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39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四个继电器输出单元,继电器输出单元均包括继电器K0;处理器的四个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继电器K0的其中一个线圈端连接;装置还包括四个继电器KA,每个继电器KA的线圈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继电器K0的触点端连接,每个继电器KA的触点端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继电器KA为大容量继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保护测控装置的电路板外安装4个大容量继电器KA,由电路板上面的继电器K0去控制大容量继电器KA,大容量继电器KA去控制断路器及接地刀闸的分合闸,改进后电路板损坏次数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日趋完善,而电力开关设备上应用的智能自动化综合保护系统,对电力开关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保护测控装置集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事件记录、故障录波、操作防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可以完成电站控制、保护、防误闭锁和当地功能,还可以独立成套完成110kv及以下中小规模无人值守变电站或者作为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中、低压侧的成套保护和测量监控功能,是构成变电站、发电厂厂用电等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理想智能设备装置。其中,为了安全起见,保护测控装置对变压器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的分合闸均通过各自的电路(4个电路)自动控制,而不是人为控制。然而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320205799.9的技术专利或者产品型号为RCS-9681C的变压器后备保护测控装置)具有以下缺点:变压器的断路器及接地刀闸的分合都是通过保护测控装置自动控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为通过保护测控装置中的电路板上的4个继电器(1K0/2K0/3K0/4K0)分别根据来自处理器的信号直接去控制断路器的合闸操作(1K0)、断路器的分闸操作(2K0)、接地刀闸的分闸操作(3K0)和接地刀闸的合闸操作(4K0),即这4个继电器的线圈端分别接收来自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而触点端则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上。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分合闸的频繁,会导致保护测控装置的电路板上的继电器经常损坏,平均1至2个月就要更换1张电路板,价格约6000元,1年下来购买电路板就要约36000元,这样就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影响生产单位经常停机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分合闸的频繁导致保护测控装置的电路板上继电器经常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四个继电器输出单元,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均包括继电器K0;所述的处理器的四个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继电器K0的其中一个线圈端连接,继电器K0的另外一个线圈端接VCC,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四个继电器KA,每个继电器KA的线圈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继电器K0的触点端连接,每个继电器KA的触点端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所述的继电器KA为大容量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还包括限流电阻R和三极管Q,电阻R的两端分别与处理器的其中一个控制输出端和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0的线圈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还包括一个续流二极管D,所述的续流二极管D并联在继电器K0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和AD转换模块,所述的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的显示单元的数据输入端与处理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保护测控装置的电路板外安装4个大容量继电器KA,由电路板上面的继电器K0去控制大容量继电器KA,而大容量继电器KA去控制断路器及接地刀闸的分合闸,改进后的保护测控装置的电路板损坏次数大大降低。(2)对于继电器输出单元,本技术通过续流二极管D和限流电阻R对三极管Q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保护测控装置模块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保护测控装置处理器与继电器K0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保护测控装置继电器K0触点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模块框图;图5为处理器、其中一个继电器输出单元以及大电容继电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6为继电器K0的触点端与大容量继电器KA的线圈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7为大容量继电器KA触点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8为数据采集单元模块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4~图7所示,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四个继电器输出单元,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均包括继电器K0;所述的处理器的四个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继电器K0的其中一个线圈端连接,继电器K0的另外一个线圈端接VCC,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四个继电器KA,每个继电器KA的线圈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继电器K0的触点端连接,每个继电器KA的触点端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所述的继电器KA为大容量继电器。其中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均属于现有技术,比如申请号为CN201310308393.8的专利技术专利;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也属于现有技术,比如申请号为CN201420289512.X的技术专利。只要可以接收外部控制信号的断路器或者接地刀闸均可实现,在此不进行赘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DSP处理器(比如DSP28335);而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比如MK64FX512VLQ12)。更优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还包括限流电阻R和三极管Q,电阻R的两端分别与处理器的其中一个控制输出端和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0的线圈端连接。在其中一个采用微处理器实现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微处理器向其I/O口连接的包含继电器1K0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输出高电平,通过限流电阻R,使得三极管Q导通,驱动继电器1K0的线圈端吸合,使得继电器1K0的状态由常开变成常闭,此时使得大容量继电器KA1的线圈端所在回路导通,大容量继电器KA1的线圈端吸合,使得大容量继电器KA1的状态由常开变成常闭,使得断路器合闸回路导通,使得断路器合闸回路上的电路对断路器执行合闸操作。更优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还包括一个续流二极管D,所述的续流二极管D并联在继电器K0上。具体的,当需要对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时,微处理器向包含继电器1K0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输出低电平,输入电压由+VCC变为0V,三极管Q由饱和变为截止,这样继电器K0的电感线圈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无续流二极管D,将在线圈两端产生较大的反向电动势,极性为下正上负,电压值可达100多V,这个电压加上电源电压作用在三极管Q集电极上足以损坏三极管Q。故续流二极管D的作用是将这个反向电动势按照方向放电,保护三极管Q。更优地,如图8所示,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和AD转换模块,所述的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四个继电器输出单元,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均包括继电器K0;所述的处理器的四个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继电器K0的其中一个线圈端连接,继电器K0的另外一个线圈端接VC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四个继电器KA,每个继电器KA的线圈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继电器K0的触点端连接,每个继电器KA的触点端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所述的继电器KA为大容量继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四个继电器输出单元,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均包括继电器K0;所述的处理器的四个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继电器K0的其中一个线圈端连接,继电器K0的另外一个线圈端接VC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四个继电器KA,每个继电器KA的线圈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继电器K0的触点端连接,每个继电器KA的触点端分别设置于断路器合闸回路、断路器分闸回路、接地刀闸合闸回路和接地刀闸分闸回路;所述的继电器KA为大容量继电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还包括限流电阻R和三极管Q,电阻R的两端分别与处理器的其中一个控制输出端和三极管Q的基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胡军张勇施磊周波彭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