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管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296 阅读:4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管片,其包括多个均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包括封顶块、若干个邻接块以及若干个标准块,所述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的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的所述衬砌环,且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前后依次通过多个纵向螺栓均匀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盾构管片。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盾构管片不仅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可有效的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的盾构管片,用于有较深厚的软弱地基的隧道,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纠偏或曲线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管片
本技术主要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管片。
技术介绍
盾构法已成为国内地下隧道的主要施工工法,已广泛应用于地下铁道施工中。目前,国内地铁隧道建筑限界为直径5200m,对于有深厚软土地层的隧道,如在运营隧道周边进行基坑开挖、加载、卸载等外部活动,采用的厚度为350mm的盾构管片时,隧道仍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管片,该盾构管片可以用于有深厚软弱地层的隧道,还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盾构管片,其包括多个均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包括封顶块、若干个邻接块以及若干个标准块,所述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的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且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前后依次通过多个纵向螺栓均匀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盾构管片。可选的,所述衬砌环为标准衬砌环、左转弯衬砌环或右转弯衬砌环。可选的,所述左转弯衬砌环和右转弯衬砌环的楔形量均为37.2mm。可选的,所述封顶块设置为一块,所述邻接块设置为两块,所述标准块设置为三块。可选的,三个所述标准块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盾构管片的半环状底部,两个所述邻接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半环状底部的两端,所述封顶块固定在两个所述邻接块之间,并依次通过环向螺栓将其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标准块、邻接块与封顶块各个相互之间均采用10个环向螺栓固定连接,前后每两个所述衬砌环之间均采用16个纵向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封顶块为楔形块。可选的,所述环向螺栓为弯螺栓,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连接的纵向螺栓为直螺栓。可选的,所述衬砌环的内径为5440mm,,所述衬砌环的厚度为380mm。可选的,所述衬砌环的宽度为1200mm。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盾构管片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拼接成一个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的衬砌环,且不同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之间,以及衬砌环之间彼此固定连接成一个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可有效的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的盾构管片,用于有较深厚的软弱地基的隧道,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纠偏或曲线模拟。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的盾构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本技术的盾构管片的俯视图;图3是为本技术的盾构管片的纵向螺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的盾构管片的环向螺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衬砌环;11、封顶块;12、邻接块;13、标准块;2、纵向螺栓;3、环向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盾构管片,其包括多个均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衬砌环1,所述衬砌环1包括封顶块11、若干个邻接块12以及若干个标准块13,所述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衬砌环1,所述衬砌环1的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且各个所述衬砌环1之间前后依次通过多个纵向螺栓2均匀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盾构管片。由此,本技术的盾构管片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拼接成一个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的衬砌环1,且不同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之间,以及各个衬砌环1之间彼此固定连接成一个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可有效的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的盾构管片,用于有较深厚的软弱地基的隧道,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纠偏或曲线模拟。进一步的,所述衬砌环1为标准衬砌环、左转弯衬砌环或右转弯衬砌环。由于楔形量是楔形环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差,极限转弯能力为300mm,用以满足曲线模拟和施工纠偏的需要,通常情况下盾构管片采用标准衬砌环依次连接,当发现盾构管片出现偏斜,就可以用左转弯衬砌环或右转弯衬砌环来进行调整,因此将所述左转弯衬砌环和右转弯衬砌环的楔形量均优选为37.2mm;所述封顶块11设置为一块,所述邻接块12设置为两块,所述标准块13设置为三块。三个所述标准块13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盾构管片的半环状底部,两个所述邻接块12分别固定在所述半环状底部的两端,所述封顶块11固定在两个所述邻接块之间,并依次通过环向螺栓3将其固定连接。所述标准块13、邻接块12与封顶块11各个相互之间均采用10个环向螺栓3进行固定连接,此处环向螺栓3优选为M30螺栓,前后每两个所述衬砌环1之间采用16个纵向螺栓2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实施为:在封顶块11与邻接块12之间以及邻接块12与标准块13之间以及标准块13之间共用10个环向的M30螺栓连接固定,在衬砌环1之间用16个纵向螺栓2固定连接,纵向螺栓2在标准块13与邻接块12的端部各分布3个,封顶块11上设置1个纵向螺栓2,相邻纵向螺栓2之间的夹角为A,A优选为22.5°,当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拼接成环后,纵向螺栓2手孔在径向上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将所述封顶块11优选为楔形块,所述环向螺栓3优选为弯螺栓,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连接的纵向螺栓2优选为直螺栓;所述衬砌环1的内径优选为5440mm,所述衬砌环1的厚度优选为380mm,所述衬砌环1的宽度优选为1200mm,由此,该衬砌环1既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可有效的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的盾构管片,用于有较深厚的软弱地基的隧道,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纠偏或曲线模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盾构管片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拼接成一个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的衬砌环1,且不同封顶块11、邻接块12和标准块13之间,以及各个衬砌环1之间彼此固定连接成一个能够提高隧道的自身刚度,可有效的防止隧道出现椭变,裂缝等情况的盾构管片,用于有较深厚的软弱地基的隧道,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纠偏或曲线模拟。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盾构管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均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包括封顶块、若干个邻接块以及若干个标准块,所述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的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且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前后依次通过多个纵向螺栓均匀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盾构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均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包括封顶块、若干个邻接块以及若干个标准块,所述封顶块、邻接块和标准块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封闭的衬砌环,所述衬砌环的直径为5200mm至6500mm任一值,壁厚度为350mm至400mm之间任一值,且各个所述衬砌环之间前后依次通过多个纵向螺栓均匀固定连接并形成所述盾构管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环为标准衬砌环、左转弯衬砌环或右转弯衬砌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弯衬砌环和右转弯衬砌环的楔形量均为37.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顶块设置为一块,所述邻接块设置为两块,所述标准块设置为三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管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灿朗潘茜林湘邓嘉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