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0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居防盗门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还设有猫眼,所述门体还设有感应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影像模块,所述影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或墙体顶端,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上端,所述WIFI模块设置在门体内侧表面,所述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均设置在门体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模块与微控制器双向传输连接,所述WIFI模块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门基于红外感应器和影像模块结合识别人体的生物特征,有效提高识别准确度,不容易发生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
本技术涉及防盗门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
技术介绍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磁卡、射频卡、TM卡。目前智能门种类很多,多采用门铃按压、锁芯旋转或红外感应、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等方式单一条件来出发监控系统,上述方式存在一定不足。门铃按压、锁芯旋转均需人为操作,红外感应的感应范围较大且温度接近人体温度时灵敏度大幅减低易导致误判,生物识别等成本较高,同时整个系统需持续消耗电能,并需要外接电源线且容易发生破损断裂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的智能家居监控门,基于红外感应器和影像模块结合提供数据并经微控制器进行综合判定,成本低且不容易发生误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有锁定机构、锁头,所述锁头与锁定机构连接,所述门体还设有猫眼,所述门体还设有感应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影像模块,所述影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或墙体顶端,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上端,所述WIFI模块设置在门体内侧表面,所述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均设置在门体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模块与微控制器双向传输连接,所述WIFI模块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均与电源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影像模块为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端、可存储式电池,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端与可存储式电池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门基于红外感应器和影像模块结合识别人体的生物特征,采用红外感应器的成本较低,同时结合影像模块进行有效监控,有效提高识别准确度,不容易发生误判。此外,电源模块采用无线电能接收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避免了外接电源线容易发生破损断裂的事故发生,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附图标号说明:1.门体;2.感应模块;21.红外感应器;22.影像模块;3.电源模块;31.无线电能接收端;32.可存储式电池;4.WIFI模块;5.微控制器;6.墙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1设有锁定机构、锁头,所述锁头与锁定机构连接,所述门体1还设有猫眼,所述门体1还设有感应模块2、电源模块3、WIFI模块4、微控制器5,所述感应模块2包括红外感应器21、影像模块22,所述影像模块22设置在门体1猫眼位置或墙体6顶端,所述红外感应器21设置在门体1猫眼位置上端,所述WIFI模块4设置在门体1内侧表面,所述微控制器5、电源模块3均设置在门体1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2与微控制器5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模块22与微控制器5双向传输连接,所述WIFI模块4与微控制器5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模块2、WIFI模块4、微控制器5均与电源模块3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门基于红外感应器21和影像模块22结合识别人体的生物特征,采用红外感应器21的成本较低,同时结合影像模块22进行有效监控,有效提高识别准确度,不容易发生误判。此外,电源模块3采用无线电能接收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避免了外接电源线容易发生破损断裂的事故发生,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其中,所述影像模块22为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源模块3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端31、可存储式电池32,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端31与可存储式电池32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红外感应器21依靠可存储式电池32持续供电,而微控制器5、影像模块22和WIFI模块4均与电源模块3连接,但是在满足设定的条件下才会获取所需电源,电源模块3对各模块条件出发的供电方式以节约电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通过在门体1猫眼位置分别设置红外感应器21、影像模块22,并与微控制器5连接,微控制器5与WIFI模块4连接,当红外感应器21感应到有热源接近时便启动电源模块3,电源模块3对微控制器5和影像模块22进行供电;影像模块22通电后开始启动并识别设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等生物存在,并反馈数据给微控制器5,微控制器5比对获取的信息,并执行相应的程序传输数据给WIFI模块4;WIFI模块4根据微控制器5的指令与智慧家居系统进行连接通信。其中,智慧家居系统是现有的系统。这样设计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21和影像模块22识别人体特征,并通过微控制器5的处理对各模块条件出发的供电方式以节约电能;进一步,采用无线电能接收端31避免了外接电源线容易发生破损断裂的事故发生;再进一步,门体1内设有锁定机构和锁头,当发生设备不能正常运作时,能通过手动方式实施开关门操作。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有锁定机构、锁头,所述锁头与锁定机构连接,所述门体还设有猫眼,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设有感应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影像模块,所述影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或墙体顶端,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上端,所述WIFI模块设置在门体内侧表面,所述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均设置在门体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模块与微控制器双向传输连接,所述WIFI模块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均与电源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监控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有锁定机构、锁头,所述锁头与锁定机构连接,所述门体还设有猫眼,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设有感应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微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影像模块,所述影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或墙体顶端,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门体猫眼位置上端,所述WIFI模块设置在门体内侧表面,所述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均设置在门体内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黄辉衡黄正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