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93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其另一端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墙板外沿设置槽,槽在墙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第二连接部一端固定在墙板上,而其另一端设置在槽中,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时,先设置第一连接件,墙板可后续嵌入式安装,工序上方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墙板的安装顺序不受限制,墙板嵌入时,使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这种安装方式,相比现有技术,装配更加方便,墙板的安装不受限制,且连接上也非常方便。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building integrated wall panel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ilding integrated panels,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a wal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 on the first connector, the other end is expos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connector outer wall first, setting groove, groove in thickness the direction of the wallboard on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open set,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 on the wall, and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exposed i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fixed external conn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installati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of the first set, subsequent wall panels can be embedded installation, adjustment proces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the installation sequence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wall, wall embedded. The first connector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with this install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more convenient assembling, installation of wallboard is not restricted, and the connection i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住房建筑等都是通过砖块堆砌和水泥浇筑而落成,这样的建筑优点是建筑方法简单,但是这种方法的建造时间长,并且建筑材料使用后大多为一次性的,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多,不利于绿色环境的发展。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现有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其墙板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安装较为不便,且墙板需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安装,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其另一端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所述墙板外沿设置槽,槽在墙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固定在墙板上,而其另一端设置在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时,先设置第一连接件,墙板可后续嵌入式安装,工序上方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墙板的安装顺序不受限制,墙板嵌入时,使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再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这种安装方式,相比现有技术,装配更加方便,墙板的安装不受限制,且连接上也非常方便。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混凝土柱、混凝土楼面板、混凝土圈梁或混凝土地梁。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墙板。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槽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应。本技术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配合,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槽中的部分配合。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槽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部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应的孔位。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墙板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间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时,先设置第一连接件,墙板可后续嵌入式安装,工序上方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墙板的安装顺序不受限制,墙板嵌入时,使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再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这种安装方式,相比现有技术,装配更加方便,墙板的安装不受限制,且连接上也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第一连接件与墙板的间隙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以附图中的相对概念或是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墙板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1为混凝土柱、混凝土楼面板、混凝土圈梁或混凝土地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上,其另一端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墙板2外沿设置槽21,槽21在墙板2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第二连接部4一端固定在墙板2上,而其另一端设置在槽21中,第一连接部3的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4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时,先设置第一连接件1,墙板2可后续嵌入式安装,工序上方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墙板2的安装顺序不受限制,墙板2嵌入时,使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3与第二连接部4配合,再将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固定,这种安装方式,相比现有技术,装配更加方便,墙板2的安装不受限制,且连接上也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中的墙板2的外沿嵌设钢结构,并在钢结构处形成上述的槽21。第二连接部4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槽21的内壁上。上述的钢结构为预埋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一端预埋在第一连接件1内,从而形成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的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第二连接部4的位于槽21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1,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41对应。再通过配置螺栓,将螺栓穿设过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41,从而使第一连接件1与墙板2连接。此处的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也可直接通过焊接固定。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间隙。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之间设置间隙,因而材料热胀冷缩时,可在上述间隙中进行调整,不会发生拱起的情况,另外,第一连接件1或墙板2受外力冲击时,可在间隙处进行缓冲,防止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直接碰撞。本实施例还包括填充层6,填充层6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层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缓冲性能,防止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直接碰撞。本实施例还包括密封胶条7,密封胶条7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之间的间隙中,且填充层6的上侧和下侧均配置所述的密封胶条7。密封胶条7可确保间隙两侧的密封性,防止填充层6因外部因素而老化,导致缓冲性能降低。本实施例还包括密封层8,第一连接件1和墙板2之间的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均填充所述的密封层8。密封层8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对密封胶条7起保护作用,且密封层8的外侧与第一连接件1或墙板的表面持平,方便后期的装修。本实施例中的填充层6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层8采用的密封胶。实施例2参见图5至图8,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第一连接件1为墙板。本技术还包括第三连接部5,第三连接部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的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配合,第三连接部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4的位于槽21中的部分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的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第二连接部4的位于槽21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1,第三连接部5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41对应的孔位。上述孔位对准后,再通过螺栓将上述的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对应固定。固定后在通过焊接进行进一步固定。当第一连接件1为墙板时,第1连接部3的结构及其与墙板的配合方式与第二连接部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第一连接部3的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实际也是位于槽21中的,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的外沿具有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即为露于第一连接件1外部的部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其另一端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所述墙板外沿设置槽,槽在墙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固定在墙板上,而其另一端设置在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其另一端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所述墙板外沿设置槽,槽在墙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固定在墙板上,而其另一端设置在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于第一连接件外部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混凝土柱、混凝土楼面板、混凝土圈梁或混凝土地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墙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集成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昌达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