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俘能装置试验台,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各组成部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汽车与地面间作用力均通过轮胎进行传递。因此获取这些作用力并作为主动安全系统的参考数据及控制参数对于行车安全来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轮胎制造商都在致力于研发带有传感器的智能轮胎,通过这些传感器来获取包括温度,压力,车轮转数在内的众多参数。现有的对传感器进行供能的方式大多是有源式的,即通过安装锂电池对传感器进行供电。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部,因此造成更换电池的操作较为复杂,降低装置的实用性。同时,轮胎振动产生的能量被大大浪费,因此将轮胎内部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供给传感器使用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压电材料将车轮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近年来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无源供能方式。这种供电方式主要利用的是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即当压电材料随车轮振动时,其形状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能。将其发出的电能进行收集,整流之后即可供给传感器使用。然而,通过压电效应对能量进行转换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驱动电机、驱动轴和模拟轮毂,其中驱动电机、驱动轴和模拟轮毂装配在架体上,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上套设有电滑环,驱动轴的后端与模拟轮毂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模拟轮毂进行同步转动,模拟轮毂上装配有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的信号线均与电滑环转子上的电线连接,通过电滑环定子上的电线即可收到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的信号,实现旋转体信号的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驱动电机、驱动轴和模拟轮毂,其中驱动电机、驱动轴和模拟轮毂装配在架体上,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上套设有电滑环,驱动轴的后端与模拟轮毂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模拟轮毂进行同步转动,模拟轮毂上装配有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的信号线均与电滑环转子上的电线连接,通过电滑环定子上的电线即可收到非接触式激振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压电悬臂梁的信号,实现旋转体信号的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轮毂的下端还装配有配重块,配重块的位置和重量能够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轮胎的模态自适应俘能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传感器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在模拟轮毂上,第一支架上的凹槽用于对力传感器进行限位,利用螺钉通过第一沉头孔安装力传感器,利用螺栓螺母通过第一支架上的两个第二沉头孔和模拟轮毂上的两个第一延长孔实现力传感器和模拟轮毂的固联,第一延长孔能够实现调节第一支架的垂向安装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压电悬臂梁的安装和其所受的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冰,韩嘉懿,赵健,单添垚,冯瑶,刘志鹏,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