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晖专利>正文

温控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5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温控帽是用于临床局部物理降温和高温作业人员及高温车辆驾驶员局部降温的专用降温装置,它是由集成恒温控制器、半导体致冷器、贮冷器、导冷器和散热器等组成。因而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无噪音、耗能小的特点,而且具有体小且轻、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控帽制造领域。本技术现有
中的已有技术是申请号为87203926号的《降温器》,该器是将压缩机、蒸发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头盔和冷室均装于一壳体内,冷凝器装于该壳体的背面。因而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体大且重、使用不便,并且噪音和耗电量大。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体小且轻、使用方便、耗能小的半导体致冷温控帽。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温控帽是由集成恒温控制器、散热器、半导体致冷器、贮冷器、导冷器和上下限温控元件组成;导冷器与贮冷器的底部连接,半导体致冷器位于贮冷器的上部,集成恒温控制器则位于贮冷器的一侧,其集成恒温控制器的1端接电源12伏的负极、2端接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半导体致冷器的另一端则接电源12伏的正极,而集成恒温控制器的3端接本机电源的+6伏、4,5端接上下限温控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后,上下限控温元件和集成恒温控制器控制半导体致冷器的工作温度,半导体致冷器将所产生的温度通过贮冷器传递给导冷器,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散热器主要将半导体致冷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半导体致冷器在低温下的正常工作。温控帽的温度调节恒温范围为-16℃-+10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无噪音、耗能小的特点,并且具有体小且轻、使用方便的优点。因而广泛适用于临床局部降、高温作业人员及高温车辆驾驶员的局部降温。 附图说明图1是温控帽的示意图。图2是温控帽的电路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集成恒温控制器2-散热器3-半导体致冷器4-贮冷器5-导冷器6-上下限温控元件实施例图1和图2是温控帽的一种实施例。温控帽的实施1、导冷器5、散热器2和贮冷器4按现有技术加工制作即可,半导体致冷器3、集成恒温控制器1和上下限温控元件6均外购;2、待上述工作准备就绪,按图1和图2所示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按现有技术安装调试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温帽,其特征是由集成恒温控制器1、散热器2、半导体致冷器3、贮冷器4、导冷器5和上下限温控元件6组成;导冷器5与贮冷器4的底部连接,半导体致冷器3位于贮冷器的上部,集成恒温控制器1则位于贮冷器的一侧,其集成恒温控制器的1端接电源12伏的负极,2端接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半导体致冷器的另一端则接电源12伏的正极,而集成恒温控制器的3端接本机电源+6伏,4,5端接上下限温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帽,其特征是由集成恒温控制器1、散热器2、半导体致冷器3、贮冷器4、导冷器5和上下限温控元件6组成;导冷器5与贮冷器4的底部连接,半导体致冷器3位于贮冷器的上部,集成恒温控制器1则位于贮冷器的一侧,其集成恒温控制器的1端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晖
申请(专利权)人:杨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