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可周转溜槽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下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可周转溜槽。
技术介绍
目前,在斜坡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出料位置与混凝土基础平台入模位置之间高低差较大,无法使用混凝土泵车浇筑,只能通过溜槽进行浇筑施工,现施工现场中使用的溜槽,多数是使用木模板现场制作而成,此种溜槽多为一次性使用,使用率低,造成使用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公开号为CN105442609A,申请名称为基础混凝土浇筑自支撑溜槽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该溜槽装置包括溜槽组,溜槽组由多个溜槽套接而成,相邻的溜槽直接通过螺栓连接,这种方式溜槽连接稳定性低,当混凝土和溜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时,很容易使得相邻溜槽之间出现滑动的现象。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02559356U,申请名称为缓冲式混凝土溜槽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该溜槽装置由多节短溜槽通过挂环和挂钩首尾相连而成。这种溜槽依次存在着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仅通过挂环和挂钩只能在侧部实现连接,底部的连接性较差,挂环和挂钩处容易出现磨损的现象,最终影响溜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组装式可周 ...
【技术保护点】
组装式可周转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单元溜槽,每个单元溜槽均包括底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单元溜槽外侧设置有加固环,加固环绕单元溜槽周向设置;相邻单元溜槽连接处的外侧绕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包括两个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的半环;连接环内表面上设有连接槽,单元溜槽外表面上配合连接槽设有连接凸起,同一个单元溜槽设置两个连接凸起,两个连接凸起分别临近单元溜槽的两个端部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凸起位于同一个连接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组装式可周转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单元溜槽,每个单元溜槽均包括底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单元溜槽外侧设置有加固环,加固环绕单元溜槽周向设置;相邻单元溜槽连接处的外侧绕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包括两个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的半环;连接环内表面上设有连接槽,单元溜槽外表面上配合连接槽设有连接凸起,同一个单元溜槽设置两个连接凸起,两个连接凸起分别临近单元溜槽的两个端部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凸起位于同一个连接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周转溜槽,其特征在于:侧板外侧配合连接槽设有侧连接凸起;底板外侧配合连接槽设有下连接凸起;侧连接凸起和下连接凸起相垂直,且侧连接凸起和下连接凸起位于同一竖直面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可周转溜槽,其特征在于:单元溜槽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和配合连接板设置的连接凹槽,前一个单元溜槽的连接板位于后一个单元溜槽的连接凹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可周转溜槽,其特征在于:位于前端的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康,徐鹏程,党文波,李宗洋,王晓林,张东,孙伟民,黄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