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自适应索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35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包括主索夹持结构和次索连接结构;主索夹持结构具有圆柱形的轴连接部,轴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主索夹持结构具有贯通轴连接部以及轴连接部两端的限位结构的固定孔,主索夹持结构由沿固定孔的径向对称分割成的两个主索夹持件可拆卸拼合而成;次索连接结构具有次索安装部和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由两个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成,转动连接部通过两个连接件拼合形成的圆柱孔与轴连接部转动连接;次索安装部上设有与轴线与圆柱孔轴线垂直的连接孔。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加工,安装方便;在进行多索交汇的节点处可以形成自适应性调节,避免主索和次索在节点处的应力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自适应索夹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
技术介绍
在索网结构工程中,主索和次索的连接一般采用刚性索夹把主索篐紧,产生收缩变形时也不致滑动。索夹多采用来两个铸钢半圆构件,当每对半圆索夹安装在主索上之后,用高强螺栓对接。在实际索网结构工程中,存在多根次索在主索上交汇于一点的情况。次索交汇因为整体外形的不规则而存在多角度的问题,在交汇节点处,为防止各索固定端相互之间不出现碰撞,索夹的体积庞大,重量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安装困难。并且索夹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方向不定,各索固定端不能转动,使次索之间的角度被索夹所固定死。在索网使用过程中,索夹交汇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内力,并使钢索出现折弯现象,进而对钢索的承载受力产生影响,并且对钢索会有损伤甚至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加工,安装方便;采用本技术在进行多索交汇的节点处可以形成自适应性调节,避免主索和次索在节点处的应力集中甚至导致折弯,而影响承载受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包括主索夹持结构和次索连接结构;所述主索夹持结构具有圆柱形的轴连接部,所述轴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主索夹持结构内部设置有用于夹紧索网结构的主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轴连接部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孔贯通所述轴连接部以及所述轴连接部两端的限位结构,所述主索夹持结构由沿所述固定孔的径向对称分割成的两个主索夹持件可拆卸拼合连接而成;所述次索连接结构具有次索安装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由两个具有弧形槽的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转动连接部通过两个连接件的弧形槽拼合形成的圆柱孔与所述主索夹持结构的轴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次索安装部上设置有与用于与索网结构的次索的连接端铰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圆柱孔的轴线垂直。作为优选:在每个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拼合固定结构,所述拼合固定结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槽的两个直边边沿的两个拼合固定部组成,两个拼合固定部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组成转动连接部的两个连接件上的拼合固定结构重叠设置,且在重叠的拼合固定结构上的第一通孔位置一一对应重合,通过第一螺栓穿过重合的所有第一通孔后旋紧第一螺母形成两个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次索安装部为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圆柱孔的轴线平行的板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次索安装部上的连接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连接孔所在的次索安装部的边沿加工成与所述连接孔同心的弧形。作为优选:当所述次索安装部上的所有连接孔均与索网结构上对应的次索连接之后,所述次索安装部上的所有连接孔连接的次索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圆柱孔的轴线的交点重合。作为优选:所述次索连接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次索连接结构的转动连接部在所述轴连接部的轴向上位置错开,且多个所述次索连接结构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次索连接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次索连接结构的次索安装部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次索安装部位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次索安装部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其中一个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次索安装部由分别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两个连接件固定连接的两个部分重叠组成。作为优选:在每个所述主索夹持件上设置有拼合连接结构,所述拼合连接结构由沿所述固定孔的径向对称的两个拼合连接板组成,两个拼合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组成主索夹持结构的两个主索夹持件上的拼合连接结构重叠设置,且在重叠的拼合连接结构上的第二通孔位置一一对应重合,通过第二螺栓穿过重合的所有第二通孔后旋紧第二螺母形成两个主索夹持件之间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的外壁突出所述轴连接部的外壁,且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转动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圆柱孔同轴的弧形外壁,且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弧形外壁的弧度相同;每个主索夹持件上的所述拼合连接结构为两组,两组拼合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轴连接部两端的限位结构一体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加工,安装方便;采用本技术在进行多索交汇的节点处可以形成自适应性调节,避免主索和次索在节点处的应力集中甚至导致折弯,而影响承载受力。本技术具体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且分块加工及组装,安装方便。2.本技术不仅能绕主索转动,还能通过销轴在转动板上转动,空间足够的话,转动方向几乎接近万向,适应能力强,不用每次索夹单独设计,节约了人力物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主索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主索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次索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次索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次索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次索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中01-主索;02-次索;1-主索夹持结构;101-主索夹持件;11-轴连接部;12-限位结构;121-限位部;13-固定孔;141-拼合连接部;142-第二通孔;2-次索连接结构;21-转动连接部;211-连接件;212-拼合固定部;213-第一通孔;214-弧形槽;22-次索安装部;221-连接孔;23-圆柱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包括转动连接的主索夹持结构1和次索连接结构2。如图2所示,主索夹持结构1具有圆柱形的轴连接部11,轴连接部1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2。限位结构12的外壁突出轴连接部11的外壁,且限位结构12具有与轴连接部11的外壁同心的第一弧形外壁。主索夹持结构1内部设置有用于夹紧索网结构的主索01的固定孔13。固定孔13与轴连接部11同轴设置,且固定孔13贯通轴连接部11以及轴连接部11两端的限位结构12。主索夹持结构1由沿固定孔13的径向对称分割成的两个主索夹持件101可拆卸拼合连接而成。主索夹持结构1的限位结构12则由位于两个主索夹持件101端部的限位部121拼合而成。限位结构12上的第一弧形外壁则为两个,分别位于组成限位结构12的两个限位部121上。两个主索夹持件101之间的连接具体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3所示,在每个主索夹持件101上设置有拼合连接结构。每个主索夹持件101上的拼合连接结构为两组,两组拼合连接结构分别与主索夹持件101两端的限位部121一体设置。如图3所示,每组拼合连接结构由沿固定孔13的径向对称的两个拼合连接部141组成,拼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动自适应索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索夹持结构(1)和次索连接结构(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具有圆柱形的轴连接部(11),所述轴连接部(1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内部设置有用于夹紧索网结构的主索(01)的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与所述轴连接部(11)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孔(13)贯通所述轴连接部(11)以及所述轴连接部(11)两端的限位结构(1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由沿所述固定孔(13)的径向对称分割成的两个主索夹持件(101)可拆卸拼合连接而成;所述次索连接结构(2)具有次索安装部(22)和转动连接部(21),所述转动连接部(21)由两个具有弧形槽(214)的连接件(211)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转动连接部(21)通过两个连接件(211)的弧形槽(214)拼合形成的圆柱孔(23)与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的轴连接部(11)转动连接;所述次索安装部(22)上设置有与用于与索网结构的次索(02)的连接端铰接的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部(21)的圆柱孔(23)的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索夹持结构(1)和次索连接结构(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具有圆柱形的轴连接部(11),所述轴连接部(1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内部设置有用于夹紧索网结构的主索(01)的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与所述轴连接部(11)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孔(13)贯通所述轴连接部(11)以及所述轴连接部(11)两端的限位结构(12),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由沿所述固定孔(13)的径向对称分割成的两个主索夹持件(101)可拆卸拼合连接而成;所述次索连接结构(2)具有次索安装部(22)和转动连接部(21),所述转动连接部(21)由两个具有弧形槽(214)的连接件(211)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转动连接部(21)通过两个连接件(211)的弧形槽(214)拼合形成的圆柱孔(23)与所述主索夹持结构(1)的轴连接部(11)转动连接;所述次索安装部(22)上设置有与用于与索网结构的次索(02)的连接端铰接的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部(21)的圆柱孔(23)的轴线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连接件(211)上设置有拼合固定结构,所述拼合固定结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槽(214)的两个直边边沿的两个拼合固定部(212)组成,两个拼合固定部(212)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213),组成转动连接部(21)的两个连接件(211)上的拼合固定结构重叠设置,且在重叠的拼合固定结构上的第一通孔(213)位置一一对应重合,通过第一螺栓穿过重合的所有第一通孔(213)后旋紧第一螺母形成两个连接件(211)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索安装部(22)为与所述转动连接部(21)的圆柱孔(23)的轴线平行的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自适应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索安装部(22)上的连接孔(221)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连接孔(221)所在的次索安装部(22)的边沿加工成与所述连接孔(221)同心的弧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中义吴鹏志石司琴田训玺吴林海叶江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力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