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拉工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预应力施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张拉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预应力张拉技术基本都是选择在锚头处张拉,但是由于此种张拉方法需考虑张拉工装、千斤顶空间及足够的出缸距离,对于中小型的工字钢梁并不是完全适用,那么如何保证中小型钢结构预应力项目满足设计的外观和性能要求,又保证在钢结构体内张拉施工存在可操作性,就成为需要中小型钢结构预应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拉工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结构预应力张拉技术在锚头处张拉需考虑张拉工装、千斤顶空间及足够的出缸距离,对于中小型的工字钢梁并不是完全适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张拉工装装置,包括:承压台,包括承压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压构件底部的第一耳板;滑槽轨道,设置于所述承压台的两侧,所述承压构件在所述滑槽轨道内滑动;转向块,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拉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压台,包括承压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压构件底部的第一耳板;/n滑槽轨道,设置于所述承压台的两侧,所述承压构件在所述滑槽轨道内滑动;/n转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压构件的底部;/n所述承压构件包括第一承压梁,所述第一承压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槽轨道内;/n所述转向块包括第二耳板和索夹结构,所述第二耳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索夹结构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压台,包括承压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压构件底部的第一耳板;
滑槽轨道,设置于所述承压台的两侧,所述承压构件在所述滑槽轨道内滑动;
转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压构件的底部;
所述承压构件包括第一承压梁,所述第一承压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槽轨道内;
所述转向块包括第二耳板和索夹结构,所述第二耳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索夹结构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承压梁平行设置的第二承压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承压梁与所述第二承压梁的连接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结构包括上锚固块和设置于所述上锚固块底部的下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中义,吴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力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