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890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惯性轮装置通过更换惯性轮才能达到调节转动惯量的目的。本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包括轮轴和同轴套设在轮轴上的惯性轮,轮轴与惯性轮之间设有使惯性轮轴向和周向均固定在轮轴上的限位结构,惯性轮内具有环形腔体,环形腔体的中轴线与轮轴的中轴线重合,惯性轮的外环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沿惯性轮中轴线对称分布的通油孔,通油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连通,每个通油孔内密封连接有油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更换惯性轮即可改变转动惯量,制造成本低,转动惯量变化而惯性轮装置的整体体积不变,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惯性轮装置,特别是一种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惯性轮来模拟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惯性轮是一种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当传动系统转速上升时,惯性轮的动能随之增加,并将能量储蓄起来;当传动系统转速降低时,惯性轮动能随之减少,同时把能量释放出来。由此可见,惯性轮装置可以用来减少机械传动过程中的速度波动,保证动力传动中转速平稳。现有动力传动试验台所用的惯性轮仅能够模拟一个固定转动惯量,当动力传动系统的惯性量发生改变时,则需要更换不同的惯性轮才能满足需要,由于惯性轮的更换比较麻烦,这给试验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飞轮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1271037B],飞轮盘组3a通过螺栓I12连接在固定飞轮盘4上,根据所需的转动惯量,安装飞轮盘3;如需调整转动惯量,拆下连接螺栓I12,将该拆掉的飞轮盘3拆除,沿飞轮轴2将拆下的飞轮盘3移至飞轮托架5上,调整调整块6,使拆下的飞轮盘3中心线与飞轮轴2中心线重合,避免工作时飞轮盘3与飞轮轴2产生摩擦;将拆下的飞轮盘3与固定板8固定连接;同时将固定飞轮盘4上与所需转动惯量也就是余下的飞轮盘3固定连接,完成测试工作。虽然上述的惯性飞轮装置可对转动惯量进行调节,但其仍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调节转动惯量时,先拆下连接螺栓,将需要的飞轮数量确定后再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将连接螺栓拆下时本已经靠近固定飞轮盘上的飞轮受到重力影响会出现错位,致使连接螺栓无法流畅插入,需要对若干飞轮进行位置校正,大大增加了调节时间;2、未使用的飞轮始终套设在飞轮轴上,增加了惯性飞轮装置的整体体积,占用空间大;3、需要设置若干飞轮,而且还需要设置飞轮托架,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4、转动惯量的大小与飞轮盘组的体积成正比,当转动惯量增大时飞轮盘组的整体体积变大,不适宜在一些狭小空间内增大转动惯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动惯量变化而整体体积不变的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包括轮轴和同轴套设在轮轴上的惯性轮,所述的轮轴与惯性轮之间设有使惯性轮轴向和周向均固定在轮轴上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轮内具有环形腔体,环形腔体的中轴线与轮轴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惯性轮的外环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沿惯性轮中轴线对称分布的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连通,每个通油孔内密封连接有油塞。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通油孔为2-4个。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的环形腔体内固定有两个沿惯性轮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挡油板一,所述挡油板一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的径向延伸,挡油板一的宽度方向沿惯性轮的轴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一的内端具有通槽一。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的环形腔体内固定有两个沿惯性轮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挡油板二,所述挡油板二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的径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二的宽度方向沿惯性轮的轴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二的外端具有通槽二,上述的挡油板一与挡油板二垂直设置;所述的通油孔为2个且与挡油板二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油孔的内端与通槽二连通。环形腔体被挡油板一和挡油板二分割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腔体,两相邻的小腔体之间通过通槽一或通槽二连通,提高了液体的周向流动性,极大地避免某一小腔体内液体不流动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每个通油孔处均具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连通,每个通气孔内密封连接有气塞。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通油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油塞的杆体螺纹连接在通油孔内,所述油塞的杆头与惯性轮的外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一。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通气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气塞的杆体螺纹连接在通气孔内,所述气塞的杆头与惯性轮的外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二。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轮轴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键槽一、设于惯性轮内环面上的两个分别与键槽一相对设置的键槽二和两个平键,两个所述的平键分别固定在键槽一内,所述的键槽二为通槽,所述的轮轴与惯性轮之间还设有轴向限位组件。键槽一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的轴向延伸,键槽一的长度与平键的长度相等,键槽一的宽度与平键的宽度相等,当将平键装入到键槽一内后,平键无法轴向运动。键槽二为通槽,可轻松使固定在键槽一内的平键进入到键槽二内,实现惯性轮相对轮轴的周向固定。在上述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中,所述的轴向限位组件包括位于轮轴上的环形挡沿和套设于轮轴上的轴套,所述的环形挡沿位于惯性轮的一端且其外径大于惯性轮的内径,所述的轴套位于惯性轮的另一端且其外径也大于惯性轮的内径。轴套与轮轴间隙配合,在环形挡沿和轴套共同作用实现惯性轮的轴向定位。运转时油液须加满惯性轮的整个环形腔体,在加注油液时其中一个通油孔必须处于惯性轮的正上方,同时打开处于正上方的通气孔,放油时其中一个通油孔必须处于惯性轮的正下方。在使用时,根据传动系统所需的转动惯量不同,惯性轮与环形腔体内的油液可分别提供一种转动惯量,若传动系统需要提供多种转动惯量,打开油塞,将放出的油液收集起来以备下次循环使用,并将惯性轮的环形墙体清理干净,然后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油液注满环形腔体,锁紧油塞和起噻,不需要更换惯性轮装置即可改变转动惯量,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维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环形腔体内加满不同密度的油液,根据使用要求可随意调整转动惯量以适应不同动力系统的要求,不再需要更换惯性轮,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维护;在环形腔体内设置两个挡油板一和两个挡油板二,并设置通槽一和通槽二,提高了液体周向流动性,极大地避免某一小腔体内液体不流动对转动惯量的影响;油塞、气塞、平键等都是均匀分布在惯性轮上,既对惯性轮动平衡起到有益作用,又方便在更换油液时,减少手动转动惯性轮的角度,操作方便顺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A-A处剖视图。图中,1、轮轴;2、惯性轮;3、环形腔体;4、油塞;5、挡油板一;6、通槽一;7、挡油板二;8、通槽二;9、气塞;10、键槽一;11、键槽二;12、平键;13、环形挡沿;14、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包括轮轴1和同轴套设在轮轴1上的惯性轮2,轮轴1与惯性轮2之间设有使惯性轮2轴向和周向均固定在轮轴1上的限位结构,惯性轮2内具有环形腔体3,如图1所示,环形腔体3的中轴线与轮轴1的中轴线重合,惯性轮2的外环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通油孔,通油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3连通,每个通油孔内密封连接有油塞4。如图1所示,环形腔体3内固定有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挡油板一5,挡油板一5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径向延伸,挡油板一5的宽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轴向延伸,挡油板一5的内端具有通槽一6。如图1所示,环形腔体3内固定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包括轮轴(1)和同轴套设在轮轴(1)上的惯性轮(2),所述的轮轴(1)与惯性轮(2)之间设有使惯性轮(2)轴向和周向均固定在轮轴(1)上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轮(2)内具有环形腔体(3),环形腔体(3)的中轴线与轮轴(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惯性轮(2)的外环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3)连通,每个通油孔内密封连接有油塞(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包括轮轴(1)和同轴套设在轮轴(1)上的惯性轮(2),所述的轮轴(1)与惯性轮(2)之间设有使惯性轮(2)轴向和周向均固定在轮轴(1)上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性轮(2)内具有环形腔体(3),环形腔体(3)的中轴线与轮轴(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惯性轮(2)的外环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内端与环形腔体(3)连通,每个通油孔内密封连接有油塞(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油孔为2-4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腔体(3)内固定有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挡油板一(5),所述挡油板一(5)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径向延伸,挡油板一(5)的宽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轴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一(5)的内端具有通槽一(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惯量可调的惯性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腔体(3)内固定有两个沿惯性轮(2)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挡油板二(7),所述挡油板二(7)的长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径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二(7)的宽度方向沿惯性轮(2)的轴向延伸,所述挡油板二(7)的外端具有通槽二(8),上述的挡油板一(5)与挡油板二(7)垂直设置;所述的通油孔为2个且与挡油板二(7)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油孔的内端与通槽二(8)连通。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文施虎乔贺屠仁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