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30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07
本申请公布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自支架本体背部向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爪或吸盘,支架本体包括支架前盖、夹持机构及支架后盖,支架前盖盖合于支架后盖并形成容置空间,夹持机构容置于容置空间,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夹持座及驱动杆,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自容置空间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外露于支架本体,夹持座自容置空间向下延伸并外露于支架本体,夹持座与驱动杆的一端旋转的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且驱动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后盖内侧设有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运动的导槽,通过夹持机构内的旋转连接,确保手机更好夹持在支架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本申请属于汽车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现在的车载手机支架安装不稳,有部分车载手机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的部分需要手动夹紧,对于需要使用车载手机支架的朋友来讲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有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危险。另外,部分车载手机支架的内部的结构比较复杂,使用齿轮等来实现传动,不仅在制作上不方便,且极为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自支架本体背部向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爪或吸盘,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架前盖、夹持机构及支架后盖,所述支架前盖盖合于所述支架后盖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夹持座及驱动杆,所述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自容置空间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自容置空间向下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与驱动杆的一端旋转的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且驱动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杆包括驱动左夹持臂作水平运动的左驱动杆及驱动右夹持臂作水平运动的右驱动杆,所述左驱动杆与左夹持臂旋转的连接,所述右驱动杆与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夹持臂开设有凹槽,所述右夹持臂自右夹持臂本体朝与左夹持臂的凹槽相对的一侧延伸有滑杆,所述滑杆伸入凹槽内部并实现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凹槽内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滑杆的自由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后盖内侧自支架后盖向容置空间在水平方向延伸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平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形成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运动的导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后盖内侧自支架后盖向容置空间在竖直方向延伸有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平行,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形成夹持座的运行导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座呈L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线圈、电路板及连接线,所述线圈及连接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前盖开设有通孔,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线圈盖,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容置于所述通孔内并用线圈盖盖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夹持臂、右夹持臂、支架前盖及夹持座与手机接触的部位设有一层弹性层。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支架后盖内侧设置有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运行的导槽,从而车载手机支架的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更顺畅的运动,并将手机固定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及夹持座中;其次,通过在车载手机支架背部设置固定爪或者吸盘,从而车载手机支架既可以固定在汽车出风口等片状物体上,也可以将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桌面、玻璃或者其他平面或者曲面结构上;再次,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无线充电组件,从而车载手机支架在固定手机在汽车上时,同时可对手机进行充电,实现了一物多用;最后,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图1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图1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图4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图4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架本体10;支架前盖100;夹持机构200;左夹持臂210;右夹持臂220;夹持座230;驱动杆240;左驱动杆241;右驱动杆242;弹性件250;支架后盖300;固定爪20;线圈30;线圈盖31;连接线4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部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连接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连接器,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连接器。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图1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图1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图4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图4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将手机固定在汽车上并且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及自支架本体10背部向远离支架本体10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爪20或吸盘(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架本体10包括支架前盖100、夹持机构200及支架后盖300,所述支架前盖100盖合于所述支架后盖300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200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左夹持臂210、右夹持臂220、夹持座230及驱动杆240,所述左夹持臂210及右夹持臂220自容置空间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10,所述夹持座230自容置空间向下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10,所述夹持座230与驱动杆的一端旋转的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夹持臂210及右夹持臂220旋转的连接且驱动左夹持臂210及右夹持臂220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优选地,所述夹持座230呈L型结构。所述驱动杆包括驱动左夹持臂210作水平运动的左驱动杆241及驱动右夹持臂220作水平运动的右驱动杆242,所述左驱动杆241与左夹持臂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自支架本体背部向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爪或吸盘,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架前盖、夹持机构及支架后盖,所述支架前盖盖合于所述支架后盖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夹持座及驱动杆,所述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自容置空间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自容置空间向下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与驱动杆的一端旋转的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且驱动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自支架本体背部向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爪或吸盘,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架前盖、夹持机构及支架后盖,所述支架前盖盖合于所述支架后盖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夹持座及驱动杆,所述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自容置空间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自容置空间向下延伸并外露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夹持座与驱动杆的一端旋转的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且驱动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包括驱动左夹持臂作水平运动的左驱动杆及驱动右夹持臂作水平运动的右驱动杆,所述左驱动杆与左夹持臂旋转的连接,所述右驱动杆与右夹持臂旋转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臂开设有凹槽,所述右夹持臂自右夹持臂本体朝与左夹持臂的凹槽相对的一侧延伸有滑杆,所述滑杆伸入凹槽内部并实现左夹持臂及右夹持臂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柏荣唐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