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蒸馏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648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及装置,在真空条件和温度240℃~260℃下进行水蒸汽蒸馏,使油脂中的易挥发物质进入气相而被除去,特别是,在进行水蒸汽蒸馏之前,向油脂中通入甘油和过热蒸汽,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在过热蒸汽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油脂,其中,通入的甘油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为0.9~1.0∶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油脂蒸馏塔,在现有油脂蒸馏塔的基础上增加了酯化反应段。该油脂蒸馏塔不仅适于低酸价油脂的脱酸脱臭,对于高酸价的油脂同样具有优良的脱酸除臭效果。将酯化与脱酸脱臭结合在同一设备内,既保证了油脂酯化反应所需条件,简化了操作,也减少了附属设备,简化装置工艺流程,从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脂精炼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以 及该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即脱臭塔或蒸馏塔。
技术介绍
油脂是由三个分子脂肪酸和一个甘油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甘油 三脂肪酸酯。天然油脂是混合的甘油三脂肪酸酯,除甘油三脂肪酸酯外,还有 少量的油溶性物质溶于油脂及水溶性物质成胶体状态存在于油脂中,其中,油 溶性物质主要为磷脂、游离的脂肪酸、色素和维生素等,化合态的或游离态的 脂肪酸,有饱和的如月桂酸、软脂酸、硬脂酸等;有不饱和的如油酸、亚油酸、 亚麻酸等。纯粹的油脂是无色无味的,但是工业用油脂却有一定色泽、异味与 杂质。其中,异味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其一即为臭味。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氧化 作用和铁、铜、锰、锌等金属粒子及伴随物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催化作 用及油脂本身含有的少量水,促使油脂酸腐败,产生低级脂肪酸,羟基酸、醛、 硐等物,以及蛋白质等腐败,引起了臭味。因此,根据油脂的应用的需要如制 备食用油,就需要对天然油脂进行精炼。常用的精炼方法为物理精炼法,也称蒸馏脱酸,系根据甘油三酸酯与游离 脂肪酸(在真空条件下)挥发度差异显著的特点,在较高真空(残压600帕以 下)和较高温度下(240 260'C)进行水蒸汽蒸馏的原理,达到脱除油中游离 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的目的。在蒸馏脱酸的同时,也伴随有脱溶(对浸出 油而言)、脱臭、脱毒(米糠油中的有机氯及一些环状碳氢化合物等有毒物质) 和部分脱色的综合效果。现有技术中,用于脱酸脱臭的蒸馏塔或脱臭塔多为板式塔,传统脱臭塔对 毛油的酸价要求是《7mgKOH/g,而对髙酸价油脂的处理感到很吃力,蒸汽消 耗大,脱酸效果也不好,而且精炼率也低,炼耗大,对酸价达30mgKOH/g的 髙酸价油脂更是毫无办法。实际上,米糠油等油脂的酸价基本上是比较高的, 使用传统的脱臭塔,脱酸脱臭效果不理想,成品油脂酸价髙,使产品指标不达 标,而炼耗大,使客户的经济效益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脂的 脱酸、脱臭方法,脱酸脱臭效果好,且可显著降低油脂炼耗,提髙精炼率。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脱酸、脱臭装置,精炼率髙、炼耗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使油脂在真空条件和温度240C 260r下进 行水蒸汽蒸馏,使油脂中的易挥发物质进入气相而被除去,特别是,在进行水 蒸汽蒸馏之前,向油脂中通入甘油和过热蒸汽,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在过热 蒸汽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油脂,其中,通入的甘油与油脂中游离脂肪 酸的摩尔比为0.9 1.0:1。与现有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前,先将油脂与甘油混合,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在过热蒸汽的存在下就会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而转化为油 脂,这种依靠酯化反应来除去脂肪酸的效果比单纯的汽提效果好;同时,根据 油脂的酸价来加入适量的甘油,加入的甘油反应完全,而不会残留在油脂中。 另外,该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在现有油脂蒸馏塔内增加酯化反应段即可。因此, 本专利技术方法脱酸脱臭效果好,尤其是对髙酸价的油脂,精炼率高、炼耗低。 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蒸馏塔,塔顶具有真空接管,塔身自上而下依次为具有分布装置 的油脂分布区、汽提蒸馏区和油脂截流区,塔顶部设置有通入所述油脂分布区 内的油脂接口管,特别是,所述油脂接口管的出口处设置有酯化反应段,油脂 分布区内还连接有通至酯4fc反应段中的甘油接管和用于向所述酯化反应段提供 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接管。上述的油脂蒸馏塔不仅可用于低酸价的油脂的脱酸除臭,而且对髙酸价的 油脂也具有较高的精炼率;将酯化与脱酸脱臭结合在同一设备内,既保证了油 脂酯化反应所需条件,简化了操作,也减少了附属设备,简化装置工艺流程, 从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脂蒸馏塔的主视示意其中1、真空接管;2、油脂分布区;3、汽提蒸馏区;4、油脂截流区; 20、油脂接口管;21、甘油接管;22、过热蒸汽接管;23、酯化反应段;5、分布装置;6、直接蒸汽接管;7、导热油盘管;8、油脂出口接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l所示,油脂蒸馏塔自上而下主要分为相通的三个区域,依次为油脂 分布区2、汽提蒸馏区3和油脂截留区4。在塔顶连接有真空接管1,其与真 空装置如真空泵相连,维持蒸馏塔处于真空状态。油脂分布区2内设置了分布装置5,分布装置5可以使油脂均匀地流入 到汽提蒸馏区3内。汽提蒸馏区3填有填料,填料下方连接有直接蒸汽接管6, 直接蒸汽通过该接管6通入并自塔底向上流动。油脂截留区4内则设置有导热 油盘管7,其内通导热油,从汽提蒸馏区3内流下的经过精炼后的油脂在此停 留一段时间,发生热脱色反应,可有效降低油脂色泽,并从油脂出口接管8 流出。塔身上设置有通入油脂分布区2的油脂进口接管20。本专利技术油脂蒸馏塔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还包括甘油接管21和过热蒸汽接管22,油脂进口接管20 的出口处设置有酯化反应段23,甘油接管21 —直通入到酯化反应段23中。实施例2一种食用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待精炼的原料油脂(毛油)酸价 S30mgKOH/g,利用实施例1的油脂蒸馏塔进行油脂的脱酸脱臭。该法具体如下油脂和甘油分别通过油脂进口接管20和甘油接管21进入油脂分布区2 内,并在酯化反应段23内稍微停留,由过热蒸汽接管22通入过热蒸汽,则在 过热蒸汽的搅拌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转化成甘油三酯 (即油脂),甘油的通入量根据待精炼油脂的酸价来确定, 一般甘油的摩尔量 应当与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摩尔量相当或稍少,因此,经过酯化反应段23 后的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非常少,该油脂经分布装置5均匀进入汽提蒸馏 区3,通入直接蒸汽,控制该区域内温度在240 260X:之间,则在直接蒸汽自 塔底向上与油脂作逆向流动的过程中,在液层与气相间的界面进行气、液两相 的传质,残存的游离脂肪酸和臭味物质被脱除。经脱酸脱臭后,油脂从汽提蒸馏区进入油脂截留区4,导热油盘管7内通 导热油给油脂加热,使油脂出口温度保持在220 230X:之间,以便充分脱除挥发性物质和进行热脱色反应, 一些具有挥发性的色素物质也能够脱除,降低 油脂色泽。按照国家标准操作方法对精炼后的油脂的酸价进行测定,得酸价 S0.12mgKOH/g,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实施例3一种食用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原料油脂的酸价57mgKOH/g,采用实 施例1的油脂蒸馏塔。基本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只有油脂进入顶部的 分布装置5,不再加入甘油,也不通入过热蒸汽进入搅拌,油脂从分布装置5 中分散而均匀流下,与直接蒸汽逆向接触发生传质,以脱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 酸和臭味物质。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油脂蒸馏塔不仅适于低酸价油脂的脱酸脱臭,对于高酸价 的油脂同样具有优良的脱酸除臭效果,达到降低油脂炼耗和提高精炼率的目 的;将酯化与脱酸脱臭结合在同一设备内,既保证了油脂酯化反应所需条件, 简化了操作,也减少了附属设备,简化装置工艺流程,从而降低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使油脂在真空条件和温度240℃~260℃下进行水蒸汽蒸馏,使油脂中的易挥发物质进入气相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脂的脱酸、脱臭方法,使油脂在真空条件和温度240℃~260℃下进行水蒸汽蒸馏,使油脂中的易挥发物质进入气相而被除去,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水蒸汽蒸馏之前,向油脂中通入甘油和过热蒸汽,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在过热蒸汽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油脂,其中,通入的甘油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为0.9~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宝马油脂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