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376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球头部、第二球头部、避雷器、电阻片和无线控制模块,当装置遭受雷击时,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之间的放电间隙被击穿,避雷器利用接地导线将雷电电流卸放到地面,避免雷电电流产生的浪涌电流损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利用电阻片残压水平低、电位梯度高和响应时间快等特点,进一步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雷击放电的问题,避免雷电电流产生的浪涌电流损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当装置出现故障时,利用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报警信号灯发出报警信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风电机常处于空旷地区,所以雷击成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危害较大的一种灾害.风机叶片较长,所以很容易遭到直接雷击,而且风机的控制系统较敏感,很容易受到雷电感应.从雷击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机制、风机叶片直击雷防护、轴承雷电防护、配电压设备防护、风力发电机组内控制系统的布线问题、机舱屏蔽等方面浅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方案设计,浪涌电流是指电源接通瞬间或是在电路出现异常情况下产生的远大于稳态电流的峰值电流或过载电流,在雷电击时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上会产生浪涌电流,会对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造成损坏甚至烧毁,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采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很难及时有效的解决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雷击放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引弧电极、绝缘子、第一球头部、第二球头部、第二引弧电极、筒体、第一连接板、避雷器、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金具、L型支架、压盖、底座和第二连接金具,所述绝缘子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金具,所述第一连接金具通过螺栓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避雷器的高压端连接,避雷器的低压端与接地导线连接,避雷器内设置有电阻阀片,所述第一连接金具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引弧电极,筒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第二引弧电极顶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所述第二球头部正对上方设置有第一球头部,第一球头部安装在第一引弧电极的一端,第一引弧电极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绝缘子顶部的第二连接金具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顶部安装有底座,底座通过连接螺栓与压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与L型支架的一端连接,L型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L型支架上安装有监控装置和高梯度避雷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电路板、报警信号灯、无线控制模块、电池和壳体,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安装在壳体底部,电路板与无线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信号灯与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壳体内壁上安装有电池,电池与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梯度避雷装置包括电阻片,第二连接板一端与第一连接金具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避雷器为氧化锌避雷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支架为直径3mm的不锈钢钢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外侧贴合有防氧化抗腐蚀材料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信号灯为LED灯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片为高梯度电阻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信号灯镶嵌在壳体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装置遭受雷击时,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之间的放电间隙被击穿,避雷器利用接地导线将雷电电流卸放到地面,避免雷电电流产生的浪涌电流损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雷电冲击过后,工频电压加载在避雷器本体上,避雷器本体的电阻瞬间放大,通过的电流被限制在很小的数值,电弧熄灭,工频续流被隔断,从而避免雷击闪络而导致的跳闸和断电事故的发生,利用电阻片残压水平低、电位梯度高和响应时间快等特点,进一步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雷击放电的问题,避免雷电电流产生的浪涌电流损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电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中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第一引弧电极1、绝缘子2、第一球头部3、第二球头部4、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第一连接板7、避雷器8、电阻阀片9、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金具11、电阻片12、高梯度避雷装置13、监控装置14、L型支架15、压盖16、连接螺栓17、底座18、第二连接金具19、固定件20、防氧化抗腐蚀材料层21、电流电压检测模块22、电路板23、报警信号灯24、无线控制模块25、电池26、壳体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引弧电极1、绝缘子2、第一球头部3、第二球头部4、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第一连接板7、避雷器8、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金具11、高梯度避雷装置13、监控装置14、L型支架15、压盖16、底座18和第二连接金具19,所述绝缘子2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金具11,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通过螺栓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避雷器8的高压端连接,避雷器8为氧化锌避雷器,避雷器8的低压端与接地导线连接,避雷器8内设置有电阻阀片9,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上通过固定件20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上安装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螺栓在螺纹通孔内旋转挤压固定第二引弧电极5,实现对第二引弧电极5位置的控制,第二引弧电极5顶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4,所述第二球头部4正对上方设置有第一球头部3,第一球头部3安装在第一引弧电极1的一端,第一引弧电极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20与绝缘子2顶部的第二连接金具1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顶部安装有底座18,底座18通过连接螺栓与压盖1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与L型支架15的一端连接,L型支架为直径3mm的不锈钢钢管,L型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0连接,所述L型支架15上安装有监控装置14和高梯度避雷装置13,所述监控装置14包括电流电压检测模块22、电路板23、报警信号灯24、无线控制模块25、电池26和壳体27,所述壳体27外侧贴合有防氧化抗腐蚀材料层21,通过设置防氧化抗腐蚀材料层21提高了壳体27的防氧化抗腐蚀性能,延长了壳体27的使用寿命,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22安装在壳体27底部,报警信号灯24镶嵌在壳体27的外侧,报警信号灯24为LED灯珠,电路板23与无线控制模块25连接,无线控制模块25上设置有天线,所述报警信号灯24与无线控制模块25的输出端电连接,壳体27内壁上安装有电池26,电池26与无线控制模块2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梯度避雷装置13包括电阻片12,电阻片12为高梯度电阻片,第二连接板10一端与第一连接金具11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主进线电路正常运行时,利用第一球头部3和第二球头部4之间形成放电间隙与工频电压隔离,避雷器8不承受电压,延长了避雷器8的使用寿命,通过螺栓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引弧电极(1)、绝缘子(2)、第一球头部(3)、第二球头部(4)、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第一连接板(7)、避雷器(8)、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金具(11)、L型支架(15)、压盖(16)、底座(18)和第二连接金具(19),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金具(11),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通过螺栓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避雷器(8)的高压端连接,避雷器(8)的低压端与接地导线连接,避雷器(8)内设置有电阻阀片(9),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上通过固定件(20)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上安装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第二引弧电极(5)顶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4),所述第二球头部(4)正对上方设置有第一球头部(3),第一球头部(3)安装在第一引弧电极(1)的一端,第一引弧电极(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20)与绝缘子(2)顶部的第二连接金具(1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顶部安装有底座(18),底座(18)通过连接螺栓与压盖(1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与L型支架(15)的一端连接,L型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0)连接,所述L型支架(15)上安装有监控装置(14)和高梯度避雷装置(13),所述监控装置(14)包括电流电压检测模块(22)、电路板(23)、报警信号灯(24)、无线控制模块(25)、电池(26)和壳体(27),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22)安装在壳体(27)底部,电路板(23)与无线控制模块(25)连接,所述报警信号灯(24)与无线控制模块(25)的输出端电连接,壳体(27)内壁上安装有电池(26),电池(26)与无线控制模块(2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梯度避雷装置(13)包括电阻片(12),第二连接板(10)一端与第一连接金具(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连接主进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引弧电极(1)、绝缘子(2)、第一球头部(3)、第二球头部(4)、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第一连接板(7)、避雷器(8)、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金具(11)、L型支架(15)、压盖(16)、底座(18)和第二连接金具(19),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金具(11),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通过螺栓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避雷器(8)的高压端连接,避雷器(8)的低压端与接地导线连接,避雷器(8)内设置有电阻阀片(9),所述第一连接金具(11)上通过固定件(20)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上安装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引弧电极(5),筒体(6)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第二引弧电极(5)顶部设置有第二球头部(4),所述第二球头部(4)正对上方设置有第一球头部(3),第一球头部(3)安装在第一引弧电极(1)的一端,第一引弧电极(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20)与绝缘子(2)顶部的第二连接金具(1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顶部安装有底座(18),底座(18)通过连接螺栓与压盖(1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具(19)与L型支架(15)的一端连接,L型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0)连接,所述L型支架(15)上安装有监控装置(14)和高梯度避雷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朝锋李伟强陈伟然
申请(专利权)人:水电十四局大理聚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