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3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涉及预防施工缝漏水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用于预防施工缝漏水,其包括多组第一固定套组、止水带体和多个紧固件。每组第一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施工缝的两侧。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施工缝,且多个紧固件分别穿过止水带体,并与多个第一固定套对应连接,以将止水带体固定于第一固定套。这种结构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适用于普通的变形缝及结构缝等,更适用于高大结构施工缝两侧结构分开施工的情况,其止水效果较好,且施工方便,可大大地降低预埋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水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
技术介绍
止水带是防止水分渗透而制作安装的带状物,一般用于防水部位的施工缝或后浇带或管道穿墙处。通常它必须交圈。一般由300~500mm宽的钢板或橡胶板制作成.现在市场上也有现成的橡胶止水条出售。止水带主要用于基建工程、地下设施、隧道、污水处理厂、水利、地铁等工程。为闸门、坝底、建筑工程、地下建筑物等伸缩缝混凝土浇制配用,确保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由于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将其安装定位,当遇到较高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将变形缝两侧的结构分开浇筑时,止水带就只能先预埋在其中一侧,这时就需要将止水带一半卡在模板内,另一半露出结构外。此时,如果采用木模板,则该处如果结构宽度较大,阳角势必难以加固;如果采用钢模板,则该阳角处的螺栓无法连接,造成很大的施工难度,很容易造成安装止水带的部位跑模、漏浆,止水效果不理想。因此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止水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适用于普通的变形缝及结构缝等,更适用于高大结构施工缝两侧结构分开施工的情况。该压力分离式止水带止水效果良好,并可大大地降低预埋安装的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用于预防施工缝漏水,所述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包括多组第一固定套组、止水带体和多个紧固件;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所述施工缝的两侧;所述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所述施工缝,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止水带体,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对应连接,以将所述止水带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和增强弹性件,所述增强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外周,并可沿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延伸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增强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紧固件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增强弹性件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止水带体抵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结部和第一密封部;所述止水带体包括止水带本体和多个第一密封套帽,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上;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与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一吻合对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并多个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环设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外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增强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密封塞可通过所述增强弹性件相对所述限位块移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并与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多个所述密封塞与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一一吻合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包括套帽本体和压条,所述压条设置在所述套帽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压条和所述密封塞之间,所述紧固件本体依次穿过所述密封圈、所述压条和所述套帽本体,并与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及所述密封塞均呈圆台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上底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分离式止水带还包括多组第二固定套,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所述施工缝的两侧,多组所述第二固定套组与多组所述第一固定套组间隔设置;所述止水带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密封套帽,多个第二密封套帽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上,多个所述第二密封套帽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套一一吻合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套帽内充填有橡胶沥青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结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强凸起。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包括多组第一固定套组、止水带体和多个紧固件;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所述施工缝的两侧;所述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所述施工缝,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止水带体,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对应连接,以将所述止水带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止水带体包括止水带本体和空心球柱,所述空心球柱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施工缝配合。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施工裂缝,且止水带体通过多个紧固件和多组第一固定套的配合密封施工裂缝。这种结构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适用于普通的变形缝及结构缝等,更适用于高大结构施工缝两侧结构分开施工的情况,其止水效果较好,且施工方便,可大大地降低预埋安装的难度。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施工裂缝,且止水带体通过多个紧固件和多组第一固定套的配合密封施工裂缝。这种结构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适用于普通的变形缝及结构缝等,更适用于高大结构施工缝两侧结构分开施工的情况,其止水效果较好,且施工方便,可大大地降低预埋安装的难度。空心球柱与施工裂缝配合能进一步增强止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的第一固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II-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压力分离式止水带;101-第一固定套组;110-第一固定套;112-第一固结部;1121-加强凸起;114-第一密封部;1141-橡胶圈;102-第二固定套组;120-第二固定套;121-第二固结部;123-第二密封部;130-止水带体;132-空心球柱;134-止水带本体;136-第一密封套帽;1361-套帽本体;1363-压条;138-第二密封套帽;1381-橡胶沥青层;140-紧固件;142-紧固件本体;1421-限位块;144-增强弹性件;146-密封圈;148-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用于预防施工缝漏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包括多组第一固定套组、止水带体和多个紧固件;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所述施工缝的两侧;所述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所述施工缝,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止水带体,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对应连接,以将所述止水带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分离式止水带,用于预防施工缝漏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包括多组第一固定套组、止水带体和多个紧固件;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套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套,用于预埋在所述施工缝的两侧;所述止水带体用于覆盖所述施工缝,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止水带体,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对应连接,以将所述止水带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和增强弹性件,所述增强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外周,并可沿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延伸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增强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紧固件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增强弹性件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止水带体抵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结部和第一密封部;所述止水带体包括止水带本体和多个第一密封套帽,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上;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与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一吻合对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并多个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环设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外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增强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密封塞可通过所述增强弹性件相对所述限位块移动;所述紧固件本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并与所述第一固结部连接,多个所述密封塞与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套帽一一吻合对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分离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套帽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