下侧压料板均与所述斜楔滑块相连;所述侧整形刀介于所述上侧压料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勤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