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陵专利>正文

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46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主要包括轿厢(17)、与井道壁固定的承重梁(4)、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16)、曳引机(6)、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14)、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10)、对重架(11)和曳引轿厢的曳引钢绳(13)组成,其特征是:在对重(10)内设置有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于对重架(11)上安装有EPM行星齿轮曳引机(6),对重与轿厢之间连接有特制的对重--轿厢随行电缆(12),在轿厢(17)、电缆架(21)和井道外控制器(20)之间连接有轿厢随行电缆(19)。(*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无机房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共振、噪音小、安全舒适且造价低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无机房电梯是通过固定在建筑物井道顶部的钢绳曳引,包括轿厢、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曳引机、控制器、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体和曳引轿厢的钢绳,所述的曳引机和控制器均安装在轿厢顶部和轿厢架上,该种结构形式增加了轿厢的重量,与其相对应的对重同时也必须增加重量才能使其保持平衡,因此需多消耗材料,制造成本高;曳引机的噪声通过轿厢顶部直接传播于轿厢,易与轿厢产生共振和共鸣现象,噪声较大,故对电梯运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无共振、噪音小、安全舒适且造价低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主要包括轿厢、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曳引机、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对重架和曳引轿厢的曳引钢绳组成,在对重内设置有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于对重架上安装有EPM行星齿轮曳引机,对重与轿厢之间连接有特制的对重--轿厢随行电缆,在轿厢、电缆架和井道外控制器之间连接有轿厢随行电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曳引钢绳一端固定在井道上端承重梁的对重绳头上,下垂绕过曳引绳轮,再上绕至导向滑轮,下垂绕过轿厢底部的两个反绳轮,上行固定于轿厢绳头,轿厢绳头固定于承重梁上,轿厢和对重由曳引钢绳连接起来,成为互动关系,由安装在对重上的曳引机完成曳引驱动。所述的对重架上还设置有自动应急救援装置、应急电源、耗能电阻箱及备用干电池电源。所述的轿厢顶部设置有机械夹紧装置、限速器绳夹紧装置、专用悬吊工具及防护栏,于轿厢底部安装有轿底安全钳,限速器绳与轿厢固定连接。所述的随行电缆,其中包括有主电源供电力的电源线及传送信号电线。所述的电缆架和井道外控制器固定在井道壁上,随行电缆固定连接在电缆架上,随行电缆下垂并与轿厢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该电梯的拖动系统是安装在对重上,其一,不会对轿厢产生共振、共鸣现象,使人们在乘坐电梯时感到舒适,安全;其二,可节省对重同等重量的平衡铁,故具有制造成本低、消耗材料低、节能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大修安全保护措施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维修保养安全保护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主要包括轿厢17、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16、曳引机6、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14、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10、对重架11和曳引轿厢的曳引钢绳13组成,在对重10内设置有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于对重架11上安装有EPM行星齿轮曳引机6,对重与轿厢之间连接有特制的对重--轿厢随行电缆12,轿厢17、电缆器21和井道外控制器20之间连接有轿厢随行电缆19。所述的曳引钢绳13一端固定在井道上端承重梁4的对重绳头3上,下垂绕过曳引绳轮7,再上绕至导向滑轮2,下垂绕过轿厢底部的两个反绳轮18,上行固定于轿厢绳头22,轿厢绳头22固定于承重梁上,轿厢和对重由曳引钢绳13连接起来,成为互动关系,由安装在对重上的曳引机完成曳引驱动。在对重架11上还设置有自动应急救援装置8、应急电源9、耗能电阻箱5及备用干电池电源9A。于轿厢17顶部设置有机械夹紧装置15、限速器绳夹紧装置26、专用悬吊工具23及防护栏30,专用悬吊工具23固装于井道顶部的吊环29上,于轿厢底部安装有轿底安全钳24,限速器绳27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在承重梁上的限速器28固定。随行电缆12其中包括有主电源供电力的电源线及传送信号电线。所述的电缆架21和井道外控制器20固定在井道壁上,随行电缆19固定连接在电缆架21上,随行电缆19下垂并与轿厢17连接,该电缆将电源操纵信号等传送到轿厢顶部的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14。如图2所示,当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需要大修时,先将轿厢17运行至顶层,对重10位于底坑,用两根杉木25托起对重使曳引钢绳13松弛,大修工作人员在轿厢顶用手提拉限速器绳27致使轿底安全钳24将轿厢夹持于导轨上,由限速器绳夹紧装置26夹持限速器绳27,以免该绳松弛,将限速器28手搬至动作状态,使位于轿厢顶部的机械夹紧装置15夹持于导轨上,此时用三套专用悬吊工具23将轿厢架16的上梁与吊环29对接,并调节其拉力相近似,便可拆除曳引绳13,在底坑更换曳引论或EPM曳引机。如图3所示,当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需要维修保养时,将轿厢17以检修速度运行至中间层与对重10会合,维修人员在轿厢顶手提拉限速器绳27致使轿底安全钳24将轿厢夹持于导轨上,并使限速器绳夹紧装置26夹持该绳以免松弛,将轿厢顶部的机械夹紧装置15夹持于导轨,致使轿厢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均不得移动,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主要包括轿厢(17)、与井道壁固定的承重梁(4)、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16)、曳引机(6)、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14)、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10)、对重架(11)和曳引轿厢的曳引钢绳(13)组成,其特征是在对重(10)内设置有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1),于对重架(11)上安装有EPM行星齿轮曳引机(6),对重与轿厢之间连接有特制的对重--轿厢随行电缆(12),在轿厢(17)、电缆架(21)和井道外控制器(20)之间连接有轿厢随行电缆(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曳引钢绳(13)一端固定在井道上端承重梁(4)的对重绳头(3)上,下垂绕过曳引绳轮(7),再上绕至导向滑轮(2),下垂绕过轿厢底部的两个反绳轮(18),上行固定于轿厢绳头(22),轿厢绳头(22)固定于承重梁上,轿厢和对重由曳引钢绳(13)连接起来,成为互动关系,由安装在对重上的曳引机完成曳引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对重架(11)上还设置有自动应急救援装置(8)、应急电源(9)、耗能电阻箱(5)及备用干电池电源(9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轿厢(17)顶部设置有机械夹紧装置(15)、限速器绳夹紧装置(26)、专用悬吊工具(23)及防护栏(30),于轿厢底部安装有轿底安全钳(24),限速器绳(27)与轿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随行电缆(12)、其中包括有主电源供电力的电源线及传送信号电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缆架(21)和井道外控制器(20)固定在井道壁上,随行电缆(19)固定连接在电缆架(21)上,随行电缆(19)下垂并与轿厢(1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重驱动无机房电梯,主要包括轿厢、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曳引机、轿厢逻辑系统控制器、对重拖动系统控制器、与轿厢相对平衡设置的对重、对重架和曳引轿厢的曳引钢绳组成,在对重内设置有对重拖动控制器,于对重架上安装有EPM行星齿轮曳引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陵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陵李墨林张震之李张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