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在升降式客梯或者轻载货梯上的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升降式客、货梯是垂直运送人员和货物的重要设备,它在运行时的稳定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员的舒适性、对载运货物的保护程度。易碎品即使经过良好的包装,使用稳定度很差的货梯载运,依然让人难以放心。中国专利文献CN104033536A于2014年9月10日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减振装置”,包括曳引绳,轿顶轮通过曳引绳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轿顶轮和轿厢体均固定在轿厢架中,四条导轨分别设置在轿厢架的两侧;它还包括有导靴组件,导靴组件分别设置在轿厢架上下表面的四个角上,轿厢架上表面的正下方设置有减振架,减振架通过橡胶减振垫与轿厢架上表面相固定连接,轿顶轮的顶轮轴通过U型抱箍与减振架相连接,轿厢体的下表面通过橡胶减振垫与轿厢架下表面相固定连接。该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比较复杂,轿顶轮及附属结构安装维护困难。在吊装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被吊装物体的重心位于吊装中心线上,此时被吊装物体的升降最稳定,侧向摆动最小。为了便于设计,可以近似的将轿厢的几何中心视同重心。在而前述方案中轿顶轮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采用双轿顶轮结构,电梯钢丝绳轮为上置式,包括上横梁(1)和轿顶轮(2),轿顶轮连接在轿顶轮挂板(3)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减震部件(4);轿顶轮挂板位于上横梁的上方;轿顶轮挂板上向下设有至少2个吊轴(31),减震部件位于吊轴下端的限位机构与上横梁的下侧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采用双轿顶轮结构,电梯钢丝绳轮为上置式,包括上横梁(1)和轿顶轮(2),轿顶轮连接在轿顶轮挂板(3)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减震部件(4);轿顶轮挂板位于上横梁的上方;轿顶轮挂板上向下设有至少2个吊轴(31),减震部件位于吊轴下端的限位机构与上横梁的下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其特征是,两轿顶轮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互相平行,且两轴线中点的连线位于轿厢的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部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两者之间抵接有减震件(43);上限位板固定在上横梁的下侧壁上;吊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横梁、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吊轴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吊轴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辉,沈伟佳,姚云渭,周小炳,张裕能,宣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顺达伯耐特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